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等教育為誘鉺的驚天騙局 |
送交者: 賈舟子 2018年10月22日14:30: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國有句老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在中國,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城市鄉村,無論貧窮富裕,人們對教育的尊崇幾乎到了極致。 哪怕有些人自己沒看過幾本書,在貧困邊緣苦苦掙扎,也要敦促下一代勤勉讀書,在高考中力拔頭籌,踏入大學的門檻,以此改變命運。 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讀大學”不僅是孩子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更蘊含跨越階層的希望。 他們本能地認為,只要上了大學,孩子們就不必像父輩那樣面朝黃土、汗流浹背,而可以在大城市裡擁有一份安穩工作,擁抱全新歲月。 然而現實,果真如想象中那樣“美好”嗎? 2012年,第67屆聯合國大會的講台上,BBC紀錄片高級編輯尼克·弗雷澤激動地發言: 在中國,你必須得上大學,因為人們告訴你,你必須得這麼做。而當你真的去上大學了,你才會發現,那裡什麼都沒有…… 在他身後的大屏幕上,一個中國面孔正用同樣激昂的語氣強調着讀書的重要性。他叫王振祥,是湖北一家成人自考學院的招生老師。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可衣冠楚楚、慷慨陳詞的王振祥心裡卻再清楚不過,他的這些話不過是用來騙騙那些孩子高考落榜卻又無比渴望着大學的家長。一旦這些人繳納“入學報名費”,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王振祥並不知道自己竟會在聯合國大會上“出現”,而把他的影像和中國教育問題拋向這種國際場合的,是一部名為《出路》的紀錄片。 在此之前,位於丹麥的國際非營利組織Steps International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和丹麥廣播公司(DR)合作,在全球範圍內以“為什麼貧窮”為主題攝製了一系列紀錄片,期望讓全世界的觀眾共同思考貧窮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曾執導過《生門》、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的中國導演陳為軍承接了中國部分的相關工作。而他拍出來的作品,正是這部《出路》。 作為“為什麼貧窮”系列的壓軸作品,《出路》曾在全球70多個電視台播放,觀看人數高達5億。可在中國,它卻“安靜”得仿佛從未存在。 少數觀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在豆瓣上打出了9.1的高分。其中有人這樣評論——這是自己有生之年看過的“最恐怖、最壓抑”的紀錄片。 圖片截取自豆瓣 是否恐怖,是否壓抑,需要每個看過《出路》的人用心去體會。而它直指的“教育致貧”現象,在時隔多年後的今天,仍令人不寒而慄。 “弄進來,交錢,然後,弄走” 如果讓王振祥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工作,他會這麼說:“弄進來,交錢,然後,弄走。” 區區九個字,就概括了一個招生騙局的本質。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王振祥所供職的“弘博軟件教育學院”,其實是一個主打成人自考的教育培訓公司。但它很快就將目光瞄準了一個更能賺錢的門路——為高考落榜、又渴望讀大學的學生提供“文憑”。 按王振祥的說法,把這些孩子騙進來,讓他們交“學費”,然後到了時間再給一張畢業證。這中間不用做任何事,不用上課,不用考試,不用管學生們的出路,就是場徹頭徹尾的生意。 王振祥對着鏡頭調侃:“在中國,教育就是暴利產業嘛。” 對於考得上好大學的城市學生來說,王振祥的話術就如天方夜譚一般可笑。他們一眼就能看穿充斥着百度圖片的“招生PPT”,而且在網上一搜“弘博”,立馬就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招生時所承諾的“圖書館”、“實驗室”和“研討廳” 可是對於窮困潦倒的農村家庭,許多人連“三本”和“大專”的區別都搞不清,孩子們一直埋頭學習從未摸過電腦,更不知網絡為何物。 而這些人,正是“王振祥”們竭力招徠的目標。