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燙平的經濟周期 作者:白雲先生
一、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
在不同的經濟體系,和不同的語境中,所講的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周期,含義都是不一樣的。從古到今,我們可以把歷史上的經濟增長模式,分為三種主要的類型。
第一類是以土地本位的經濟體系下的增長。第二類是以金銀本位的經濟增長模式。第三類是以信用貨幣本位的經濟增長模式。這三種經濟體系,都對應着自己特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經濟周期特徵。
土地本位的經濟體系,土地充當了終極貨幣的職能。比如我們現在所講的封建制,也就是分封制,其實就是把土地當成工資,支付給官員。跟我們現在上班領工資是一回事。只是在秦朝之前,官員上班是領土地。還有後來的朝代,給官員發工資的職田,土地也都充當了貨幣的角色。
這個時期的經濟增長,就是可耕種土地的增長。為了開墾更多的耕地,就要不停的拓邊,不停的擴大耕地面積。當可耕種土地增長到極限時,土地本位體系下的經濟周期就出現了。當經濟無法再增長時,大家陷入存量資源的爭奪,這就是土地兼併。
當土地兼併到了極限的時候,到處都是失地流民的時候,就會發生王朝更替。新的王朝取代了舊的王朝,舊的周期結束了,新的周期開始了。歷史上我們的一個經濟周期,通常要長達三百年左右。 (作者解釋不夠直接。
王朝更替的周期其實就是資本集中的周期,
而300年這個時間可不是自動賦予的,而是因為社會的三級三角形穩定結構延緩了權貴資本集中和土地兼併的速度。
如果三級中的一極腐爛或者被蒙蔽或者被綁架(比如曹操丞相), 則社會進入兩極結構,然後矛盾迅速激化,再然後社會動盪,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並且恢復增長也不容易。 漢末年三國之亂到兩晉南北朝都是亂七八糟血流成河屍骨成堆)
在金銀本位的經濟體系中,經濟增長,取決於可流通金銀的增長。如果金銀增加了,那麼市場總體的購買力增加,逼着商品供應就要增加。於是呢,就要擴大產能。產能增加了,就業增加了,把金銀賺過來,這就是金銀本位經濟體系下的經濟增長。
在金銀本位中,當可流通的金銀無法再增長時,經濟的增長就到了極限。於是就產生了經濟周期,大家開始進行存量金銀的爭奪,資本兼併戰爭,取代了歷史上的土地兼併戰爭和農民起義。金銀本位時期的經濟周期,目前為止發生了四次大的周期,第一次周期是大明王朝的中晚期,第二個周期是滿清,第三個周期是西班牙,第四個周期是英國。美國也用過一段時間的金本位,可以視為英國金本位的延續,這裡就不單列了。【”當可流通的金銀無法再增長時“這種說法也不對,
金銀只不過是交換媒介,物質增加金銀不增加,最多就增加金銀對應的等價物即可, 不會是誘發危機的根源, 社會動盪的真正根源還是資本集中。
元朝因為放縱權臣王爺地主土地兼併, 國家機器甚至幫助地主財閥土地兼併, 比如沈萬三就是典型的官商勾結, 所以陷入經濟危機就不奇怪了。
而朱元璋因為窮苦出身而對權貴壓榨深惡痛絕,所以及時把準備當權貴的“功臣”剝皮萱草了, 所以明朝土地兼併初期不快,
但是朱元璋過度放縱文人而肆無忌憚拉幫結夥結黨營私內外勾結, 到小青年崇禎的傻冒被袁崇煥給忽悠的作繭自束,把權力全部讓給的與文官勾結的大地主, 結果國家沒錢救災只能看百姓不甘心餓死而造反, 國家沒錢發餉而讓李自成失業從賊,讓邊境幾十萬滿清很行,最後屈辱上吊,百姓更淪為外族的奴隸。 這事和金銀多少真沒有毛關係)
明清時期的戰爭,歐洲範圍內爭霸戰,和後來的世界大戰,本質上都是金銀本位經濟體系下的經濟周期更替,所產生的歷史現象。
後來美元本位,打敗了英國的金本位,和中國的銀本位,宣布世界經濟進入了信用貨幣本位時代,也就是美元本位時代。信用貨幣本位經濟體系下的經濟增長,取決於美元的增長。美元的增長,取決於美國債務的增長。也就是借錢越多,債務越多,美元的貨幣投放量越多,經濟就越增長。
信用貨幣本位的經濟體系,經濟增長,等同於信貸的擴張,也就是必須得有更多的人借更多的錢,經濟才能增長。當沒人再能借錢時,經濟增長就到了極限,這時候就開始出現債務違約,舊的周期結束,新的周期開始。這種信用貨幣本位體系下的經濟周期更替,小周期會表現為經濟危機,大經濟周期的更替,不是王權和金權的轉移,而是會出現一種新的信用貨幣取代舊的信用貨幣。歷史上就是這樣的,已經有無數的信用貨幣,都被經濟周期淘汰了。
在信用貨幣本位體系下,看似解決了土地本位和金銀本位時期的問題,因為土地和金銀都是天然稀缺的,增長到了極限,就發生了存量兼併,然後舊的周期舊結束了,新的周期開始了。但是美元好像是無限供應的,從這點來看呢,人類的經濟,終於擺脫了土地和金銀的束縛,好像是可以無限增長下去,不存在理論上的增長極限。看起來好像很機智是不是?
