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高考語文90秒定生死!
送交者: nfd 2002年04月27日16:14: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高考語文90秒定生死!閱卷老師用假名說真話

編者按: 本文是一位重點中學教師多年參與高考語文閱卷的感受。作者講的是真話,用的是假名;意不在揭什麼內幕,而是期望引起社會各界與有關部門的重視,儘可能給考生以公道。不要問本文說的是哪省哪市,歡迎對號入座,有則改之。 作者、編者早就關注這一問題,想講出這番話,之所以選擇現在發表,是因為上屆高考已過去近10個月,今次高考尚有2月余,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但願不會說了白說

每年的高考全國重視,全社會重視,也有許多人會營造氣氛,熱鬧幾個月,其實有許多重要環節被忽視了。每年高考一開始,傳媒就不顧後果,千方百計地打聽消息,有時7月7日上午考語文,下午出版的晚報就開始刊載對試題的分析,嚴重干擾考生的情緒,有的考生當晚就恐懼不已。而閱卷開始後,一些記者更是肆無忌憚,買通個別閱卷教師,把內部閱卷資料弄到報上,而這些“標準”往往並不可靠,弄得考生人心惶惶。可是說來也奇怪,對閱卷的具體過程,傳媒卻從來不作報道,是記者麻木無知還是他們見怪不怪,我就不知道了。比如,閱卷教師在一份作文上的時間究竟是多少?我從未見報紙有過報道。

90秒內判定死生

早些年外人都把閱卷看得很神秘,一些教師則一度把閱卷當作一種榮譽,近年來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有些現象看不到了,過去為一份作文卷的評分,大家能爭得面紅耳赤,現在則很少爭論。每有爭議,組長就會勸大家快平靜下來,不要浪費時間。因為閱卷點大門有評比欄,插了些小紅旗子在上面,就像幼兒園表揚小朋友一樣。

語文閱卷遭到的非議最多。教師在每份作文上停留的時間究竟是多少?各省市說法不一,但有一點是沒問題的,就是看一份800字以上的作文並打分,平均時間不到兩分鐘!某省閱卷點作過測算,近30萬份作文試卷,10天內要改完,180位教師閱卷,除去複查教師,其餘兩人一組,每篇作文需要兩人過目,則每位教師每天要看350篇作文。如果教師按照這種方法去做,那就是每天要看12本作文(每本30份)———當過中學語文教師的都知道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每天8小時工作時間,除去高溫休息一小時,在餘下的7小時內,一分鐘也不停地看,不喝水不上廁所不與別人說話,每小時要改50篇作文,平均每篇作文上停留的時間約70秒!但是實際操作比較靈活,都是對半分,一人看,另一人大概翻翻,簽個姓(連完整的姓名都來不及簽)。這樣算下來,改一份作文也只有90秒鐘而已。

和我們平時改作文不同。我們了解自己的學生,熟悉他的寫作習慣,相對而言,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反覆看,可以向學生詢問,甚至可以“面批”,因而一般沒有太大的誤差,況且平時的作文分數也不是很重要。而高考閱卷90秒鐘是什麼概念?現在學生的書寫一般不大好,多數學生的標點不夠規範,看完一篇起碼要3分鐘,再考慮一下分數,總共應當在200秒以上。看到閱卷教師像颳風一樣地改卷,真讓人感到恐懼,這種速度,質量能有保證嗎?如果誰說質量能保證,那不是外行,就是別有用心!有個組長表揚一青年教師,說他一天改了20多本作文,而這青年教師的“感覺”特別好,所以讓他只批分數不簽名(簽名費時),由別人代他簽。對富有經驗的教師而言,90秒鐘之內判一份作文分也不一定就有把握,更何況一般教師呢?由於人少,複查抽查只能抽到20%的試卷,其餘大部分只能聽天由命。有個情況各地都一樣,就是“保險分”特別多,60分的作文,他們一般給個42分到45分。有次查到一本作文,30份試卷,幾乎全是“42”和“43”兩個分數!“沒底就打保險分”,結果必定是埋沒了真正的好文章。既能讓明珠暗投,也能讓魚目混珠,是作文閱卷的老毛病!

現在強調素質教育,可是這“90秒”是不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學生畢竟有自己的利益,教師也不能眼睜睜地讓學生抱着理想主義的旗幟去應試。我們現在的作文訓練,不得不提一個口號:讓教師在90秒內不敢對你的作文瞎打分!

一想到學生跟着我們辛苦學作文多年,而就在90秒內被人定死生,不禁悲從中來!

