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認識間的差距 走訪瑞士公校與私校 |
送交者: bjy 2002年04月24日18:00:4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童慶安 一聽到瑞士的某個私立學校又出了問題,瑞士駐華使館的教育參贊丹尼爾心裡就窩火,這種感覺就像中國的某個駐外使館官員在駐在國聽到中國的負面新聞,而這個負面新聞又可能會引導公眾對中國產生以偏概全的看法後,所產生的極大的不舒服一樣。 確實,丹尼爾應該窩火,一方面,他自己所代表國家的教育水平優良程度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曾培養了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其服務業管理、金融管理等職業教育更是享譽世界,然而,許多中國人對此了解不多。中國人了解比較多的倒是,由於這兩年陸續有極少數瑞士私立教育機構不負責或欺詐的行為在國內被許多媒體的曝光,一些公眾的確是產生了另一種錯覺——就連記者一次在公共汽車上也無意聽到幾個人在議論:去瑞士留學小心些,好多騙子。 沒法計算瑞士教育優良的事實和公眾認識之間的偏差有多大,但差距足以讓一位在華負責教育的瑞士官員有動力找些措施來消除由於不良機構的不良行為給瑞士造成的不良影響。 實際上,在本報前年推出有關瑞士少數私立學校出問題的報道後,記者自己對於瑞士的教育也是了解甚少,直到去年有機會去瑞士參加一次有關活動,才對瑞士的整體教育情況有了一點點感性的認識。 ■公立學校是教育精華 95%對5%,這是瑞士公校和私校的比例。也就是說,瑞士絕大多數的教育機構都是公立的,學生在其中接受教育也主要由國家來承擔費用——不折不扣的福利國家。 “瑞士的主要資產是教育。”《瑞士工商指南》這樣寫到。由於瑞士是聯邦制,教育也是各州州政府的責任。瑞士主要的公立學校由地方政府投資開辦和管理,一般教學水平較好,其中公立大學和兩所聯邦工學院的教學及研究水平是最高的。公立高等學校入學條件高,學生不容易獲得入學資格。在瑞士,只有20%的人能上大學,80%的人主要還是參加各種職業培訓或職業大學。公立學校頒發的文憑一般能得到瑞士政府的認可。 瑞士對教育的投入很大,政府每年撥發的研究基金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7%,和美國差不多。在最新公布的歐洲科技研究水平最高的城市中,瑞士的日內瓦和洛桑並列第三位,僅次於英國的劍橋和牛津,蘇黎世排在第六位。 瑞士公立大學的學費並不貴,蘇黎世大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每學期只要400美元(約3300元人民幣),但在瑞士生活是相當貴的,每月至少需要1000美元。與鄰國法國相比,瑞士有些消費品的價格比法國要高出1倍或更多,與記者同行的幾個中央媒體駐日內瓦的記者都說,由於日內瓦位於瑞士與法國的邊境,平時他們都開着車到法國去買菜。所以如果不是家境殷實,到瑞士來留學的中國人就要好好考慮一下。 ■私校在瑞士教育里比重不大 許多想出國學習的中國人了解較多的是在瑞士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在瑞士教育體系裡只占5%。私校的學費相對較高,相對而言入學門檻低。為了生存和發展,私立學校需要做大量的市場宣傳活動,向國外輸出教育。當然,私立學校並不意味着質量就一定比公立學校差,相反,一些私立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的嚴謹和細緻確實讓我們這些參觀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本質上是一所私立學校,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酒店管理學校。來這個學校學習的國際學生托福的成績要在550分以上,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後有很多的機會成為各種飯店高層管理人員。在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記者除了看到學員們在課堂里學習有關管理的理論課程,也看到他們還要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課堂和廚房裡研究一道菜的搭配,實地練習刀叉在餐桌前的擺放,客房的床鋪整理,有時還演練一次中型聚會的從規劃到實施的全過程。