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債務滾雪球,和通脹滾雪球,以及掠奪式的資本兼併,對經濟周期的倍速效應,讓經濟周期變得非常短。貨幣之所以是貨幣,就是因為它天然的稀缺。讓不稀缺的東西,來充當貨幣,這本身就和貨幣的屬性相矛盾。信用貨幣雖然掙脫了土地和金銀的稀缺性束縛,解決了稀缺性的問題,但是,它卻帶來了貨幣泛濫,這個更嚴重的問題。以前在信用稀缺體系中,一個經濟周期,都在兩三百年以上。而在信用貨幣本位信用泛濫時期,一個信貸經濟周期,只能有十年左右。一個貨幣經濟周期也只有幾十年的時間。
在信用稀缺環境下的充分競爭,起碼要五到十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徹底的兼併。而在信用泛濫時代,貨幣沒有成本,兼併也沒有成本,這讓兼併完成的太迅速了。信用貨幣本位下的財富兼併,本質上是貸款者對儲蓄者的快速兼併。錢放在銀行越來越貶值,能貸到款的人,債務卻隨着通脹,越來越被稀釋,而且購買的資產越來越增值。這其實就是掠奪。
以前土地本位和金銀本位時期,起碼還是憑本事兼併。而在信用貨幣本位時期,則是憑資源兼併。當兼併完成之後,借錢的人還不起錢了,信貸無法再擴張了,就到了經濟增長的極限。按理說,到了增長的極限,信貸無法再擴張了,就應該平靜地接受經濟危機的到來。
然而,信用貨幣本位經濟體系中,它的法則並不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而是罪惡可以無成本的被赦免。那就是要刺激經濟,燙平經濟周期。現代社會中的廢除死刑,破產保護,經濟刺激,白左思潮,這些都是信用貨幣本位經濟體系下的去罪化倫理。從道德倫理,到商業倫理,都是如此。不僅要去罪化,而且還要把罪惡崇高化。崇高的是罪惡,邪惡的是正義。
關於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我們已經了解了。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經濟陷入了停滯,應該怎麼辦呢?在一個經濟周期的末期,讓舊周期直接切換到新周期,燙平經濟周期是可能的嗎?讓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和現在社會,都是怎麼做的,以及到底有沒有效果。
二、經濟停滯的情況下,如何燙平經濟周期?
