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質量也會過剩嗎? |
送交者: 陳玉琨 2002年04月24日18:00:4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教育質量也會過剩嗎? 片面追求“教育質量”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文/陳玉琨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凡是對我國基礎教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同意這一觀點。但是如果有人提出我國基礎教育質量過剩,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不少人認為:知識是理性之源,為善之本,因而,知識不會過剩,教育質量當然越高越好。我認為:這些認識存在很多誤區,很有必要作深入的分析。 “質量過剩”的教育並不是高質量的教育 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理論都告訴我們:教育質量是可以分析,或者說,是可以分解的。按教育目標分類的最一般理論,人的發展可以分解為三大領域: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每一領域又可分為多個層次。比如,認知的發展就有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 人生有涯,知識無限。以有限的精力去獲取無限的知識,是沒有可能的。況且,人除了認知的發展以外,還有情感和動作技能的問題。在認知領域中,除了知識以外還有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能力的發展問題。知識固然是其他各方面發展的基礎,但是,知識的積累並不意味其他方面必然的提高。其實,從知識開始進而發展到形成領會、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這樣的高級智慧技能比掌握知識更為困難。 現實的情況是學校往往偏於學生一個方面提高,失缺對學生另一方面發展的考慮。最近我們考察了上海周邊地區的一些學校,發現這些學校的學生每天在校的讀書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而其中大量的時間都用在對各科知識的反覆記誦上。學校認為,這有助於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上,學校可能達到了目的,但是,這些學校的領導忽視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只重知識的結果最終必然導致對思維能力和情感發展的忽視。何況,掌握了一大堆知識而缺乏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的知識價值是極其有限的。學生“知識過剩”,在實踐中是與“思維能力”、“人文精神”的不足聯繫在一起的。在這一意義上,“質量過剩”的教育並不是高質量的教育。 超出學生實際需要的質量當然是過剩的 教育質量是以“需要”為指向的。教育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人的興趣、愛好的差異性,更重要的是學生未來生活、職業生涯的差異性決定:同樣的知識對不同的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超過他們的實際需要,而又對他們的思維、情感的發展未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的話,這樣的知識與技能的價值是可以懷疑的,這個質量當然是過剩的。 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輟學率一直居高不下,這種情況的存在和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根本無助於他們生存與發展的實際需要有重要聯繫。在這一意義上,解決“讀書無用論”,從學校來說就是要儘可能避免讓學生讀不能解決他們實際需要的“無用”的書。 大量無用知識的學習是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教育質量的獲得是需要代價的。很多人以為,教育是無須代價的,至少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是不需要代價的。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對學生而言,學費只是教育代價中的極小一部分,人的發展最大的代價是生命的消耗。如今,我們不少學校、不少教師把一大堆今天學生不會用,明天不可能用,將來不需要用的知識塞給學生。無用知識的學習就是“過剩的學習”。 當然,占有知識的代價是因人而異的。當學習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吻合時,學習可能是種享受;當學習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違背時,學習可能是種沉重的負擔。大量的無用知識的學習是造成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 實踐中人們發現,很可悲的是,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加給學生的竟然是那些最關心、最疼愛學生的父母和教師。因為他們相信,只有多學點知識,他們的孩子才會有美好的前途。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善良的願望,他們幾乎用盡了一切手段,把越來越重的課業負擔加給他們的孩子。 然而,事實與人們善良的願望並不一致。事實表明:知識使用價值對主體的依賴性決定了過剩學習的無效。學以致用是,只有當知識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時,知識對掌握者來說才是有用的,或者說,是“物有所值”的。反之,當知識不能在生活中發揮作用時,知識對掌握者來說是無用的,或者說,是“物非所值”的。 教育質量過剩與教育質量不足並存是當前我國教育最具普遍性的現象。“教育質量過剩”前面我們已經作了分析。與此同時,我們的教育質量又是嚴重不足的,這主要是學習能力與思維發展的不足。(作者為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