良莠不齊的閱卷隊伍

應當說,在這些年的閱卷中,大部分教師工作是認真負責的,雖然任務很緊,雖然報酬很低,雖然大家不熟悉,但是都憑着教師的良心在工作。有的青年教師中午從不休息,下班時還幫助整理試卷,做收尾工作;有些基層教師把閱卷當作業務學習機會;可是也有些教師責任心差。這些人來閱卷的目的很複雜,有的是想了解一下當年考試情況的,有的是單位里強令來的,有的就是為混點閱卷費的。其中有些人的業務水平很差。我就見到一高校的“副研究員”,不知為什麼年年來閱卷,他改作文判分,一半有誤,複查組教育他,提醒他注意質量,他卻滿不在乎;有一次查他改的三篇作文,總誤差竟達到30多分,最後領導小組被迫取消他的閱卷資格。像這樣的人,每年都有好幾個。看到這樣的情況,就像看到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殺人一樣!

作為教師,我知道每一份試卷後面,都有一位讀了12年書的孩子,他並不要我們“開恩”,他只期待着我們的公正公平;每一份試卷後,還有一個家庭,這個家庭也許含辛茹苦,盼望着孩子的考試能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然而他們如果得知類似《聊齋》中說的那種“盲試官”在“瞎胡鬧”的話,他們將何以安撫自己受傷的心呢?

閱卷一般在省城的高校,高校中文系教師一般不願意參加這樣的工作,一些重點中學的教師也要利用難得的假期休整,所以在閱卷點裡青年教師特別多。每年看中央電視台有關各地的閱卷報道,就可以發現,複查組和一些組長是老教師,而閱卷教師多是青年——並非是說青年教師不行,這項工作需要相當數量有經驗的人,這樣的年齡結構並不理想。有的地方,把大批研究生弄來閱卷,最多的達到三分之一!一是因為中學資深教師難請,二是這樣做可以解決一部分研究生的生活費。這些研究生沒有教學經歷,對在短時間內準確地判定一篇作文的分數是有困難的,可是在經過半天的“集訓”後,他們竟然就敢下手了!有的研究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雖然動作慢一些,但是能注意質量,我就見到三四個研究生,水平高,幹活一絲不苟,和其他教師合作得很好,每個組都搶着要他們。而有的研究生大概是散漫慣了,視如此重要的工作若兒戲,經常遲到早退,某教授每天站在門口抓遲到者,抓住的基本上是研究生,住在校內還遲到。有的研究生吃不透評分標準,誤差率很高。有年某大學的一博士生,40分一題的作文,他最低打34分,問他知不知道34分是什麼概念?他說:看學生不容易,可憐。可是問他,你這樣做“公平”嗎?他說,那管不了了。去年我看到某大學一女博士生戴着“隨身聽”,一邊聽音樂一邊改卷,組長非常憤怒,講她她也不聽。有的研究生因工作馬虎而上了“黑名單”,第二年不得來閱卷,可是導師來說情,苦纏不已。每年報到時,老組長們最怕的就是“前度劉郎今又來”。

閱卷要講資格,這種工作雖然不一定要很高的學歷和職稱,但是事關重大,沒有高中或高校寫作教學經歷,沒有對寫作教學相關的研究,是沒有資格承擔這項工作的。但是,你如果仔細看一遍閱卷者填寫的表格,就能發現,許多人從事的是與寫作教學根本無關的工作!讓這樣的人去判分,即使他再謹慎,也很難不出錯。也有的說起來是中學教師系列,但是其學校沒有高考任務,按說這類教師是沒有必要(或者說沒有資格)來閱卷的,但是有些人竟然也年年來。有一年我複查某教師的一本試卷,30份改錯近20份,其中錯判在10分以上的有3份(那一年是40分的大作文),找她談話,才知道她是“區職工業餘學校”的,這是個沒有高考任務的學校。

閱卷組組長的任務很重,既要負責把全組12到14位教師的尺度調到一個水平,還要協調一個組(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兩部分)的進度。總複查組教師更是為難,他們的工作是把質量關,可是以他們的精力,只能對總量20%的試卷複查。有位搞複查工作的教師說,他每天就像在炮火下救助傷員,沒法救下所有的人,只能救一個是一個。每次閱卷結束時,心裡都很沉重。也有的人明知道全部內幕,可是已經麻木,對這種工作根本不投入,他們對學生沒有感情,只有到自己的兒女高考,他們才會對這樣的評分開罵口。

每年的評比,都說“靠許多教師努力,把差錯壓縮在最小範圍”———這個說法究竟是什麼含義,外界未必知道。記者雖然無孔不入,不知何以偏偏對這個問題不動腦子,這裡指的“差錯”,都是指“核分”這一關,即分數沒有加錯就行,至於判分正確與否,是否全在“允許誤差”之內,則不予考慮。說到這一點,使人想到足球裁判規則,場上判錯了,吹的是歪哨,就將錯就錯,即使處分裁判,比分也不改變。不過不同的是足球裁判錯判,全場幾萬人,眾目睽睽,還知道是誰幹的,還可以罵“黑哨”,如果查實受賄,甚至可以依法起訴;而錯判試卷,誰也不知道,是誰判的也無從查清,全得憑人的責任感和良心辦事,而且個人的意志在起決定作用,這樣談得上可靠嗎?

