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的夢該醒醒了(zt)
1998年-2018年,中國互聯網度過了高速發展的20年。目前排名前12位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綜合超過6萬多億(人民幣,以下皆同)。微信吃雞淘寶快手抖音深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但華麗的外表之下,其實危機重重。從手機操作系統到芯片,從大數據到區塊鏈。整個互聯網生態,莫不是如此。
2019年1月2日,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一則消息搞得中國手機圈雞犬不寧,慌作一團。但很快,包括周鴻禕在內的人確認這是一則假消息。但其實這暴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手機的繁榮,其實根基是搭建在別人家的系統之上的。這個繁榮,很有可能,隨着授權變化而破滅。
手機是當下移動互聯網的核心入口,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不僅影響手機界,甚至波及整個移動互聯網。目前國產手機巨頭的操作系統:華為EMUI、小米MIUI、魅族Flyme、阿里YunOS等。除了阿里YunOS之外,都是基於Android開源的技術修改的,底層技術都不是自主開發。
現在安卓系統是開源免費的,所有廠家都可以用,那為什麼有收取專利費的傳言?Android系統是其實分為兩塊:一個免費,一個收費。前者是系統核心代碼,它是基於Linux的開源系統,是通過AOSP(開源項目)進行獲取的,這個是不收費,開放使用。後者是加入了Google Play、Chrome瀏覽器等整體的軟件系統,這是要收費的。但是第一種情況,也不可能一直免費,谷歌最後通過安卓系統,要麼是賺流量,要麼是賺利潤,總之它說了算。
如果一旦收費,最先受到沖擊的,一定是正在蓬勃發展的國產手機品牌,然後就是互聯網。根據統計,2018年第二季度的數據,安卓系統在國內占了80.4%,ios系統無法相比。按照谷歌在歐洲區的收費標准,單個設備最高需收取270元的費用,最便宜的也要17元,這會讓本來競爭慘烈的國產手機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導致中小廠家批量倒閉。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華為每售出一部手機,利潤差不多是100元,而小米手機的每部利潤僅為12元。而按照雷軍自己的說法,“小米硬件綜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
系統如此,那芯片呢?目前國內手機用的芯片,以美國高通為主。高通主導着全球的手機芯片,不管是CPU、GPU,還是基帶等方面都居於領導地位。雷軍曾經說,搭載驍龍845的小米MIX 3,售價3000多起。一塊旗艦的驍龍845核心的價格要500多元。為了與驍龍845完美融合,小米甚至飛去美國高通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百億身家的勞模雷軍,每天工作16個小時,忙得不亦樂乎,結果都給地主家打工了。
為啥高通這麼強勢?因為核心技術在他手上。不管是3G、4G、5G,他都是標准制定者之一。他還掌握着14%的相關移動通訊技術專利。2017年10月,高通芯片完成了全球首個5G數據連接。
而華為海思發布的麒麟960,它的CPU、GPU、基帶技術有很大提高,相當於高通2016年發布的驍龍821的水平。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成績。但麒麟芯片也不是完全自主生產,而是台積電幫助生產的。對於華為麒麟970,高通高級副總裁Alex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華為是通過第三方公司(寒武紀)的授權來做的,而高通都是自主研發。其次還有中端水平的展訊SC9860芯片。據說小米也要做自主的芯片,但是它只是一個手機處理器,沒有基帶,而基帶這是手機芯片中最高技術含量的部分。
除了高通,手機廠商們還得看三星臉色。2016年,小米5發布後,評價不錯,但是兩三個月買不到貨,為啥?因為小米供應鏈負責郭俊,在一次會談中得罪了三星一位高管。於是開始限制對小米的供貨。小米5發布3個月後,都沒辦法大規模量產,據說雷軍急得飯都吃不下。三星除了手機,關鍵是它掌控了包括芯片、存儲、運存、屏幕等核心的手機元器件。想要做手機,就得陪着他們點頭哈腰。
