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兄弟與德國教育 |
送交者: 謝盛友文集 2019年03月23日12:15:4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洪堡兄弟與德國教育 作者:謝盛友 德國作家曼弗雷德·蓋耶爾(Manfred Geier)2009年寫了《洪堡兄弟》一書(Die Brüder Humboldt. Eine Biographie. Rowohlt, Reinbek 2009. ISBN 978-3-498-02511-3),蓋耶爾藉助書信和作品節選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兩兄弟會走上如此的殊途?在突出了他們人生中的重要站點——比如在魏瑪與歌德和席勒的相遇,同時,也描繪出他們生活的光輝時代。 洪堡兄弟 威廉·馮·洪堡(1767—1835)和亞歷山大·馮·洪堡(1769—1859),這對兄弟書寫了歷史。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裡成績斐然,出類拔萃。作者寫兄弟間在親生母親對他們二人極其冷淡的背景下的相互影響, 兄弟二人性格對比上的巨大差異。哥哥是異性戀,挑逗良家少婦乃至煙柳巷裡尋歡作樂,弟弟是“傳說中的”同性戀,一生未婚,但有好幾位同性的親密朋友。此外,按照本書作者的說法,“哥哥是典型的德意志性格”,“而弟弟則更接近於法蘭西人的思維方式”。 德國歷史上,沒有一對兄弟能像洪堡一樣,他們的研究熱情和豐富的學養,對德國影響深遠。洪堡家族原屬於中產階級,兩兄弟的祖父是名軍官,因功受封為貴族。他們的父親娶了一位有錢家族的女兒,家業因此興隆。兩兄弟在柏林Tegel長大,父母給予他們非常好的教育,其中一位老師,便是管家坤特,他擔任洪堡兄弟的私人家教十多年。 依照家裡邊的安排,威廉原本在大學裡學習法律,轉學到哥廷根後,改讀哲學、歷史、古典語言學。他對古希臘哲學的熱情,讓他結識了德國文豪席勒,進而認識了歌德,並與席勒交往甚深,對兩大文豪的作品多有評論與建議,其中包括了席勒的抒情詩、劇作《華倫斯坦》,以及歌德的《Herrmann und Dorothea》。 母親去世後,洪堡兄弟獲得了巨額遺產,威廉繼承了在Tegel的家,弟弟則將家產奉獻在前往美洲的探勘之旅上。亞歷山大1799年至1804年間曾前往南美洲旅行探險,就當地自然環境包括火山海洋植物礦產氣候水文等各方面都進行科學研究與分析,並在當地發現許多新物種;後曾於美國和中亞進行科學考察,著有《中部亞洲》。其考察成果和據此所作的概括對科學理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並有30卷《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刊行於世。 亞歷山大享有諸多美譽,如“哥倫布第二”、“科學王子”和“新亞里士多德”(法國發行的巴黎科學院紀念幣上語句)。他也是眾多學會的成員,曾在利奧波第那科學院(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普魯士科學院(Königlich-Preuß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巴伐利亞科學院(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任職。晚年所寫的5卷《宇宙》(德語:Kosmos,原著用法文寫成)是他描述地球自然地理的著作。 其對地理學和生物學有巨大貢獻。如他認為自然界為一巨大的整體,各種自然現象相互聯繫,並依其內部力量不斷運動發展;亦常從直接觀察的事實出發,運用比較法,揭示自然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同時,他開創了許多地理學界的重要概念,如等溫線、等壓線、地形剖面圖、海拔溫度梯度、洋流、植被的水平與垂直分布、氣候帶分布、溫度垂直遞減率、大陸東西岸溫度差異、大陸性與海洋氣候、地形對氣候形成的作用等,並探討氣候同動植物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的關係;此外,他也發現地磁強度從極地向赤道遞減的規律,火山分布與地下裂隙的關係等。 哥哥威廉是德國自由主義的先驅,他的見解很快就成為普魯士和普魯士以外君主制保守力量的對頭。在他1792年寫的論文《試圖確定國家的功能的邊界的主意》(Ideen zu einem Versuch, die Grenzen der Wirksamkeit des Staates zu bestimmen)中他寫道:“人的目的,不是他變換的興趣,而是他的理智不斷驅促他的永遠的願望,是將對他的所有能力最高的和最完整的教育。自由是這個教育首要的和必須的條件。……社會能夠提供的最高的財富是將許多個體集合到一起。但是通過國家的介入這些個體多少會喪失其特徵。並非一個國家中的成員生活在社群中,而是每一個臣民與整個國家的關係,而這個國家的精神則體現在其政府中。國家的超級的力量阻止其臣民的力量自由。同樣的原因導致同樣的結果。一個國家的印象越大,不光是其統治者,而且其被統治者也越相似。……一個這樣替其他人思考的人可能的確是錯識其他人,要將其他人變為機器。” 此外威廉認為教育對於一個人道的生活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在這個時期獲得這個職位的原因之一:“一個國家、一個時期、整個人類要獲得我們的讚美的條件是什麼?其條件是教育、智慧和美德在這個社會中僅最大可能地普及和施展,使得其內在的價值提到非常高的地步。以至於假如我們將人從這個社會中抽出的話其教育、智慧和美德留下巨大的成分。” 