這樣一練就是四年。有理論更有紮實的實踐,瑞士許多酒店學校的學員非常受用人單位歡迎。 “花兩萬元學習交換名片。”這種事情在一般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在瑞士,確實有些私立學校就是這樣的昂貴地提供着精緻教育。我們參觀了一個女子禮儀學校,這個學校的女生3個月的學費是2萬元至3萬元人民幣,學習的東西是許多人看來根本不用那麼費勁學的諸如遞名片、用餐禮儀、插花藝術等事情,而這家學校的學員每年有120多人——這或許也反映了瑞士民族的一個特徵: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民族,不管事情大小,他們都會放低姿態,認真地投入、研究和學習,長此以往,難怪這個國家的職業教育方面出類拔萃。 ■私校出問題的三大原因 當然,私立的學校良莠不齊。以中國為例,一些瑞士私立學校在中國招生時做誇大甚至欺騙性宣傳,學員去了以後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的學校在辦學的中途,發生學校破產或校長捲款逃走事件、學生流落街頭等。發生這樣的事情有以下原因。 首先,辦學門檻低。在瑞士辦學可不像在中國那樣有非常高的門檻,辦學基本就是開個公司,私立的學校可以隨意發“文憑”,但如果沒有多年的教學經驗積澱和良好的校友關係網,有的學校發的文憑除了這張文憑本身紙的價格之外,就沒有其他價值了。既然“起”的容易,倒下也容易,在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就可以隨時破產。 其次,管理體系的中西差別。瑞士的私立學校“獨立於政府之外”。“獨立於政府之外”是有含義的,即在法律範圍內,政府不承認這些學校,也沒有義務管理私立學校。此點和中國人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在中國,不管是哪一級教育組織出了問題,家長、學生都可能會找到教育部、地方教委或工商局這樣代表政府權力的機構去尋找解決辦法。 瑞士政府視私立學校如企業,學生也如同消費者,學生要自己判斷學校好壞,如感到學校不好,就退學;如感到受欺騙,就去法院起訴。如果不起訴,政府和法院都無能為力。這一點又和中國人的思路不同,中國人出國留學非同小可,哪能像買雙鞋一樣說退就退?打官司吧,法律的費用高昂,人生地不熟,即便成功,也可能意味着下一年的簽證就沒有着落了,花了大筆的銀子出國也就血本無歸。因此,有些時候即使發生了被騙的事件,最終許多人也選擇了忍氣吞聲。 第三,學員的因素。實際上一些學校採用欺騙的方式來招生實際上已經違反了法律,但仍然還能繼續“辦學”,這裡面就有學員的因素了。有的人留學動機不純,想以瑞士為跳板,或只為出國,甘願被騙。 ■選擇學校要擦亮雙眼 瑞士的酒店管理學校全球聞名,但對中國留學生來講,發生問題最多的也是酒店管理學校。瑞士現共有30多家酒店管理學校,為了維護聲譽,一所酒店學校協會(ASEH)1985年在一家酒店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凡是加入協會的成員,一般教學質量都有保證。該協會已經吸收了13家學校,有興趣了解該協會成員的讀者可登錄以下網址:www.aseh.ch.了解更多信息。 不過,瑞士駐華使館的教育參贊丹尼爾也強調,這並不意味着不在此協會的酒店學校就一定不好。在瑞士期間,記者也參觀了一家不在此協會裡的酒店學校,叫IHTTI,該學校從硬件到學員,和記者所參觀的ASEH的成員學校差不多。而且,這家學校的校長給了記者一本厚厚的該校的校友錄,說:“學校聲譽如何,一個重要的辦法是你可以通過我們的校友調查。”話語間充滿自信。 除了通過校友調查學校資信外,在選校時,還有一些其他建議可以採用,如,外語一定要達到赴瑞士留學所要求的水平, 如果某一所學校幾乎沒有提出任何入學要求,如英語、法語語言水平的要求,就千萬要小心; 要謹慎對待中介組織和代理,最好親自與學校聯繫; 避免選擇那些只有來自一個國家的留學生的“國際學校”,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就是要避免中國留學生占絕大多數的學校;問清楚在學生沒有修讀完全部課程的情況下,學校如何退還學費等等。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