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才報》:清華、北大:為誰而辦
【我個人的意見,非常不喜歡以反問句和疑問句做新聞標題,現在國內媒體使用
問句風格的標題過於泛濫。而且這個問句標題有明顯的誤導民族主義偏執情緒的
作用。我認為清華北大當然是中國政府為中國人民而辦了,但是當年美國用庚子
賠款建立清華大學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建立本國的研究生預備隊,為什麼對比五
十年代的科學家歸國熱,現在很多北大清華畢業生去了美國,這是值得思考的有
趣的問題.】
本報記者 王英 北京報道
三年十八個億的投入,這是北大、清華享受的特殊待遇,但是高投入是否得到
了高回報?北大、清華最優秀的人才在哪裡?
【1北大清華的特殊待遇是否經過了正常的、民主的、合法的撥款程序我們不知
道。
2 請問“高回報”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你希望獲得“高回報”的時間有多長?
國家18個億的三年投入期是否過去了?
3 請給出“最優秀的人才”標準。是否認為出國的人就是最優秀的人才?】
2001年一個周六的晚上,留學美國的小陳參加了一次很特別的聚會。
這是一次再簡單不過的聚會,20幾個人很隨意地分坐一間不算太吵鬧的小酒吧里
隨意地聊着天。
但這絕對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聚會,因為這是來自中國同一所大學同一個班級的學
生在遙遠的大洋彼岸——美利堅合眾國——舉辦的一次同學會。
這不是天方夜談,也不是子虛烏有,如果看一看下面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肯定,
這樣的事情還絕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特例存在。
最優秀的學生去了哪裡?
2000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有
751人,大約佔畢業生總數的20%,其中有587人去了美國,比例高達78%。
2001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有
831人,佔畢業生總數的比例也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國,比例接近87%,
比上一年增長9個百分點。這一年北京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畢業32人,直接出國留
學的達28人;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畢業15人,出國人數達13人,比例接近90%。
在拿到這組數據之前,北京大學教務處的一位女士對記者說,北京大學出國留學
人員的統計數據是不會向外公開也從來沒有向外公開過的。
【據我所知教務處不會掌握學生出國的第一手資料,教務處只管和教學有關事宜
的。只有學生處才有可能知道準確的情況。既然“統計數據是不會向外公開也從
來沒有向外公開過的。”那為什麼這次對你例外了,文章沒有交待清楚。我們
只能在這裡存疑。】
2002年4.5日,記者冒雨來到了北京大學派出辦公室,門上貼着一張白紙:有事
直接推門進來,不用敲門。推門進去,裡面一片忙碌的景象,交取表格、辦理手
續的的人出出進進,怪不得說不用敲門。這裡的一位負責人一邊忙着手裡的活,
一邊抽空說,“這段時間是辦理出國留學手續的高峰期,北大學生申請出國留學
被拒的還是很少的,今年截止目前為止出國留學的人肯定比去年還要多。其中大
部分出國留學是自費的。
清華大學對於出國留學人員的統計數據一樣是諱莫如深,但是來自新華社的一些
數據表明,1998年,清華大學畢業生直接申請出國留學的為760多人;1999年為
960多人;2000年突破千人大關,達1120多人;2001年繼續保持在千人以上,每
年都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
據北京大學的一些老師和學生說,北大文科出國的學生還少一點,理工科畢業出
國的學生比例則非常高,比如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一直是出國比例比較高的的
學科,如上文提到的幾乎全班都出國的現象也並不罕見,因此把同學會搬到美國
開也就很自然了。
在北大、清華同樣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學生在大二大三的時候不去上課而手裡捧
着新東方的“紅寶書”準備“寄託”(GRE和托福)考試。
走出北大校門的時候,正碰見一群來自四川某中學度春假的中學生,細雨絲絲,
卻絲毫沒有減低這些孩子的熱情,他們爭先恐後地在北大西門那座古鄉古色的門
前留影。一個女孩子對給她拍照的同學大聲地叮囑着,一定要把“北京大學”四
個字拍進去。
北大、清華對於這些中學生來說,仍然是兩座神聖的大門,這裡寄託着他們的希
望和夢想;但是一旦夢想實現,當他們真正邁進這座大門的時候,為什麼他們的
“寄託”目標就變成遙遠的大洋彼岸那些國家了呢?難道這裡僅僅是他們實現跳
躍的一道龍門?