在土地本位時期,第一次比較大的燙平經濟周期操作,是商鞅變法。因為之前爵位世襲的井田制,造成了階級固化。要結束這個舊周期,開啟一個新的周期,就需要進行改革。這個改革,就是廢井田開阡陌,以及耕戰制度來打破爵位世襲制。
對秦國而言,商鞅的這次土改,的確起到了燙平經濟周期的作用。這也是秦國得以崛起,吞併六國的制度優勢。因為其他國家,還都在舊周期裡面混吃等死,經濟陷入了停滯狀態。之前的分封土地國有井田制,因為諸侯和卿大夫做大,中央連稅收都收不上來,對土地徹底失去控制權,實際上已經淪為了大包乾式的土地私有制,而且土地兼併現象非常嚴重,分封制的舊周期已經結束了。
而商鞅變法,最重要的政策,就是進行了土地革命。在商鞅的設計中,井田制變成了授田制和爰田制的結合。授田制,是把貴族架空,施行土地所有權國有,農民擁有經營權,也就是土地承包。而爰田制,則是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多少年一動地。幾年之後,土地重新上交中央,中央再按人頭重新分配土地。我們現行的土地制度,和商鞅變法幾乎是一樣的。
後來董仲舒說是商鞅變法,才開始了土地私有,可以買賣土地,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秦律裡面並不允許土地私有,也不允許土地買賣。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是漢朝才在國家層面確立的。秦朝之前,也存在土地兼併,但是國家並沒有在法律上確立土地私有權和土地交易合法。
秦朝六國殘餘勢力的大反撲,實際上是擁護土地私有的既得利益者,和土地國有制度之間的鬥爭。隨着秦朝的滅亡,土地私有制度,終於在漢朝得以正式確立。這就給後來的土地兼併,提供了法理上的制度環境和條件。於是西漢時期,經濟周期被迅速縮短,才兩百年左右就完成了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嚴重,經濟無法再增長了,陷入了停滯狀態,上一個經濟周期走到了尾聲。為了燙平經濟周期,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叫王莽。他決定恢復土地國有制度,也就是秦朝之前的王田制。結果王莽失 敗了,為舊周期續命的努力也流產了。於是,中國的經濟,進入了新周期。從西漢,走向了東漢。
因為土地革命沒有完成,東漢經濟走向了大地主控制土地的莊園制經濟。而且大地主和地方州牧互相勾結,這導致了後面更嚴重的土地兼併,導致了可怕的士族門閥現象。東漢這個經濟周期也結束了。怎麼破解舊周期,走進新周期呢?魏晉時期弄出來一個九品中正制,結果適得其反,利益固化,而且還走向了實質性的世襲。經濟周期,越縮越短。到了隋唐,又進行了科舉制改革,這些都是為了拉長經濟周期。在延長經濟周期上面,科舉制,和隋唐時期的均田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土地本位經濟體系,要想燙平經濟周期,主要的方法和模式就是這些。
到了金銀本位時期,資本兼併,取代了土地兼併,成為經濟周期的主導因素。要燙平經濟周期,要解決的問題,就從打擊土地兼併,變成了打擊資本兼併。
嚴重的資本兼併,導致了全球性的嚴重的經濟危機。怎麼解決金銀本位時期的經濟危機問題,這個期間,出現了三個主要的思潮。自 由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和國家社會主義,也就是納粹思想。自 由主義思想,對應的是大地主土地自 由兼併模式。所謂的自 由主義,本質上就是地主主義,一點都不神秘,也一點都不高級,區別就是把土地換成了資本。社會主義思想,對應的是土地國有的王田制,主張資本國有化。納粹呢,則是一種變種了的新耕戰體系,它既不是王田制,也不是地主制。
自 由主義,是把資本兼併導向失控。社會主義和納粹主義,則是主張遏制資本兼併。基本思想,就是打資本家,分金銀。和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打土豪分田地一模一樣。可見,近現代所有的思潮,基本上都是在從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找範式找答案。
這三種思想互相競爭,後來大地主主義的現代版本,也就是自 由主義,又一次笑到了最後。於是呢,整個世界就這麼反覆不停的頻繁爆發經濟危機。因為自 由主義只會加速資本兼併,所以它是經濟周期天然的加速器,而不是經濟危機的解決之道。大地主主導經濟,這種庸俗透頂的模式,讓整個世界都跟三國演義一樣,打的不可開交。這是經濟周期結束,既沒有被切換到新周期,也沒有自己治好經濟積弊,所必然導致的經濟腐爛。三國時期的大亂世,和近代的世界大戰都是如此。