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在紀錄片的鏡頭下,攝製組跟着王振祥跑遍了湖北的十里八鄉。在所謂的“招生宣講會”上,他拿出厚重的播音腔:“書是甜蜜的,知識是甜蜜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讀書才能收穫體面的工作,獲得高品質的生活”。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可脫下正裝的時候,王振祥又忍不住嘟囔:“沒良心啊”、“造孽”、“傷天害理”。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鏡頭中的王振祥呈現出了詭異無比的“雙面人”狀態。他一面盤算着招到了多少個學生,可以拿到多少“業績提成”;又在知道一年12500的“學費”耗盡一個農村家庭的所有積蓄之後,默默點燃一根煙,在寒風中久久不語。 可在人口眾多、資源有限的中國,註定有人會成為被犧牲掉的那個。正如紀錄片開頭所說:在高考中發揮較好的學生才能進入由國家財政支持的公立大學,而更多人只能讀一個學費昂貴的民辦院校,除此之外並無其他選擇。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可就連這最後的唯一選擇,也早就成為利益與私慾交織的狩獵場,謊言和騙局在肆意橫行。 一場高考,承載了多少人盼望的“出路”。然而他們並不能分清,“出路”的盡頭是否是死路。 那個在高考後陷入絕望的家庭 在王振祥主講的一場“宣講會”中,他遇見了走山路、趕牛車又乘大巴過來聽講的王盼母女。 “招生”的工作人員們熱情地圍着王盼母女 邀請王盼參與“入學測試” 王盼一家可以說是貧困潦倒的農村家庭典型。 母親戴任珍天生手指殘缺,常年靠搬磚養家。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父親有輕微痴呆,目不識丁,只能幹些粗活。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這是一個被貧窮深深困擾的三口之家,全家人唯一的希望就是獨生女王盼。一家人時不時幻想着:如果王盼能考上好大學,如果王盼能走出去,起碼她的將來,是不是會好過一點? 可這渺小而卑微的願望,卻被現實無情擊碎。 王盼有些羞澀地說:“感覺上學可以讓父母過得更好。”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那一年高考放榜,王盼只考了388分。這個分數在湖北,只能上得了專科。 得知分數的那天,王盼抑制不住心中的難過,抱着朋友不停抽泣。專科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要七八萬,家裡怎麼可能拿得出?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王盼母親在知道女兒的成績後,並沒有多說什麼,依舊一如往常地做家務、搬磚塊。只是私底下對着鏡頭,言辭中透露出無奈與失落。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可是事實已經如此,再抱怨也沒有用。王盼父母咬咬牙,決心無論怎樣也要讓女兒上大學。 可他們並不知道,如今的“大學”已經不是他們那個年代的“大學”,並非所有學校都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他們更不知道有人正在悄然逼近,準備收割一波“韭菜”。 參加完“招生宣講會”後,飯桌上的一家三口談論起了這個學校。王盼和媽媽覺得它似乎還不錯,動了想去交報名費的念頭,可王盼的爸爸卻聽說這可能是個騙局,對母女倆進行勸阻。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幾番爭執後,一家三口陷入了難堪的沉默。王盼不明白爸爸為何一直阻撓自己的“求學之路”,衝動之下說出氣話:“誰讓你生我的!” 一個有愛卻無錢的家庭,坍塌起來不過一瞬。對於貧賤,家庭成員都心照不宣地很少提及,但對於它的憎惡,卻如野草般蔓延瘋長。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在高考結束後的人生岔路口,原本風平浪靜的王盼一家深深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 這個家的出路在哪裡?他們,還有出路嗎? 輸在Excel上 萬超的故事,看上去和王盼、王振祥的截然不同。他是一所民辦三本院校——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的應屆畢業生。雖然算不上數一數二的好學校,但他總歸讀完了書,拿到了畢業證書。 