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在美國當教授十五年-談美國學生的兩極
送交者: 若蘭 2006年01月26日15:44:4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八年前的五月三十日是值得派對的日子。經過六年的努力,我終於成為紐約州立大學的終身教授。

派對就在我家客廳舉行。數學系的各位教授和專業職員,以及其他學術上,工作中的同事朋友,十幾個人濟濟一堂,高談闊論。杯觥交錯間,系主任,紐約州立大學傑出教授,南韓人李教授說:“蘭,別以為拿了終身教職(TENURE)就到頭了,以後的工作還艱巨得很。這六年,系裡對你是呵護有加,拿了TENURE後,教學上就要擔重任了,我們畢竟是以教書為主的學校。”

他說的是實話。這所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古西堡學院,座落在紐約長島西部,是一所四年制的學院。在州立大學的構架中,它位於第二層。第一層是州立大學的四個擁有博士研究院的大學中心;第二層是十三個四年制的學院,第三層是三十個兩年制的社區學院,然後是八個技術學院。數學系體諒我剛從長青藤名校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畢業,在美國四年一直呆在象牙塔里,六年來一直讓我教數學和科學專業高年級的課。經過其他教授二、三年的調教,這些學生至少在學習態度和品行上還說得過去。但公立四年制學院的學生與長青藤名校的學生在素質上的反差之大,令我吃驚不已,無所適從。一次,一個計算機專業高年級學生抱怨:“趙博士把題出錯了!”那題是這樣的:“一個班有五十個學生,28人學數學,30人學歷史。這個班至少有多少學生學習數學和歷史?”他理直氣壯地質問:“一共只有50個學生,怎麼可能28人學數學,30人學歷史?”這本來是中學生的題,古西堡學院的學生們無知的自信真是讓我膛目結舌。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評語真是慘不忍睹。

學院評價教授三個標準:教學(Teaching),科研(Research),校務及社會參與(Service)。非終身教職的教授們每二年被鑑定一次。學院鑑定委員會成員來自各系,鑑定會從來是各派政治力量大較量的場所。尤其到評定終身教職時,終身教授是學校的脊梁,誰去誰留,關繫到學院長期的風格和方向,每個評委都會嚴陣以待,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我經歷了第一次二年鑑定後,真是從長青藤名校的象牙塔里,結結實實落到地面上來了。我在學術研究,校務及社會參與方面都很優秀,不到二年時間內,已經在第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三篇論文,為二個學術雜誌審稿。擔任社區中文學校的董事;是學生應用數學俱樂部的教授指導,國際校際交流委員會成員,教授議會議員。書教得怎樣,則是見仁見智。數學系的教授們來聽了我的課,覺得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為學生提供了“嚴格,正統”的數學訓練。但學生評語很不好,在一、二、三、四、五個等級中,學生評分是“三”。鑑於此,數學系和我共同指定能說會道的道蘭博士代表數學系,去參加鑑定委員會的答辯。果然,幾個委員--全是文科和商科的,對我的教學大加指責:“有學生評價說‘上了趙博士的課,我第一次知道我智力低下--她說我們的數學基礎相當於十三歲的初中生’,‘趙博士說只要2/3的學生懂了就要進新章節,她完全無視我們學得慢的學生。’‘考試太難了,我的自信心在她的考試面前喪失貽盡’”。這些評委說:“透過學生評語,我們看到了一個冷酷的教師。她的愛心和同情心那裡去了?讓學生受盡折磨。”道蘭博士從數學教育的專業角度為我辯護,總算通過了鑑定。

我對鑑定書上的批評大惑不解:“課堂上不能用負面語言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對慢學生要有足夠的關懷。教慢點,直到每個學生都懂了。”學生們的數學基礎相當於初二,這是事實,難道我不應該告訴他們事實使他們發奮圖強嗎?一個教師要完成教案,難道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起碼的職業道德嗎?如果2/3都懂了,我還重複講舊課來照顧剩下的1/3,豈不傷害2/3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嗎?系裡的教授們勸我:“你是得調整你的教學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你還要過二次這樣的關才能拿到終身教授。等得了終身教職,再實施你自己的教學法吧!” “或者你這樣想,你自己出身於一個有良好教育的家庭,一直在精英學校里念書。可我們的學生來自社會下層,貧窮、落後。你不懂得他們,所以不能對症下藥。”

