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院士=社會和科學的公害嗎? |
送交者: 美國華人 2005年12月20日22:15: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身為院士的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在“院士圓桌會議”上,建議取消現行的院士制度。周光召鮮明地說:“我一直都不贊成院士制度。” 人們不禁會問:中國的院士怎麼啦? 在西方社會,有一種說法十分流行,那就是:“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憑心而論,在中國更多的有識之士認為中國的院士不僅不是中國社會的良心,反而成了社會的公害。幾十年來,中國的院士們為了一己私利,或利用官本位制度壓制自由學術爭論,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創新;或對政治和金錢趨炎附勢,完全喪失了做為科學學人本應擁有的科學良心和公共道德,到處招搖,欺騙公眾,欺騙社會。由於他們的特殊地位,以及社會對他們的盲目信任和尊重,使得中國的院士們對阻礙學術創新、對社會危害已經發展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 一 畝產萬斤與餓殍遍野 早在“大躍進” 時代的1958年,中國的學部委員錢學森就在報紙上鼓吹“畝產萬斤” 。在一篇文章的開頭,他引用了一首民謠:“前年賣糧用籮挑,去年賣糧用船搖。今年汽車裝不下,明年火車還嫌小”。當時河南有的地方先後“創造”了畝產兩千多斤和3530斤糧食的紀錄,於是錢委員自問自答道:“土地所能給人們糧食的產量碰頂了嗎?科學的計算告訴我們,還遠得很!”他說,太陽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畝產就可能達到“兩千多斤的20多倍!”(錢學森: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一年後,他的計算又使畝產潛力精確為5.85萬斤。他的文章和終於捧昏了毛-澤-東對科學一竅不通的頭腦,還天真地擔心起“糧食多了可怎麼辦呀” 這個問題,使他革命的浪漫情懷造成了餓殍贏野的慘劇。 錢學森先生是五十年代回國的中國知識分子,在下從不懷疑錢先生回國的初衷不外是報效祖國。可問題是,那麼像他這樣有相當科學素養的人為什麼會犯下那麼低級的錯誤、做出這種今天看來如此愚蠢的舉動呢?在下看來,在美國受到麥卡錫反共狂潮的迫害,回國後又耳聞目睹反右運動的殘酷激烈,這些對錢先生不可能毫無影響。他這時作出的最佳選擇就是政治投機。當他把個人的利益、集團的利益放在了人民的利益、社會的利益之之上時,這一個科學院士本該具有的社會良心也就蕩然無存。客觀地說,若不是他披着一張院士和"著名科學家"的畫皮, 他那“前年賣糧用蘿挑” 猛升到“今年汽車裝不下”的戲詞別說騙不了善於搞調查研究的紅太陽, 即使是五穀不分的公子哥,或是就讀五年級的小學生也不會輕易地給他那麼給蒙了吧?! 二 “基因皇后”裙下的中國院士 2000 年8月2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基因組北方中心主任強伯勤代表國家在北京長城飯店接受了被中國媒體譽為“基因皇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陳曉寧教授的捐贈。同一天,陳曉寧被中國政府聘請為國家基因組北方中心分子細胞遺傳實驗室主任及教授。(《北京晚報》2000年8月28日)。據說,陳曉寧的捐贈是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價值尚無法估量的人類基因克隆庫。此前,中國各大媒體都用大量篇幅介紹了這個陳曉寧。據《北京青年報》的文章:“昨晚10:30,當剛從美國歸來的陳曉寧教授小心翼翼地將一片片活體基因板放入零下86度的冰箱中時,標誌着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掌握最頂級基因技術的又一個國家。”。北京電視台在7月8日和7月15日的《中國人才報道》節目就說:“據有關人士粗略估算,她(陳曉寧)現在的身價價值5億元之多。”這些“有關人士”就包括中國的著名教授和院士。 可在美國的中國人從來沒有聽說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還有這麼一個華人“基因皇后”,於是大家動了好奇之心,通過電話和採訪揭出了中國科學史上空前的大騙局。其實這個“基因皇后”只是美國一個大學的一個普通實驗技術人員而已,她帶回去的這個所謂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價值尚無法估量的基因庫”實際上花個幾千美元就可以隨便在美國市場上買到的商業產品,美國政府寧可禁止電腦上早已過時了的386芯片到中國(今天的電腦用的都是686以上了),也不禁止她拿這個產品到中國,可想它的價值倒底如何!陳曉寧只所以肯破費這幾千美元和她的“合伙人”搞出這場鬧劇的真實目的是要為自己的公司造勢,以便進入香港的股票市場。 再讓我們看看當這場鬧劇在中國的報紙和電視上隆重上演之際,中國的院士們都幹什麼去了?可憐的成千上萬的中國農民和打工妹用他們辛苦的勞動養活了上千名院士,但當科學騙子大肆欺騙之時,卻要靠旅居國外的華人來揭穿騙局,這是為什麼?!如果你認為中國的院士看不穿這個騙局,那也未免有點太低估他們的學術水平了吧?