黃鶴一去不復返
為什麼出國留學?學生們的理由充分得似乎無可辯駁,“國內技術水平低,試驗
設備差,研究環境不好。”
的確,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我們的學術水平和學習研究的環境確實無
法和諸如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相比。
【其實出國留學的理由各種各樣,因人而異。以上一些只是普遍的能在公眾媒體
上說的,可能還有一些稍微敏感的就不能提了。而且理由只說了中國一面,而沒
有說美國或歐洲一面是很不完全的。就算是國內不好,那為什麼沒有人去 埔寨、
印度、留學呢?我們也不明白為什麼一遇到中國現在還不如意的的情況就輕描
淡寫一句話帶過,而不去深入討論。】
不過出去的學生大部分樂不思返又如何解釋呢?
《中國青年報》曾經在清華校園做了一個隨機採訪,在隨機採訪的18位清華學生
中,明確表示希望出國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視情況而定。在被問到是否會回
國時,堅決回國的只有3位,另有3位說現在是傾向於回國的,但不敢保證以後會
有什麼變化,表示要看利弊再來決定和不打算回國的各有4位。
很多人在出去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再回來。
另據統計,在我國的出國留學人員中,有一半以上是自費出去的,而學成回國的
人員不到1/3,其中自費留學生回國率只有4%左右。絕大多數的北大、清華學生
都是靠獎學金出去自費留學的。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
黃鶴一去不復返。
為什麼不願意回來?國內的發展條件不好、體制不健全,國內的薪資待遇不高,
國內的政策不夠有吸引力……同美國等發達國家比起來,上述理由也的確成立。
如果按照個人效益最大化的選擇,他們的確是實現了個人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也正因為上述的種種原因,我們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投入到社會各個行業
中,以改善現狀,從總體上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滅人慾存天理”這套儒教說辭,翻譯成流行白話文就是以黨、國家、人民、
民族的利益為重,犧牲小我顧全大局,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哪裡需要我就到那裡
去。可惜的是在這個道德傾覆的社會這套刻板的說教已經徹底不管用了。“人往
高處走” 無可厚非,個人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人家自己的事情,願意給你解
釋解釋,你就聽。不願意給你也別打聽,更何況你讓我們回國只是“從總體上提
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北大、清華作為國家重點建設和培養的大學,擁有全中國一流的師資和教學環境、
設備,子不嫌母醜,但現在最寵愛的孩子尚不思回報國恩,我們又怎能對別的孩
子有更高的期望?
記得上次採訪北大文化產業研究所的葉朗教授時,他引用老子的話說“大曰逝,
逝曰遠,遠曰反。”我們的根基在中國,鳥飛得再遠再高,最終應該還是要飛回
來。
【‘至聖’孔子還說過了:亂邦不居,危邦不赴。】
三年十八個億,為誰做嫁衣?
從1999年起,為了支持北大、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國家分三年累計單
獨給北大、清華各撥款18個億。18個億對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需要的資金可能
還差得太遠,但是,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18個億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正如
北大校長許智宏所說:國家給北大和清華拿了18個億,的確是很大的一筆投入。
北大、清華歷史上從來沒有得到過國家這麼大的投入。這是一種額外的投入、是
一種特別的預算。本來按正常的撥款模式,北大、清華所得到的資金已經高於一
般院校,再加上這種這種政策傾斜,中國其他那些高校也不敢奢望能夠和北大、
清華爭高低了。
所有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國家對北大、清華十分重視和關照,為
了把北大、清華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也不惜厚此薄彼。
【1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不是光靠金錢的。18個億可以建個世界第一的歌舞廳。
但是現在國家就是拿出1800億也建不成一流大學。再說“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
是什麼, 誰搞清楚了?
2 這18個億如何花才是個關鍵問題,修個漂亮的大門(體現一流的氣派)再加幾
個雄偉的教學樓(體現一流的實力)和豪華教師公寓樓(體現黨的尊師重教政策)
錢就差不多了。】
這是為什麼?