根據韓聯社的報道,雷軍將負責供應鏈的周光平和郭俊開除後。帶領小米高管訪問韓國,與三星電子Device Solution存儲器事業部社長全永鉉等高管舉行會面。騰訊《深網》也證實了這個消息。雷軍去三星總部不是一次,而是四次。前三次都不順利。一個熟悉供應鏈的人士說,三星半導體在行業里很強勢,規則完全是他制定的。“在手機這個行業,你是躲不過三星的,因為確實有一些核心的元器件在他們手上,甚至是壟斷的。”以前三星要求手機企業需提前兩三個月預測下單量,但是現在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長。
據業內人士透露,華為手機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為了拿到更多內存,華為手機的老大余承東親自出面,但最後一無所獲。最後,70多歲高齡的大BOSS任正非,親自出馬,飛到韓國三星,見到管事的人,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深受刺激的華為,從而不斷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
但任正非是一個特別清醒的人,知道華為的成績,也了解和三星等公司的差距。2019年1月2日的講話中,“華為與蘋果公司相比,還有弱點。”
移動操作系統和手機元器件如此,國產PC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更加坎坷。國產芯片和國產操作系統是中國互聯網人、科學家甚至是高層心中的痛。以國產PC操作系統為例,中標麒麟、中科紅旗、中科方德、凝思、拓林思等的國產操作系統,儘管政府不斷扶持,但是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用戶體驗糟糕,很多已經夭折和消失。而研發永中Office的永中科技公司,在2011年5月10日,已經被被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破產。
梁寧作為親歷者和研究者,在《一段關於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往事》裡說得很清楚了。
倪光南院士本人一直為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和芯片耿耿於懷。之前的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曾說,“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是指芯片,魂則是指操作系統。
之所以微軟和Intel很難超越。是因為:
“Intel不是做出了CPU,而是培育了一個基於CPU的開發生態系統。
第一棒是核心元器件;
第二棒是無數小的Design house圍繞Intel做公板、做產品創意、做產品原型、做差異化做優化。
第三棒才是,面對市場的企業,從Design house挑選產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裝。投放市場。做品牌、做銷售、做客戶服務。
2000年的時候,中國的電子產業百強,基本上都是第三棒。”
迄今依然改善不大。
系統和芯片是屬於底層技術,人才時間金錢技術耐心政策等等一樣都不能少,短時間的超越幾乎沒有可能。但我們在互聯網的應用層面,大多發展比較成功。但即便如此,讓國人覺得驕傲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手機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其實也經不起嚴格推敲。
首先這四項的發明者,都不是中國。但是在我們這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其中共享單車這種模式起源於荷蘭, 1965年,阿姆斯特丹市政府采購50輛自行車,散放在城市各處供人使用,因為刷了白油漆,被稱為白色計劃。這是就是共享單車的雛形。現在,燒光了超過300多億的共享單車行業,已經是一地雞毛,留下一堆廢鐵。只剩下了三大發明。
高鐵雖然不屬於互聯網,它起源是1964年的日本東海道新干線。2006年3月,日本改裝的CRH2A型列車到達青島,並轉讓部分的技術給了我們。而引發電商潮流的標杆亞馬遜和eBay,對大多數人已經很熟悉了。移動支付的首次嘗試,誕生於1997年的芬蘭。掃描的二維碼是日本DW公司1994年發明。因為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信用卡,加上對隱私不會太敏感,從而得以爆發。
這幾年還有一個熱門概念,就是大數據。不管是大公司,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在熱捧。