土地本位時期的大地主,在金銀本位時代,搖身一變,從地主變成了資本家。和這些地主所宣揚的庸俗的自 由主義一樣庸俗的思想,還有他們所推崇的民主。敲黑板一次,資本家們所講的民主,本質是地主當家,君主和佃農們都得聽他們的。根本不是什麼佃農當家奴隸當家。從經濟體系上看,無論是自 由思想,還是民主思想,都渾身散發着腐爛的惡臭的地主味道,它們極其庸俗。
後來信奉自 由主義的這些當代資本化的大地主,他們互相打怕了,就從金銀本位中逃了出來,走向了信用貨幣本位的經濟體系。美元時代到來了。新形式的經濟周期出現了。
三、信用貨幣體系下的經濟周期律
在金銀本位時期,要想獲得金銀,不外乎三種渠道。一個是挖礦,第二是賣東西賺金銀,三是靠借金銀給別人賺利息。因為金銀相對於商品,總是傾向於稀缺,所以人們天然的喜歡把金銀藏起來。
而在信用貨幣本位時期,貨幣的鑄造,不僅不需要挖礦,也不再稀缺,而且還變成了零成本。因為信用貨幣,相對於商品,總是天然的過剩,人們總是傾向於持有資產,而不是傾向於持有貨幣。而發行貨幣的機構,央行們,則總是傾向於製造出來更多的貨幣,追求更多的信貸擴張和利息。先憑空製造出來購買力,有了購買力,市場上就會有需求,有了需求,就會有供給,有了供給就會有產能擴張和就業增長,這就是現代語境下的經濟增長。
信用貨幣本位體系下的經濟周期,通常有三個階段的臨界點。第一個臨界點是儲蓄被消滅光。第二個臨界點是償債能力被消滅光。第三個臨界點,是一種世界貨幣的信用被消滅光,直到被另一種新貨幣取代。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過渡。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個基本判斷。
信用貨幣本位,自然而然的走向了金銀本位的反面。金銀本位,必然的會走向極端的通縮,和貨幣的極端昂貴。而信用貨幣本位,則必然的會走向極端的通脹,和貨幣的極端廉價,以及商品的極端昂貴。
金銀的極端昂貴,逼近極限的時候,就是惡性通縮大蕭條,無論生產什麼都會跌價,都會虧錢。企業破產,人們失業,社會大亂。
信用貨幣的極端廉價,逼近極限的時候,就是惡性通脹和債務危機。因為東西太貴了,人們什麼都買不起的時候,他們就更沒有能力償還債務。
這時候經濟還是不行,應該怎麼辦呢?有人靈機一動說,我要燙平經濟周期,通過宏觀調控來刺激經濟發展。宏觀調控,主要有兩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財政手段,另一方面是貨幣手段。減稅,政府部門擴張債務,擴大政府開支,這是財政手段。降息降准,或者通過其他貨幣手段,增加貨幣投放量,這些都是貨幣手段。基本的宗旨就是,繼續擴大信貸規模。讓更多的人,借更多的錢,經濟才能繼續發展。才能實現所謂的燙平經濟周期的目的。
如果通過減稅和擴大政府部門債務,以及貨幣手段,依然無法實現實質上的經濟增長,經濟周期依然沒有被燙平,有陷入衰退的危險。這時候,還有更進一步的手段,那就是給私人部門,也就是企業增加信貸規模,讓能貸款的企業都貸款。私人部門的債務槓桿拉到極限,還是沒辦法,怎麼辦呢?那就是給居民部門加債務槓桿,讓他們貸款買房,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這麼來的。
持續的經濟刺激,導致形成了大量的庫存,和大量的債務。要去掉庫存,大甩賣只會引發存量博弈的跟風拋售砸盤,所以真正能去掉庫存的,就是漲價去庫存。而漲價去庫存,則又把大家的購買力都消耗掉了,還放大了債務規模。債務擴大的太厲害,到期了還不上怎麼辦呢,只能進行債務重組,債務展期。或者乾脆發行永續債。
政府部門,私人部門,居民部門,債務槓桿都加滿了,經濟周期還是沒有燙平,依然還是有滑向衰退的危險。怎麼辦呢?不用急,接下還可以進行量化寬鬆,開始直升機sa錢模式。這種貨幣主義理論認為,只要市面上的錢多了,錢就會自動的製造需求和供給。
但實際上呢,這些所謂燙平經濟周期的操作,都是適得其反的。因為越刺激經濟,增加越多的債務,投放更多的貨幣,只會導致貨幣越廉價,東西越來越貴。東西越來越貴,大家的購買力枯竭的越快,東西越來越買不起,總需求萎縮的越快。即便能夠借到錢的人,無論你借多少錢,東西的漲價,都比你的融資能力更快,這樣的人,也會被信貸泡沫所吞噬。
我們前面說了,在金銀本位時代,當大家無論做什麼,都追不上金銀的漲價時,這就迎來了大蕭條,經濟運行就崩潰了。反過來也是這樣,當大家無論做什麼,都追不上物價的上漲時,經濟運行同樣也會崩潰,這就迎來了貨幣大爆炸。這個和大蕭條相反的東西,我們就給它起個名字叫貨幣大爆炸吧。