威廉為後來的科學家們留下了其它重要的遺產:不要害怕新技術;運用圖表,以能更好理解複雜題目;接受這樣的觀點,即:所有知識都不完整;平等對待一切人。 德國教育 早在1717年10月2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就頒布德國義務教育條令(Volksschulpflicht),規定每個小孩5歲到12歲必須上學。這要感謝馬丁路德的努力,1592年他在主持宗教改革中,就提出並實踐了義務教育的理念。教育不應該是教會神父和貴族的專有權利,應該對所有人,包括男孩女孩都開放。1763年,8年制義務免費教育在普魯士全國上下普及。其課程包括閱讀、寫作、算術,以及道德、責任、軍訓等。1806年,赫爾巴特(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出版《普通教育學》,是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1810年,德國柏林的洪堡大學建立,是世界現代大學之母,開啟了新的學術自由和教學研究並行的模式。1810年,普魯士引進了教師需要國家認證的資格,這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準。1810年, 洪堡進行義務教育改革,讓普魯士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並且第一次提出兩種教育系統-職業教育和文理教育並行。 1812年,普魯士開始設置統一的中學的畢業升學考試制度。1816年,普魯士設立統一的10年制中學教程。1819年,《卡爾·威特的教育》Karl Witte oder Erziehungs- und Bildungsgeschichte desselben (2 Bände, 1819)一書誕生,用實例證明了早期教育對兒童會產生良好的影響,成為世界上現今仍然被使用的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和經典。1820年,普魯士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把受教育和服兵役列為公民義務。當時的就學率達到了97.5%。 而同期中國清朝的識字率僅僅4%左右。1837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Kindergarten)由兒童教育學家福祿貝爾(Fröbel)在德國創辦。他的學生第二年就把幼兒園開到了美國,把德國兒童教育理念傳播開始傳播過去。1839年,在普魯士誕生了第一個勞動保護法,明文規定禁止9歲以下兒童工作。1889年,剛剛建國的德國,為了穩定社會和經濟,開始推行醫療保險,事故險,養老金制度。對在校學生也有相應的規定和補貼,讓大學生們潛心學習研究。1892年,實現婦女可以上大學,為德國一戰二戰後,國家恢復重建提供了充足的技術人員力量。1870-1930年,德國大學接受了大批世界各國的留學人員,把德國的思想傳播到世界各地。 1871年後,德國學校教育正式系統化、國家化:更多學校被成立,用來訓練教育良好的年輕人。 洪堡兩兄弟成長時期的普魯士,面臨內憂外患,先後經歷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普魯士的慘敗和1806年法國占領柏林。普魯士王國民生的凋敝和任人宰割的局面催生了兄弟倆改革祖國教育體制的想法。威廉於1806年秋寫信給當時普魯士的外交部部長說:“我從未追求功名,始終對我居住的、我所熱愛的國家感到滿足,但卻對自己的無所作為和不能為受威脅的祖國盡力而感到慚愧。”洪堡提出,一個國家只有通過教育普及智慧、美德、禮儀和知識,才能使這個社會的內在價值提高。於是,1809年受當時普魯士內務部部長所託,洪堡從外交官調任為普魯士王國內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長,掌管普魯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務,並決心說服王國上層,在全社會範圍普及終身學習的高等教育,並建立一所由國家資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學府,為疲軟的普魯士王國培養復興的人才。 當時,洪堡在普魯士王國上下奔走、力排眾議,呼籲走科教興國之路。他的諍言令原本無所作為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警醒,遂接受他的建議,決定超常規猛增教育經費,籌建一所重點大學,並決定每年為該校撥款15萬塔勒。為此威廉三世甚至不惜將豪華的王宮——海因利希宮貢獻出來作校舍。受洪堡影響,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國王提出了他平生最英明的觀點:“我們必須以精神來彌補國力的不足。窮則思變,必須大興教育,以此來挽救國家,使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起初學校以國王的名字——弗里德里希·威廉命名,後改稱“柏林大學”,但民眾卻喜歡以創始人之名叫她“洪堡大學”。 洪堡大學的創辦宗旨是以學術自由與教研結合為圭臬,打造國際一流的高等學府,培育全球最傑出的高端人才。洪堡提出,大學兼有雙重任務:一是個性和道德的修養,二是對科學的探求。為此,學校請德才兼備的哲學家費希特出任首任校長,1830年則由大名鼎鼎的黑格爾繼任校長。當時的洪堡大學不惜高薪聘請知名教授,卻只用小錢去搞硬件建設。據悉,該校一名教授的平均年薪是1500塔勒,而當時柏林一個熟練工匠全家年消費僅為150塔勒,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年消費為750塔勒。就是說,一位洪堡教授的工資足以養活十戶工匠之家或兩個中產階級家庭。