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升:古人“吾”與“我”之義不同辯證 (轉) |
送交者: 道還 2021年01月11日19:22: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黃鶴升:古人“吾”與“我”之義不同辯證 (轉) 八,古人「吾」與「我」之義不同辯證(《博學於文》黃鶴升)
帶著這個問題,我又回到《老子》、《莊子》以及《周易》、《論語》、《孟子》等書裡去,我終於發現一個祕密:原來我們的古人,「我」與「吾」的意涵是有所不同的。其表述的意義亦不同。「我」是有對、有執、有象、有外在表現的。而「吾」是無對、無執、無待、完全內在的。屬於自身本尊的。「我」與「吾」的不同用法,在上述所說的經典書藉都有明顯的表達。現在我們來進行考證:「我」與「吾」在古典書籍不同的表達。
這裡再擇老子的《道德經》一書說「我」與「吾」幾個例證:「猶其貴言,功成事逐,百姓皆謂我自然。」2(17章)這裡有一個「我」。百姓都說我很自然。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3(20章)這裡的「我」都是對外而說的,也是對他人而言的。是你們看「我」是這樣一個「昏、悶悶」的人,其實老子本人是不是這樣呢:這只是「我」顯現的一個現象,是你們對「我」的看法。這個本尊的真面目是不是如此?那是可能是另一回事。接下21章最後句有說「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4此處的「吾」,即其本人真的不知道大自然(世界)開始演變的情況。這個「吾」,就是其本人真的就是如此,沒有帶上有現象的「我」,上面所舉的那個「我」,「昏、悶悶、頑似鄙」,都是別人看到加在「我」身上的象,其實那不一定是「我」本人。老子一書也有用「我」與「吾」來表達不同的意義。 《論語》一書記載「我」與「吾」之不同更多: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魘 「子曰:「德之不修,學而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9(《述而》) 「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賞試之」10(《梁惠王上》)。 「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11(《盡心下》) 從上典藉我們看到,這個「我」與「吾」是有不同含義的。一個句子,同出現我與吾兩字,說明古人在用這兩個字時,有不同的含義。「我」與「吾」,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吾」所表達的是完全內在的「自我」,有「本心」、「本尊」「本人」的意涵。這個「吾」,全在其自己,完全屬於其本身所有的是「吾」。這個「吾」,用西方哲學說的主體是不能解析的,西方哲學有一個主體,必有一個客體。我是一個主體,外界就是一個客體。西方文字大概能表達出的,只有「自我」一詞而已。而「吾」是一個主體,但其常常是不與客體發生關係的主體。「吾」有時既是主體也是客體――主、客合而為一。 我們從《莊子》一書的一些表達方式更能清楚看出這個「吾」有主體而無客體、既主體亦客體的奧妙:如南郭子綦對顏成子說:「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13(《莊子。齊物論》)。這個「今者吾喪我」,即喪失了「我」,沒有了「我」,「我」己不存在了。但南郭子綦他還對著顏成子說話呢,怎麼就沒有了「我」:可見這個「吾」的主體還是在的。可這個「吾」是無待無對的,它只表達其人本真、心思等。用現代流行的話說,「我」是對外開放的,「吾」是對內而言的。「吾」對顏成子說,本人現在已經沒有我了,我已死掉了,喪失了。這句話是很有意思的,用西方的語言,恐怕很難表達出其意義。《莊子》一書對「我」與「吾」的區別用法特別明顯。有很多句子、段落都用到「吾」與「我」。又如「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14「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15(《田方子》)。「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16(《莊子﹒外物》)等。「莊子」一書此等句法特別多,我與吾的分別,非常明顯,這裡僅舉幾個兩字都有的句子。 從上「易經」、「道德經」、「論語」、「孟子」及「莊子」等書,我們已找到「吾」與「我」不同的意涵。我還在司馬遷「史記」裡也找到「我」與「吾」不同的用法。請看這個句子:「告專諸曰:不索何獲!我真王嗣,當立,吾慾求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17此段話有「我」與「吾」,顯然用法的含義不同。我還在「史記」中,找到一個「我」的不尋常的用法:「史記」在記各國興衰時,如「魯周公世家」,有如此記載:「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貢為介,適齊,齊歸我侵地」、「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18等句子。顯然,這裡所說的「我」,是指魯國。不是指司馬遷本人。司馬遷寫這個魯國傳記,就可以用「我」字來代替魯國而述之。在「楚世家」有「十年,魏取我魯陽」、「伐楚,取我陘山」19。這個「我」字,是指代楚國,而不是司馬遷本人。這個「我」,竟然可以指代其他物,而不是我本人。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向讀者說明,我曾經與一個美國的中國古文語言學教授討論過,他開始認為「吾」是江南一帶的吳語,與「我」字的意義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予、余」等代表「我」字一樣。後來我把上面所舉典籍的句子程上,一句話有「我」與「吾」,顯然意義不同。但他還是不服氣,又舉出孟子一書的下面句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20這位教授指出,這麼多個句子的「吾」字,又有什麼無對,全在其自己、屬於自身的「吾」?他可能認為孟子這裡的「吾」,用「我」字也可以替代。其實,孟子在這裡用「吾」,而不用「我」,是那個王(梁惠王)認為國是屬於他的。