這一連串的自以為很機智的操作,經濟周期燙平了嗎?並沒有。不僅沒有燙平,而且還製造出來了更大的麻煩。因為本來是一顆常規炸彈的爆炸,隨着債務的無限堆積,就會變成核彈爆炸。
我們距離美元本位時代,貨幣大爆炸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了。而且這個核彈的爆炸當量,還在往上持續增加。因為負利率來了。
四、致命的負利率
自從進入美元本位時代以來,怎麼讓經濟可持續發展,怎麼追求到一種經濟均衡狀態,怎麼燙平經濟周期。先後出現了三種弱智經濟學思想。一個是凱恩斯主義,一個是奧地利學派,還有一個是貨幣主義學派。
凱恩斯主義認為,如果經濟停滯了,信貸停止增長了,應該擴張政府債務規模來刺激經濟。凱恩斯主義很簡單,就是大家都借不起錢了,讓政府出面來借錢,這樣信貸就能繼續擴張了,經濟就又能重新增長了。這種思想並沒有遏制兼併,還加劇了資本兼併,所以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只是把政府變成了資本家進行資本兼併的道具。兼併更多資本,還能把債務留給政府。
和凱恩斯主義相比,奧地利學派顯得更加弱智一些。奧地利學派的代表,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智障哈耶克。奧派經濟學家,不能理解人和人之間的競爭是天然的,兼併的發生也是天然的。他們認為,只要自 由放任大家的經濟活動,那麼經濟周期會自行燙平。打個比方來說,地主張三和佃農李四打麻將,李四輸光了,凱恩斯主義會認為,這時候應該是麻將館老闆出面,找張三借錢,讓李四幹活,給李四錢,這樣李四就又能繼續輸錢給張三了。
奧地利學派認為呢,地主張三,之所以能贏光李四的錢,是麻將館老闆抽頭子導致的。如果麻將館老闆放棄抽頭子,那麼地主張三,就可以一直贏佃農李四的錢,而且能一直贏下去,直到地老天荒。不抽頭子,就是要減稅。之前凱恩斯主義的一通操作,擴張出來的那點信貸又窒息了。怎麼辦?只能靠減稅,再釋放一些貨幣出去。後來的供給學派,也是這個思路。
比凱恩斯主義和奧地利學派更弱智的,是貨幣主義學派。凱恩斯主義是通過擴張政府債務,來增加信貸,從而刺激經濟發展。奧地利學派,主要思路是通過減稅來增加市場貨幣供給。而貨幣主義學派,則是主張,讓央行控制貨幣的成本,也就是利率,來控制信貸的擴張。那就是一直降息下去。把利息降到零為止。
貨幣主義的具體套路是怎樣的呢?第一步,先濫發貨幣,製造出來通貨膨脹,掠奪社會財富。第二步,貨幣供給增加了,市場上就會產生通脹,然後統計出來一個通貨膨脹率。這個通脹率通常是正的,因為錢多了,商品肯定要漲價的。第三步,實施通脹目標控制,如果這個通脹率是4%,就可以把名義利率設置為2%。如果通脹率是2%,就可以把名義利率設為1%。以此類推。第四步,如果通脹率下降,說明大家購買力不行,就降低利率,讓市場上再投放更多的貨幣,再進行刺激。
利率的下降說明什麼呢?說明信貸在收縮,因為貸款的人少了,所以要通過降低貨幣成本,來擴張信貸。如果利率一直下降,說明信貸一直在收縮。反之,如果利率上升,說明大家都爭着借錢,錢就貴了,說明經濟在增長。
利率降到零,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信貸擴張停止了。——不要利息,白借給別人錢別人都不要。更說明,借了錢在市場上找不到能賺錢的機會。
如果利率為負,又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信貸在不可抑制的收縮。——倒貼利息給別人,別人都不借錢。也說明市場上,連保持本金安全的投資機會都比較缺乏。
這些零成本,甚至負成本拿到錢的貸款人,因為市場上連投資收益率大於零的機會都很少,他們就只能把貸款拿到的錢,很大一部分去買避險資產,去買美國債券和德國債券。結果就造成,這些可怕的負收益率的債券就出現了,目前市場上負收益率的債券已經達到了總量的三分之一。這是個非常致命的信號。它表明,有三分之一的機構認為,市場上不存在投資回報率大於零的投資機會。既然市場上缺乏投資收益率大於零的投資機會,這些錢都去了哪裡呢?答案是,它們都進入了資本市場進行空轉。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預期近期會發生經濟危機,就會拋售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避險。正常情況下,長期國債的收益率高於短期國債。而當人們拋售短期國債,就會導致對短期國債需求的下降,買的人少,債券收益率就會上升。而對長期國債的需求上升,買的人多,收益率就低,以至於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要低於兩年期國債收益率。這就是國債收益率倒掛現象。這個現象所表明的信號,就是經濟衰退的風險。