但是真實的現狀,我們在自己之前的文章《誰殺死了大數據創業者》詳細談過。
2017年全年,大數據行業融資超過100多億。僅在前6個月裡,就有63家大數據創業公司總融資超過68億人民幣。其中融資過億的有17家。業內人士估計在2020年,整個產業會超過13000億。
即使拿到了巨額資金,但現在整個行業依然缺乏大數據的核心技術。騰訊系創業者、大數據公司Dataeye創始人汪祥斌說,國內所有標榜做大數據的公司,用的基本上都是美國的hadoop底層核心技術,一旦全部切斷,那麼國內沒有一家數據公司能存活下來。
目前有關大數據底層的核心模塊全部來自於美國公司,包括BAT在內的公司都在用它提供的技術。包括分布式的數據庫在內,國內公司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原創技術,只有阿里在大數據開源社區,貢獻了一些新的底層技術。
和其他領域一樣,國內的大數據公司,主要是在應用層面進行創造。大多數相關的創業公司,主攻的都是能短期見效的、變現的應用層面的東西,如做數據統計、分析、挖掘等應用層面。由於底層技術的缺失,根基不牢,一旦整個行業發展遭遇動盪,產業鏈上的創業者可能都會被波及,很難長遠發展。
而國內很多互聯網的公司,無心做底層的技術研究,卻把機靈變成了雞賊,精力都是花在如何坑用戶身上。包括已經上市的公司。現在市值1000多億的攜程,多次被媒體曝出利用大數據區別性對待客戶的消費,越忠誠用的越久的用戶,拿到的價格反而越高。
根據實際測試,在攜程定同樣的酒店同樣的房間同樣的入住時間,用一個已經使用了8年的賬號,價格顯示是2225,而用一個剛註冊的賬號,便宜11%多,2002元。軟件版本,操作流程和時間完全一樣。所謂的高科技,只不過是成了商人們短期內牟利甚至坑害用戶的工具。他們已經習慣和滿足如此。
攜程的創始人梁建章是人口專家,關心整個人類,偏偏不關心中國消費者。新技術就像火種,本來是個好東西,猿猴遇到了火,只會扒拉灰燼里的熟食果腹,或者圍着篝火和雌性跳舞撒歡。而智人卻利用篝火製造出了工具,促進了整個群體的進化,誕生出了現代文明。
大數據如此,火爆的如區塊鏈行業更像一個冷笑話。這個2017-2018年火爆全國的行業,從技術理念上來看,本來是不錯的設計,未來也會證明他的價值。目前包括BAT在內的區塊鏈專利, 2018年數量全球第一,但整體價值不高,幾乎沒有涉及區塊鏈關鍵技術。阿里的投入最大,專利也最多,但主要也是共識協議、隱私保護等與本身業務有關的核心技術,而並非公鏈。但是幾年下來,中國互聯網公司主要還是在跟隨和模仿。大多是基於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等國外開源技術進行開發。
而在國外,不管是以太坊創始人V神(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還是編寫過《以太坊黃皮書》Gavin Wood,他們掌握着核心技術,為了以太坊在全球發展的更好,造福更多的人,享受到去中心化的利益,像信仰一樣去奮斗並且實踐着。“目前區塊鏈最新技術理念和解決方案來看,如PoS、DPoS共識算法,分片、零知識證明、DAG、側鏈、閃電網絡等技術方案,大多數是外國技術社區提出。”
國內互聯網公司,在區塊鏈領域唯一可以說道的,除了礦機和礦場,再就是瘋狂的發各種空氣幣,割韭菜,怪力亂神的事件此起彼伏,包括有傳銷嫌疑的分子,發布的幫人懷孕的幸孕幣,跳蛋公司發布了情趣幣。根據界面《李笑來的“逃跑計劃”》報道,“據各種公開資料提供的線索,以市場最高點時的狀態計算,李笑來身家一度高達8000億人民幣。”這些財富來自於比特幣交易和參與20多個發幣項目、還有硬幣資本和雄岸基金的合伙人等等。但是這筆錢,已經超過了現在百度京東和網易的總市值。這三家公司,提供了包括員工和合作方,以及衍生的上百萬就業機會。他在賺錢的時候,沒有違反任何中國現行的法律。但他究竟貢獻了什麼?現在大多數發幣的項目不僅破發,還跌的一文不值。
不過事情也在起變化,中國公司對於技術的研究投越來越大。在最新歐盟委員會最近發布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The 2018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發投入情況進行了匯總:全球研發投資排名第一的是三星,以1050億的研發經費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1000億,中國華為以890億元位居全球第五,超過了BAT的總和。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超過阿里巴巴2018年的科研費用是227億。剩下的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