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3)
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篇第二)
(語體文: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的時候能夠立足於社會,四十歲的時候做到不糊塗,五十歲的時候認識了天命,六十歲的時候聽到什麼話都能保持鎮靜,七十歲的時候隨心所欲,卻不逾越規矩。)
只有足夠聰明,我們才能發現這樣的規律:如果說“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和“從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人生重大的成功,則取得了作為人生第一次重大成功的“立”之後,前後兩次重大成功的間隔都是十年: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是十年;從“四十而不惑”到“五十而知天命”也是十年;從“五十而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順”,還是十年;從“六十而耳順”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仍然是十年。
因為找到了規律,我們能夠產生這樣的想象:“孔子”“志於學”的時候,應該是“二十”歲,這樣一來,孔子或許可以少做五年的無用功。
因為找到了規律,我們還能夠產生預測的衝動,做出這樣的預測:孔子取得下一個人生重大成功,應該是在他“八十”歲的時候。
“找規律”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2、“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篇第二)
(語體文: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違背。”樊遲為孔子駕車,孔子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不違背’。”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孔子答:“父母活着,就按照禮去侍奉,死了,按照禮去安葬,按照禮去祭祀。”)
要想傳播知識,我們首先必須有某種知識,孔子現在擁有的知識是:孝就是一個人對待父母能做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另一方面,要想傳播知識,我們還必須找到合適的傳播對象——“孟懿子(孟孫)”太笨,居然聽不出“無違”是半截子的話,不知道追問孔子不應該違背的是什麼;合適的傳播對象是“樊遲”,因為這個樊遲有求知慾,想知道孔子所說的“無違”到底指的是什麼。
“傳播知識”受到了隱秘的肯定。
孟懿子對孔子無頭無腦的答語“無違”,竟然無動於衷,這或許是這段話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另外,孔子對樊遲的答語有淋漓痛快的意味——總算把想說的話全給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