陽光晴好的日子,萬超正在拍畢業照。可這個小伙子已隱約意識到,困難可能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鏡頭一轉,走出校門的萬超來到了招聘會上。可能是已經預見到自身的不足——不是名校畢業又沒有出色的履歷,萬超唯有拿出十二萬分的熱情向HR介紹自己,表示什麼都願意做。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加班?沒問題。工資低點?沒關係。哪怕是完全不熟悉的崗位,也要硬着頭皮去試一試。 他一次次坐下來介紹自己,半開玩笑地央求自己的簡歷別被放到最下面,語氣中有些無奈。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萬超的要求其實並不高,能夠在武漢生存下去就行。那時武漢的最低工資標準是每月1500元,這也剛好夠到萬超“生存下去”的及格線。 兜兜轉轉之後,終於有一家清算公司願意錄用他,開出的工資正好1500,試用期三個月。 雖然不是什麼國際大公司,但這樣的結果終於讓萬超放下了心。面對鏡頭,他難掩內心的激動,一遍遍地喊着“好爽,好爽,有工作了!”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可沒多久萬超就被打回了原形。公司辭退他的理由很簡單:Excel技術不過關,無法滿足工作要求。別人做5分鐘的事,他要做兩小時。 在一家KTV里,萬超坐在樓梯過道上哭泣。他喝多了酒,話有些說不清,只是任眼淚流下。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第二天,恢復常態的萬超再次踏上了找工作的征程。只可惜,直到紀錄片結束,他都沒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是工資開得太低他實在不願意去,就是試用期過了之後沒能留用。 日益拮据的萬超盤算着在武漢一個月的生活成本,他一邊按着計算器,一邊長長地嘆着氣。 “難啊,真的好難!” 這個才22歲的小伙子已經有了新的口頭禪,疲憊的現實生活沒有英雄與夢想,只有一地狼藉的雞毛,凌亂不堪。 在那個“讀大學就能有未來”的出路兩頭,一頭連着仍抱有希望的王盼一家,另一頭則連着像萬超這樣“畢業即失業”的青年。“王振祥”式的招生人員遊走其中,尋找着賺錢良機。 三個故事,讓貧窮的運作模式暴露無遺。 《出路》這部片子,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問題: “有一份大學文憑,就能給你帶來出路嗎?”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在中國,有千千萬萬的“王盼”指望着靠高考翻身,可大部分人只能考上學費昂貴的三本或大專,一不小心還會被“王振祥”騙進培訓學校。 為了供孩子念書,窮困無比的家庭又欠下一屁股債,可“王盼”在所謂的“大學”可能連Excel都沒學會,畢業即失業,根本找不到工作。 將來的“王盼”可能會變成“萬超”,在城市的角落裡暗自抽泣。為了生計,“王盼”還可能會變成“王振祥”,讓騙局榨乾窮人的最後一滴血。 如此循環往復,沒有盡頭,沒有出路。 圖片來源於紀錄片《出路》 在拍完這部紀錄片後,導演陳為軍曾提到:
這是他想借《出路》探討的問題。可惜的是,直至今日,這個問題仍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無數的“王盼”、“萬超”、“王振祥”仍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這一場有關教育與貧窮的“恐怖片”,每個人都在參演。 看見,也許會帶來發聲;發聲,可能就意味着改變。我們不知道解決問題的那一天究竟什麼時候到來,只是希望,它能來得早一點。 來源: 野火2018 2018.10.22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7: | 孫錫良: 美國的“戰略煙幕彈”還能打多 | |
2017: | 296 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的事 | |
2016: | 666為比爾蓋茨密碼, 推測比爾蓋茨下次 | |
2015: | 屠呦呦的實驗過程證偽了葛洪的藥方治療 | |
2015: | 癌症生還者實錄 | |
2014: | 胡溫周的中國出入境法應儘快改革 | |
2014: | 歐陽峰 :談談美國公知(2/4) | |
2013: | 老猿∶英文寫作的八字眞言 | |
2013: | 如何與“不確定性”化敵為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