與此同時,該校的研究經費比工資支出還多一倍。 此後,外表並不起眼的洪堡大學果然不負眾望,吸引和培養了無數精英人物,在相當漫長的時期內成為世界學術的中心,並使柏林成為當時歐洲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洪堡大學的校訓是Universitas litterarum。根據洪堡的理念,現代的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學與研究同時在大學內進行,而且學術自由,大學完全以知識及學術為最終的目的,而非實務人才的培育。洪堡認為大學兼有雙重任務,一是對科學的探求,一是個性與道德的修養。他說的科學指純科學,即哲學。而修養是人作為社會人應具有的素質,是個性全面發展的結果,它與專門的能力和技藝無關。根據純科學的要求,大學的基本組織原則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為政治、經濟社會利益所左右,與之保持距離,強調大學在管理和學術上的民主性。在洪堡看來,自由與寂寞是相互關聯、依存的,沒有寂寞(獨立)就沒有自由。大學全部的外在組織即以這兩點為依據。 洪堡大學的建立對後來德國的統一和崛起影響至深,它標誌着普魯士政府把教育改革當作國家崛起的一種手段。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德國開始了自己的強國之路。柏林洪保特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柏林洪保特大學也產生過55位諾貝爾獎得主,成就驚人。 傳統大學的功能是“教”,即傳授知識。但洪堡認為,教育除了是“全面的”之外,還必須是“純粹的”,即大學教育不能以眼前的暫時利益為目標,而應把追求真理當作最終目的。洪堡極其重視科學研究在大學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張。大學教師的科研工作是其教學的中心。只有一個在科研方面卓有成效的優秀學者,才會是最好的教師;教師只有實行“教研合一”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為科學獻身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傳播和升華,則必須要落實學術自由。 現代大學有兩個起源:一個是1088年誕生的意大利波隆尼亞大學,從中世紀的修道院制度過渡到近代大學,波隆尼亞大學無疑是成功範例。另一個則是洪堡大學,後者享有“現代教育之母”尊稱。洪堡大學的這份尊榮,來源於威廉·洪堡的大學理念或者教育理想。簡單地說,這種理念包含兩個最根本要素:一是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探尋真理,並在探求過程中實現人格的培養。二是治學應當超越經濟、政治等功利因素,追求孤寂和自主的狀態。前者詮釋了大學教育對全面人才的塑造,後者則刻畫出一個完整科研工作者和教學者的理想狀態:獨立、專注和最大化的調動資源。 洪堡基金會 洪堡基金會是德國名氣最大的基金會之一。它創建於1860年,以德國著名自然科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的名字命名(die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für Naturforschung und Reisen)。基金會起先資助德國科學家出國進行學術研究,但1923年發生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對基金會的資本構成了直接衝擊。兩年後,德意志帝國試着重新起步:這次主要是向前來德國深造的留學生,後來也擴大到學者 及研究生,向他們提供補助,直到1945年當局停辦這一補助項目。後來在歷屆洪堡訪問學者的建議下,基金會於1953年12月10日在波恩的巴德戈德斯貝格(Bad Godesberg)重新組建,一如既往地向全球科學家提供科研旅行資助。 科研獎學金(Humboldt-Forschungsstipendium)是洪堡基金會促進計劃中的(Förderprogrammen)經典項目,每年邀請兩千多名學者及專家來德進行學術研究。基金會每月向他們提供獎學金,為了讓學者專家在研究期間沒有後顧之憂,基金會也向他們的家人(配偶及孩子)提供補助。 洪堡教授獎 2008年創設的亞歷山大·馮·洪堡教授職位獎是德國獎額最高的國際學術研究獎,由洪堡基金會頒發,聯邦教研部資助,其中科學實驗獎金為500萬歐元,理論科研獎金為350萬歐元。獎金主要用於組建科研團隊以及添設實驗室裝備。 獲得洪堡教授獎的科研專家能獲得一份具國際競爭力的月薪。該獎項向各專業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提供長期在德國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面向未來的項目研究。德國高校每年可向由科學及政界人士組成的評審團推薦最多10位傑出的外國科學家。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8: | 《威福論》,亦叫《腐敗學》。3-22-201 | |
2018: | 無恥中共的表現 | |
2017: | 214 孤則獨無一侶,曰道…… | |
2017: | 美國留學申請商學院,這10個地雷千萬不 | |
2016: | 經典力學推導光的引力偏轉角及更正 | |
2016: | 動盪年代、多事之秋的新聞報道。 | |
2015: | 個人聲明 | |
2014: | 周萱幹細胞騙局之:全能幹細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