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題目看起來有點搞笑,寫作是文科大學生的拿手好戲,對不?但事實就是如此,很多來自中國的學生對需要寫作的作業或考試感覺無從着手。
而這裡的大學教師們說起中國學生來,比較一致的評論也就是不會寫作。
是語言的問題嗎?不全是。中國學生得以在歐洲的高校入學,語言水平是經過考試的。不過,講一口流利的語言不等於會寫一手好文章,很多中國學生來到歐洲才知道書寫語言與口語的差別,時態和語態的關聯不適當可以直接引起誤解。
是方法的問題嗎?回答是肯定的。中國學生對老師給出的題目常常覺得一頭霧水,不會破題,不會用邏輯推理來把主題層層展開,不會引經據典陳述理念,也不會順理成章找到結論。有些教漢學的老師都覺得奇怪,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八股文這種思路嚴謹和結構完整的寫作風格,怎麼當代的學生把老祖宗都忘得一乾二淨?與此相反,歐洲學生在中學時代就掌握了論說文體的寫作技巧,即使學生的水平可以參差不齊,但每個人都能運用現成的框架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是知識的問題嗎?當然這裡大有講究。從希臘神話到中世紀歷史,許多知識也是在中小學教育過程中獲得的。中國的基礎教育與國際社會不接軌的弊端由此可見一斑。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的學生都知道最後的晚餐上有13位吃客,阿喀琉斯的弱點是他的腳髁,而中國學生往往對這些路人皆知的國際典故毫無所知。
是思維模式的問題嗎?中國學生喜歡在藝術評論里侈談意境和情感,卻對作品中的基本元素不作分析。音樂評論不談和聲和對位,繪畫欣賞不說線條,色彩和透視效果,所謂的意境和情感就是空中樓閣,與作品的特性根本無關的。
文科學生不會寫作,這個問題非同小可,但多少人對此做過認真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