因為中國處在一個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期,急需大量優秀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業
中去,尤其是大批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但是18個億和更多的投入之後,我們卻發現,原來我們是在為別人做嫁衣。一流
的人才,尤其是一流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大量地流失,而且是急不可耐。
【人才流失用急不可耐來形容,語文水平和記者身份不想配。】
花越多的錢,師資力量越強,教學環境越好,卻恰恰為他們出國創造了越加便利
的條件。
清華的一位學生說,“能在本科畢業時出去,就不要在本國讀研究生。”在北大、
清華,本科畢業直接出國的學生比例比研究生還要高很多。
“事實上,美國的留學政策、獎學金政策就是要中國本科生去讀研究生。”新東
方的出國留學專家、副校長徐小平在一個留學講座上這樣說。北大的一位教授也
說,之所以北大一些物理、化學專業的學生去美國留學的比例比較大,是因為美
國這方面人才緊缺,因此這些專業的同學申請赴美留學也比較容易一些。
【北大教授的說法也只說對了一面,目前國內總是應用科學的開發研究,忽視基
礎科學的戰略地位,長期對基礎科學投入不足,物理、化學等基礎研究危機日重,
基礎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這也是重要方面。這也是國內應該反思和改進的
一個方面。而不是向本文記者一遇到國家的責任就輕描淡寫,只是單純質疑毫無
過失的學生。】
即使是沒有出國參加就業的學生,也還有很有很大一部分人流入了外企。原因是
同樣地,因為外企,尤其是那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他們的待遇要遠遠高於國內的
企業。
【除了待遇以外,恐怕還有正規的科學的民主的管理,試想你的孩子同時被首鋼
和GE錄取,在工資一樣的情況下,你傾向於哪個呢?】
於是一批批人才就這樣流失了,前赴後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辛辛苦苦 誑又質 , ┓式剿墒塹鵲揭棧窆檔氖焙潁頤僑囪壅穌齙乜?着別人毫不費力地就把果實摘走了。
【“別人”哪只是毫不費力啊?!“果實”多得說不過來,簡直是挑着撿着摘。
尤其是“教育產業化”以後,咱們誰也不欠誰的,更何況培養費我一分沒少交。
“培養費政策”也算是為人才流失做出了重大貢獻。東拼西湊好幾萬元然後在國
外咬牙存錢還債,從感情上就割裂和政府的關係。而且交了培養費,就等於贖回
了賣身契,從此咱們兩清了,誰還想回來?你賠我的培養費?】
是國內真的沒有這些這些人施展拳腳的環境和戰場嗎?但是一樣的環境,一樣的
政策,一樣的體制,我們同樣看到了大批成功的人士,成功的企業。同樣的條件
這些人能夠適應,為什麼流失的那些人卻不能?相反地,儘管也有大批黃鶴一去
不復返,找到了他們認為更好的土壤,但是又有多少黃鶴在異地他鄉“鶴立雞
群”,做出一番豐功偉業了呢?
【1你提的問題你並沒有正面回答 國內現在是什麼樣的人正在“戰場”上施展拳
腳?
2請你給出“大批”成功的人士、企業的證據。同時他們必須是守法的公民或者
是企業。
3你怎麼知道“流失的那些人”是因為不能適應“同樣的條件”而流失的呢?
4 你認為什麼樣的功業算得上“豐功偉業”?你從哪裡知道的“黃鶴們”去異地
他鄉的目的是為了“鶴立雞群”?
5你怎麼總是質疑“黃鶴”,你要知道“黃鶴”是按照國家政策和法規,遵紀守
法的該交錢交錢走的。對於政府應該思考和改進的地方你為什麼總是惜墨如金?
你怕了?哪你就不配寫這樣題材的文章。】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國內目前在吸引出國留學人才方面的確還有做得不夠的地方,
國內的一些體制也的確還有待完善。但是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政策、體制、環境
也都是逐步發展、改進和完善的,為什麼我們的一流人才沒有托暮托判娜諶氳?到這個過程中來呢?
【你最後的問題是在問誰啊?反正“黃鶴”沒有義務回答你這個愚蠢的問題。將
心比心,如果你要是有個孩子大學畢業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美國大學的
全獎和簽證,同時他還被首鋼錄取到設計科上班,你期望你的孩子如何選擇?
請你給我答案,可以小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