“我是不懂他們。要說窮,我念書時比他們窮多了。十歲時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全家下放農村,整個中學課程,都是在農村那不避風雨的土屋裡,就着煤油燈自學的。來到美國後,雖然靠了獎學金在布朗大學念書,生活上仍然是最窮的一族。整整四年,穿的都是救世軍商店的二手貨。”

巴銳特教授插話:“可是你有最寶貴的財富--良好的家庭教育傳統。美國的少數族裔沒有這個傳統。他們的祖先是被當作黑奴,販賣到這個國家的,連生命都不屬於自己,他們只能過了今天不想明天。一代又一代,就成了種族的劣根性。”巴銳特教授自己是黑人,這話要是從白人嘴裡說出來,可是要遇到麻煩的。

像我這樣困惑的人大有人在。不久有人在美國數學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美國的高等教育。作者是前莫斯科大學教授,移民美國後,在一所州立大學任教。他在文中批評了美國高等數學教育水平低下,像商科微積分(CalculusforBusiness)這樣的課程,根本就是對高等數學的褻瀆。在評論美國學生的素質時,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考試題中有一道二元方程的應用題,一個學生在答卷上寫了x,y的方程式,寫了x,y的值,但沒有說明x,y的定義和度量單位。這學生居然對教授給的60分很不服氣,鬧得不可開交。隨後的月刊上,發表了幾篇對此文章的評論,一位社區二年制教授這樣寫到:呀!教授為什麼沒看到她立對了方程,解對了方程,只是疏忽了變量的定義和度量而已。對學生的優點不鼓勵,卻抓住她的疏忽嚴厲懲罰。多麼冷酷,教育者的愛心那裡去了?

我這才明白了,在三流大學,嚴格,鞭策,批評是行不通的。同情,愛心和鼓勵是時尚用語,儘管它們的實質是精英階層--拿了博士學位的教授們對社會弱勢階層的居高臨下的憐憫。

至此,我和許多移民知識分子一樣,還帶着我們在各自國家的名校或重點大學讀書執教的記憶,還沒有真正進入這個社會,了解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就得出了美國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一塌糊塗的印象。

可是美國眾多的第一流的專家學者,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怎樣來的?我在布朗大學那些資質過人的同學是從什麼樣的中學畢業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參加了布朗大學校友會組織的新生入學考察、面試項目。這是校友們為母校服務自願組織的,每年春季對申請者提前個別面談,把面談映象寫成書面材料上報布朗大學,作為錄取學生的參考。那年我考察了十二個學生,全是長島地區薩福克縣的。由於我有心了解美國的中等教育,和他們談得格外仔細。

Allen,一個瘦小的猶太孩子,西屋獎的入圍者,跟我說,他父母都是哈佛人,姐姐進入普林斯頓,“進長青藤學校對我來講是很自然的事。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該去那裡。”

“談談物理吧!比如力學,在初中你就學過距離、速度、加速度和牛頓三定律。高中你們又學一遍。請你告訴我,這兩遍有什麼不同?”

“初中時就介紹概念,要求我們運用這些概念定性的描述相關的物理現象。高中時用代數學、幾何學的角度解釋各種度量的關係,要求運用那些公式定量的描述相關的物理現象。以後我們又學了一遍,就從微積分的角度描述各種量的關係。”

他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那些公式和定律。即便是這樣的即興書寫,也把各種變量的定義和量綱寫得清清楚楚。

“你說學過微積分意義上的物理學,是自學的嗎?”

“不是。學校有超前物理課(APPhysics),近一半有志於理工科的同學都修了超前物理課。”

Joanna是個文靜的白人姑娘。我看着她的自述(Personal Statement)問:“以你的成績和素質,報考任何大學的醫科預科(Pre-medical Program)絕無問題,為什麼要當護士?”