但更是問題嚴重是他們明明知道這是個騙局,卻選擇了趨炎附勢,甚至充當這些騙子的“托兒”!請看,那個“代表國家”接受“捐贈”的院士強伯勤還擔任陳曉寧的“博寧基因公司” 國內顧問團首席成員,名列第二的是另一名院士吳旻。儘管吳旻院士後來否認與“博寧”的關係,但那已經是在醜劇敗露之後好長時間了。 博寧公司國內顧問團的其他成員包括:現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金力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楊煥明教授;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的沈岩博導;北京大學的丘鏡瀅、陳珊珊、戴灼華博導;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方福德、蔡有餘博導,等等。如果沒有海外好事的華人"搗亂",強院士和吳院士可能早就成了百萬富翁,而那些教授、博導們大概早就晉升為院士了。怪不得他們那麼恨海外華人, 就是這幫"吃撐了愛管閒事"的人斷送了多少人的美好前程! 三 震動世界的“核酸營養”騙局 幾乎與“基因皇后”鬧劇前後腳,中國大陸猛然間颳起了“吃基因補基因”的風潮。 不明就裡的老百姓象着了魔似地掏出大把大把的鈔票去購買價格昂貴的各類核酸營養品,其中以“珍奧核酸”最火。2000年 10月,衛生部在青島召開“2000年中老年保健國際學術論壇暨中國保健品國際博覽會”,“珍奧核酸基因營養素”獲得唯一的金獎。2001年1月5日,《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讓生命核酸造福人類----記我國著名基因科學家、大連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崔秀雲教授》。在這篇採訪報道中,這個著名的“基因科學家”竟然得意忘形地把自己“發明”的“生命核酸”吹噓成當年秦始皇到處尋找的“不老仙丹”。 學過大學本科程度生物化學的人都應該知道,人類的食物中含有四大類高分子化合物,它們是:蛋白質、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這些化合物質需要在人的腸胃分解成組成它們的單體或小聚合體,然後才能夠被人類吸收利用。所以,儘管你吃的是蛋白質,但被吸收利用的卻是氨基酸;儘管你吃的是核酸,被吸收利用的卻是核苷或核苷酸, 哪裡有吃核酸長核酸的道理?!。這本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小兒科學問, 小弟學物理那會兒就略知一二, 嘻嘻。 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中國的院士們在“核酸營養” 大戰中都幹了些什麼?自稱“對醫學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老院長盧嘉錫曾在1995年給一本宣揚核酸營養的書寫了一篇序言,“祝願正分子醫學及其分支核酸代謝療法,在中國得到比較健康順利的發展,茁壯成長,迅速開花結果,為人民健康造福”。就是這幾百字的序言被他的兩個學生楊秉淵、王中侃在五、六年後拿出來大肆炒作,在中國報刊上廣泛刊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政則公然在“核酸營養”的研討會和聽證會上公開為“核酸營養”辯護和吹噓---這就是中國院士們的表現。 倒是外國的科學家敢於主持公正。2001年3月1日,《自然》雜誌刊登一篇評論中國科技現狀的文章,提到了中國的“核酸營養”。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正面對 “核酸營養” 提出批評,但已經十分明顯地暗示了對它的不屑,這從文章的題目,“中國的希望與炒作”(China's hopes and hypes),就可以看得出來。[Nature 410, 1 (2001)]。3月6日,諾貝爾獎獲得者沃森發信給新語絲網站,否認核酸有營養功能。另外三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的戴維·巴爾的摩(David Baltimore)、保羅·伯格(Paul Berg),和瑞士的維爾納·阿爾伯(Werner Arber)也先後在不同場合表示核酸沒有營養價值。至此,這場令中國科學家丟人現眼的鬧劇才告結束。 在西方社會,偽科學之所以站不住腳,主要原因就是科學家憑着自己的良心,不為金錢和利益所動,用科學和數據捍衛真理。可看看中國的院士,他們享受着人民給予的至高無上的榮譽,享受着只有極少數高級官員才能夠享受到的待遇,可他們卻不僅不設法報答人民,報答社會。卻屢屢夥同科技騙子為了從中謀利而危害人民,危害社會。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的院士們,你們的良心何在?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廣義信息論的又一重大進展:計算質子中 | |
2004: | 陪伴吳大猷三十餘年的義女吳吟之 | |
2002: | 看到殷的事情,有點難過 | |
2002: | 中國教育界的騾子 | |
2001: | 吳征先生的"形象包裝"底下 | |
2001: | 登載回應後的下一步 ** 五評北京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