大夫認為那個家是屬於他的,士認為身是他自己的。如我們平凡人可以說「我國」,我是屬於這個國的,但就不能說「吾國」,能說「吾國」的人,是國王、皇帝或總統之類人物。用「吾」表達,那個國是屬於其本人的,用「我」表達,其本人是屬於這個國的。「孟子」一書,都有用「我」與「吾」兩字,上面我們已有列舉,孟子這裡用「吾」表達,是有其明顯的含義的。即國王、大夫、士人都認為那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這就只有一個利可言了。所以說,吾與我,有一個歸屬問題,用吾來說述項(賓語),述項是屬於其本人的;用我來說述項,我是屬於述項的。 至此,我們己明瞭古人說「我」與「吾」是有距別的,其表達的意涵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現代人不知是因為提倡白話文原故,還是有意的忽視,通通用「我」來表達自己,還將「吾」作為古字不用。我看過很多古書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讀本,都是將「吾」翻譯成「我」或「自我」的。有時則亂用,將「我」與「吾」倒用,該用我的而用吾,有的反過來。實則古人是將「吾」與「我」分得很清楚的。「吾」,現代人很少用了,只有一些人當作文言用。其實,這個「吾」,包含中國的哲學精神文明大矣。讀者不要以為我在說笑,中國的哲學精華是儒、道兩家的「天人合一」,或說「道」。但闡述「天人合一」或說「道」,沒有一個主體「吾」的存在,其哲學還能成立嗎?沒有「吾」,這個「道」就流入神祕主義,不是不可知,而是無法論證下去。有了這個無待無對無象的「吾」,所謂的「聖征」、「得道」、「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21才能成立。若果沒有「吾」,儒家的天道就談不出個名堂來了,而老子的道何以可悟得而不可以言傳:完全是有一個「吾」。這個主體「吾」,可以萬物與其併生,可以物化,可以與天地為一,可以與時俱化,和光同塵。可以「無我」,可以「忘己」。吾與世界宇宙是可以容為一體的,沒有主、客體的對立,天與人合而為一。 中國人這個「吾」,他內心可有一定的感想或感應是不可言說的,所謂的「只可會意,不可言傳」就是這個「吾」的感悟,吾是可以完全內在的,屬於自己的。我是對外開放的,有象有對的。與西方哲學觀的不同,主體與客體不對立統一,無辯證關係是不可能的。費希特的「自我」,必定有一個對立面的「非我」存在,沒有一個「非我」,「自我」也就不能成立。「自我」與「非我」是在矛盾對立的辯證過程中否定之否定達至最高的目的。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也是在主、客體分立的命題下才能成立的。就連叔本華論述他的意志消失後,借印度佛教的涅槃來說明其無意志抵達全無福音的好處,也是用辯證法來詮釋的:他說全無的反面不就是全有了嗎?22(見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最後章節) 可以說,自蘇格拉底創立辯證法以來,西方哲學就跳不出「主體、客體」分立的臼巢:所謂的「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西方哲學的思辨,必定要作主、客體的思辨。而中國人的哲學觀「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不講主客體對立的。老莊的道無學說,其主張就是要「無我」,「忘己」。儒家如明朝王陽明等,亦主張「無我」才能進入「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23(《中庸》語)的天道境界。假如我們用西方哲學來詮釋中國的天道哲學,就不通了:沒有我,就等於沒有了主體,這個哲學觀根本不能成立。沒有「我」來表達,那個進入天人合一,與道合而為一的那個人是誰呢?這就需要一個「吾」來表達,這個「吾」,可以表達一個完全內在的、無我、無自己的聖人,真人。那個說出道的境界的人就是「吾」,不能用「我」或「自我」來表達。故說中國的哲學,妙就妙在有一個「我」與「吾」的區別,沒有我,吾還在。吾可以忘我,無我,「喪我」。我以為,我們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不同的要點就表現在這裡,西哲沒有「吾」只有「我」,他們的所謂「自我」也是辯證的,而不同我們中國人的這個「吾」。何以西人說不可以超越上帝,沒有神人。而中國人則可以成仙成神,成就聖人。還可以「立地成佛」?問題就在於此。有一個自成一體的、完全在其自己的「吾」,中國人這個「天人合一」的哲學才能成立。可以說,要說到主客觀性的統一,達至天人合一之境界,沒有一個「吾」來作主體論述,是無法說下去的。要表達出這個無思,無慾,寂然不動之人,只有一個「吾」作為主體來言說。故說中國老莊的道無哲學,儒家的天道哲學,沒有「吾」的悟覺,,是不能成立的。吾人唯有從「吾」認識開始,達到「忘我」、「無己」精神境界,方能悟覺出老祖宗這個「吾」哲學觀。陶淵明在鄉下種田,安貧快樂,我們不能說他是用辯證法辯證出來的幸福,說他貧窮就是富有,或說他的與世無爭、順應自然的人生是裝出來的。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24不是辯證出來的,是孔子這個「吾」真就如此。吾就是吾,很難為外人所道。吾一說出來,就變成「我」了。這就是莊子表達「今者吾喪我」道無哲學的玄妙之處。如今國人不是大談弘揚國學嗎?我以為若不跳出西人哲學的路數,還用流行的辯證法去分析中國的哲學,所得到的也是膚湹惱J識,其道不可能發揚光大。所幸我發現我們現代人丟失中國古人的這個「吾」,在此以饋讀者,希望中國人恢復「吾」的自信。 1,《周易正宗》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北京第1版,第622頁。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中國是國家資本主義嗎? | |
2019: | 余英時才疏學淺zt | |
2019: | 美國常識十、宗教自由 | |
2018: | 355 若要長生 鍊字為先(一圖) | |
2018: | 355 若要長生 鍊字為先(一圖) | |
2017: | 彭運生:文化沉思錄(4) | |
2017: | 西方哲學談道德 | |
2016: | 116.廣大福藏與智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