“我就喜歡當護士。病人需要醫生,也需要護士。我就想作一個被需要的人。”

打算當歌唱家的黑人姑娘Linda的數理成績也十分出色。雖然沒修數理方面的超前課,歷史、地理和文學藝術方面的超前課都修了。SAT的數學分數也有650多。她一邊出示她在中學歌劇隊的美麗劇照一邊說:“你知道嗎?這個歌劇隊是我們學生自己組織的,到了布朗大學,我也要組織一個這樣的團體。”

這十二個孩子,除了優秀的學業表現之外,各自都有四年以上的社區服務的歷史,表現出很高的組織才能、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其中的一個學生帶領的團隊,在上一年組織了一次向棄兒捐食品的活動,聖誕期間募集了價值一萬多元的食品,分發給棄領養家庭(Fostering Family),當地報紙都有報導。

對這十二個學生的數學程度,我是十分滿意的。如果要作比較,有志於醫科、文科的孩子的數學程度,比國內同樣的學生高。有志於理工科的孩子們的數學程度,相當於國內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但他們在人文科學方面的素養,則比國內重點大學的考生高。這十二名學生中,有二名被布朗大學招收了,其餘估計也進了前50名的大學。

隨後我參加了古西堡學院組織的優資青少年數學強化培訓班的工作。這是一個由紐約州政府資助的項目,通過考試擇優錄取長島地區兩個縣的中小學生。教師們也是從長島的中小學選來的,為着種族平權的原則,富區、窮區來的都有。我注意到所有的教師都有碩士學位,高中班的幾個則全部具有博士學位。當我和他們談及前莫斯科大學教授的文章,關於大學生解題不說明變量定義和度量單位,幾個教師異口同聲說:每個班上總有那麼幾個不可教之材。我們從初中起就訓練孩子們完整的表述問題,為了使學生們養成習慣,我們甚至每天上課前都問一句,比如:“你們昨天做家庭作業了嗎?”孩子們必須完整地回答:“我昨天做家庭作業了。”如果哪個孩子只說“做了”,是要被扣分的。這樣的訓練,會持續一年。從哈姆斯特(Heamstead)學區--長島最差的學區來的教師則表示,不敢保證他的學區做了這樣的訓練,他說:“這不能比。我們學校甚至要花時間和精力,教育和呼籲家長讓孩子們吃了早餐再來上學,否則他們餓着肚子無法集中精力。如果有個孩子家庭作業時被因式分解什麼的卡住了,他問遍所有認識的人,也沒人能幫他過了這個坎。從無知和愚昧走到這裡,他們的路要長得多。”

這個培訓班每期75人,每星期六上課。學生們的數學能力不遜於國內參加省級奧數競賽的尖子們。可喜的是,從這幾十個孩子中,輕輕鬆鬆就能拉起一個交響樂隊,或棒球隊什麼的。有天一個七年級女孩對我說:“Dr.趙,很抱歉我今天腦子不好使,因為昨晚我把我的娃娃的生物鐘上錯了,他每隔一個小時哭一次,我不得不起來給她餵奶。”原來小女孩上家政課,家庭作業是抱個電子娃娃回家,娃娃按照生物鐘拉屎拉尿、哭,學生要履行父母的職責照顧娃娃一個周末。教育的活潑和全面可見一斑。

又研究了紐約州教育局頒發的中小學教育大綱,我這才承認,美國的教育,包括數學教育,也是第一流的。

我想,任何國家、民族,都有它的精英階層和弱勢階層,當我們比較各國的教育水平時,不能拿着這個國家的精英和那個國家的弱勢比。比較客觀的,是拿精英跟精英比,看一看弱勢階層在總人口中的比重。

