10、明朝時期:
明朝中期,歐洲傳教士帶來歐洲天文知識。徐光啟(1562-1633)等人翻譯了一批歐洲天文學著作,並製作了一些天文儀器,安裝在北京古觀象台。
圖:1956年拍攝的北京古觀象台。
北京古觀象台位於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始建於公元1442年明朝正統年間。觀象台上八件銅製大型天文儀器,堪稱國寶。
11、清朝
清朝建立後,共製造了8件銅製大型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天體儀、地平經儀、地平經緯儀、紀限儀、璣衡撫辰儀和象限儀,這些儀器現存於北京古觀象台。
1644年清政權建立後,改觀星台為觀象台,並接受湯若望*的建議,改用歐洲天文學計算曆法。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懷仁*設計和監造了6架新的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和天體儀。康熙五十四年(1715)紀理安*設計製造了地平經緯儀。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國傳統的渾儀,再造一架新的儀器,命名為‘璣衡撫辰儀’。至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架古儀都已製造完畢。
注釋
湯若望,德國人,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康熙封為“光祿大夫”,官至一品。在德國科隆有故居,塑有雕像。在意大利耶穌會檔案館有他大量資料。
南懷仁,比利時人,1623年生於布魯塞爾,1641年入耶穌會,1658年來華,他是康熙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曆法,是當時國家天文台(欽天監)最高負責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
紀理安 : 德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抵中國澳門,康熙三十四年到北京,因精通天文,甚得康熙器重。康熙五十年任欽天監監正(欽天監監正,此官職配置於朝廷之欽天監,品等為正五品。該官職掌管觀察天象,制定曆法等)。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