川建國羨慕其他國家能實行負利率,還敦促美聯儲實行負利率,這只能說明他對貨幣和經濟的無知。他根本不理解,負利率意味着什麼。
看吧,刺激經濟發展,企圖燙平經濟周期,挖空心思的進行信貸擴張,結果弄了這麼一大通,小病治成了大病,大病治成了送命。信貸非但無法可持續擴張,而且還走向了失控的信貸收縮。
五、衰退,衰退,最後的貨幣大爆炸和鑄幣權轉移
在信用貨幣本位的語境下,就像信貸增長,可以認為等於經濟增長一樣。信貸收縮,和經濟衰退,也可以認為是同義詞。無法阻擋的衰退,就要到來了。所有燙平經濟周期的努力,現在回頭看起來,就像一場好笑的笑話。想逃避經濟周期更替的到來,一切努力也都是徒勞。該來的還是要來了。
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了解,土地本位時期的經濟周期更替,就是改朝換代,體現為王權的轉移。金銀本位時期的經濟周期更替,並不必然伴隨着政權的更迭,而是體現為金權的轉移。信用貨幣時代的經濟周期更替,則是伴隨着鑄幣權的轉移。
也就是說,要根治信用貨幣本位時期的經濟危機,最終極的方法,就是廢棄當前的世界貨幣,換一種新的世界貨幣。
我們再重複一下本文前面的一段話:
信用貨幣本位體系下的經濟周期,通常有三個階段的臨界點。第一個臨界點是儲蓄被消滅光。第二個臨界點是償債能力被消滅光。第三個臨界點,是一種世界貨幣的信用被消滅光,直到被另一種新貨幣取代。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就是從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過渡。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個基本判斷。
我們將親眼目睹,一種作為世界貨幣的信用貨幣的死亡。這個死亡過程,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信貸的收縮。第二個階段,信貸的收縮,引發價格下跌,擊穿資產價格的安全臨界點,從而引發資本市場的大爆炸。第三個階段,發生鑄幣權的大轉移。信用貨幣本位經濟體系,完成周期更替,廢除舊貨幣,啟用新貨幣。
新的貨幣是什麼樣的呢?目前在美元死亡之前,美國人已經開始新的鑄幣活動了。那就是數字貨幣。美國人認為,數字貨幣,能夠克服信用貨幣本位的缺點,認為那是一種電子黃金,又一頭扎進了變相金本位的懷抱。這是非常好笑的一個方案,註定不可能有出路。不管是比特幣,還是天秤幣,都不可能有出路。因為金本位和銀本位,都是早已被歷史證明有重大缺陷的貨幣體系。只會走向無限通貨緊縮,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而且,比特幣和天秤幣的缺陷比金銀更大,金銀貨幣是天然稀缺。而數字貨幣的加密算法本身,並不是什麼稀缺物。誰都可以通過加密算法來鑄幣,誰都能挖礦,等於是遍地都是電子黃金。這是一種價值為負的信用垃圾。沒有用而且還費電,所以價值為負。
未來的貨幣體系,要想能解決根本問題,能主導未來的幾百年。起碼要有五種新的能力。首先,能克服信用稀缺性問題。其次,能克服信用廉價的問題。第三,能真正的穩定物價,能真實的反映經濟增長,既不通縮也不會通脹。做到商品與貨幣始終輕重適當。第四,能克服資本兼併的問題,要避免觸發經濟周期律,否則它就很難被燙平。第五,為全球化提供一套真正有信用的世界信用體系。這可能也是中國即將推出的數字貨幣的方向。
如果解決不了這幾個主要問題,那麼人類的未來,依然還會持續不斷地面臨,被經濟周期反覆蹂躪。並且,所有企圖燙平經濟周期的努力,都會被歷史無情的嘲弄。最後友情提醒一下,貨幣大爆炸馬上就要到來了,持有美元資產的人,趕緊拋售吧,這是最後的逃命機會了。
學宮網站:www.zdaox.com
————————————————————————
覺得作者沒有抓到重點。
經濟危機的本質就是勞動生產的權力被資本家或者地主壟斷, 而作為百姓代言人的國家失去了經濟調節和控制能力。 勞動組織權私有必然導致利潤之上,
利潤來自老百姓, 如果老百姓沒錢,你到哪裡找利潤? 沒有利潤,資本為什麼組織生產? 這就導致經濟沒人組織了。 中國地主權力膨脹的原理其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