近來在中文網站及中文媒體上常看到對美國數學教育的批評。特別是帶了高小,初中孩子移民的家長,常常感嘆:“初二了,還在教分數加減法。孩子的數學毀了。” 其實美國的數學教學結構與中國不同。以分數為例吧,這裡小學三年級(九歲)就接觸分數,只學一點點、以後每年都要重複地學一點分數,不斷加深,一直到7年級(十三歲)才劃一個句號。而中國是高小時學分數,一學就一竿子插到底,以後就再不回頭了。在美國,由於小學時就引進大量概念--比如坐標系、概率、統計,運算方面抓得少一些。可是別着急,到八年級(十四歲),孩子們懂事了,數學教育會猛地加速,在短短八、九、十年級三年內,孩子們會學完全部初、高中數學。三角函數、解析幾何,一樣都不會被撇下,一點都不比中國的高中教案簡單。有人會說,看SAT的考試,數學就相當於八年級水平。可是要進像樣的大學,前100名吧,還必須考SATII。數學SATII的程度不遜於國內理工科的數學高考題。而要進第一流的大學,學生們還必須修超前課程,對數學來說,就是微積分和概率統計。MIT的網頁上這樣寫着:問:“我修一般課程,得A分;修超前課程,得B分,我是否應該退下來,保持一個較好的分數?”答:“我們絕大多數申請者都修超前課程並且得A。”

紐約州立大學的四年制學院,不需要SATII,只要一個過得去的SAT成績就行了。所以古西堡學院的學生們的數學只有初中程度。我想起我們那批出國的同學,文革中的紅小兵那一代,也沒有正規的中小學教育,不照樣進世界名牌學府?便相信古西堡學院的學生們,只要有了正確的指導,也能成棟梁之材。

當了終身教授後,我主動請纓,系裡也樂意,每期給我一個課時的大學新生的數學課。這又讓我嚇一跳。他們不僅數學水平低,學習態度也大成問題。不過這時我已經是美國老油子了,什麼樣的人都見識過,有辦法對付。我堅持他們必須關了手機才能進教室,堅持他們必須稱我Dr.趙或Professor趙,不能叫我“Miss”或 “Hi”。我說:“這使你們聽起來象個大學生。”有學生得了壞分,在課堂上咆哮: “我到這裡是交了錢的!”我幽默地笑着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似乎我要仰仗了你的學費,才有了教書的飯碗。但事實並不這樣。我的家庭,每年交的稅,就超過了我從這個學校領的工資。對每一個大學生,紐約州政府都要補貼近一萬元。這一萬元從哪裡來的?紐約人民的納稅錢。而我和我的丈夫,就是紐約人民中的二員!” 有學生曠課,拿了假造的病假條來要求補考。那年我剛從花旗銀行做了半年項目回校,花旗銀行IT部門的雇員們,總的說來是素質高的一族。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還記憶猶新。面對這撒謊耍賴的大學生,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可那學生比我還氣憤,見我不答應他,臨走把手裡的咖啡在我辦公室門口潑了一地。 ……幾經調整訓練,大學新生的數學課堂紀律,操行才初見成效。可學業終究不行。想盡千方百計,什麼計算機輔助,課外個別輔導,師生互動,分組幫帶,等等,一學期下來,真正搞懂了指數對數、三角函數的,在35人的班上,只有4-6人而已。

我終於明白,我所面臨的這批學生,決不是像我的許多同齡中國人一樣,本來就是素質好的一群,由於社會和政治的原因,失去了中小學正規教育的機會,一旦機會到來,很快就能崛起。在美國這樣相對公平競爭的教育系統中,他們真是大浪淘沙後剩下的沙子,無論如何都貼不上牆的。每個國家、民族都有這樣一批人,中國有、美國有,日本有、西歐也有。如果硬要高等教育惠及這批人,其結果只是降低高等教育的質量而已。

所幸的是,每隔二、三年,古西堡學院的數學系總有一、二個素質還過得去的學生,在各位教授淘來的象寶貝一樣的精心栽培下,能進入哥倫比亞、紐約大學這樣的一流大學深造,說明教授們的學術,並不因為學生的水平低下而荒廢。

依我看來,美國的一流大學造就社會的棟梁;二流大學造就具有現代技術的勞動力;三流大學向那些本達不到高等教育要求的人提供一個進入中上階層的通道,他們中的極少部分,能通過這裡到達中上階層。去不了的,也在這裡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和思維方式,被整合進主流社會,就象沙子被整合進水泥,成為有用之物一樣。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韓國人“癟三穿西裝”的心態
2004: "薄德棄物,自墮不惜"的清華
2004: 香港科大崛起的“密經”
2002: 拿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來宣傳!
2002: 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