一定要增加投入

閱卷經費是根本問題。由於報酬太低,許多有經驗的教師託故不來,有的即使來了,那微薄的報酬,加上一些官員的頤指氣使,使他認為是對教師的侮辱。

一些有責任感的教師對這種狀況早就憂心如焚,不斷地利用各種渠道反映問題,據我所知,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通過提案方式反映情況,要求增加經費,通過提高待遇的方法,延聘資深教師閱卷,同時增加閱卷教師人數,以減輕負擔,提高閱卷質量。提案年年有,就是沒改觀。某省考生報名費為130元(經物價局批准),全省近30萬人,總報名費近4000萬元,這部分經費包含考場租用費、監考人員勞務費、交國家考試中心的試卷費、各科試卷批改費等。而用於語文手工改卷費僅70萬元,再扣除閱卷的場地費、水電費等等,僅有50萬元用於支付閱卷費,每天每人閱卷報酬約為110元。高溫天氣,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以這樣的報酬,是難有高質量的。而據說有的省市,連這樣的報酬還拿不到!以我所在的省為例,在高考全部閱卷任務中,語文的作文是任務最重也最容易出錯的,可是報酬只占考生報名費的1%!

那麼多錢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政府有沒有關心過這部分從考生身上收來的錢的用途?有關招辦的議論非常多,招辦的解釋是經費不夠。但是“招辦”在教育系統是個人人都想去的地方,這不是秘密。有位省政協委員在“兩會”上向招辦質詢:你們的高標準宿舍樓是用什麼錢蓋的?你們那麼多轎車哪來的?你們的年收入為什麼會那麼高?你們年年出國考察,外國有這樣的高考嗎?……有的委員提出不得用這筆錢作固定資產投資,同時要對5年來的報名費進行審計,但是至今沒有答覆。

調整閱卷隊伍,提高質量,不是沒有辦法,我認為就是有關部門不重視,投入太少。作為國家級的銓選(至少是每年最大規模的考試),作為涉及千百萬家庭的大事,政府應當加大投入。考生的報名費,應當專款專用,不能作為有關方面的固定投資或其他開支,招辦所收的款項是來自於民的,因而每年都應當對前一年的賬目進行審計並公開,公眾有知情權。從政治上看,政府加大投入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閱卷標準的把握應有新措施

一次考試閱卷標準的制定,是非常嚴肅的,不能由一兩個人說了算。我看一些省傳來的標準,非常驚訝。全國統一命題的試卷,為什麼各省市能制定出不同的作文評分標準?且東西南北差異極大,有的寫法,在這個省可以當作佳作,而在另一省會被認為“有問題”,在這個省可以得55分,而到另一個省卻可能判不及格,給個35分!高考將如何取信於民?何以讓天下學子看到一個“公平”?

各地標準不一,給教學帶來的是一些消極情緒。辛辛苦苦教學生的結果是什麼?學生拿着全國評分標準不一的作文樣板,教師就不得不去想本省的那個決策人物的喜好,這樣必然導致畸形的教學。有人認為反正指標分到各省市,各地標準不一沒關係。可是這樣的考試有沒有公信度?作文教學有沒有科學性?高考有沒有權威性?還需不需要統一的考試?最終感受苦惱和遭受損失的還是學生。

為保證作文閱卷公正客觀,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對全國統一試卷作閱卷教師進行集訓,每年高考之前先訓練各地作文閱卷領導小組教師,將部分先期錄取的學生和其他學生(為體現不同水平層次,可以找一些高二學生)封閉,以他們的作文為樣本,發現問題,制定評分細則。對各地骨幹教師進行集中訓練,以準確有效地把握標準,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高考開始後,立即對本省閱卷教師進行集訓,不能少於3天。最好是讓閱卷教師每人自己寫一篇當年的考試作文,增加感性認識,這樣他下筆的時候可能會慎重一些。總之,只要大家正視存在的問題,就一定能想出點辦法來。

我對學生說過,高考不是一種理想的制度,但是它是在目前社會條件下相對公平的一種制度。有時候我常想,我們這一代沒水平,沒有能力像發達國家那樣給學生創造幸福愉快的學習環境,可是我們給他們一個公平的考試總是可以的吧,這也算是對得起他們了。然而,現在連這一點也沒完全做到。前兩年,一些地區考試紀律不嚴,出過問題,引起全國的注意。社會批評給這些地區的考生形成很大壓力,許多無辜的考生在錄取時遭受不公正待遇。在古代,對科場舞弊一直是嚴懲不貸的,朝廷對在科考中不負責任的試官也是要嚴懲的。這一點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

我記下這些,沒有任何要揭露內幕的意思。幾年來,許多閱卷教師都希望傳媒能反映問題,以引起社會的注意,起點作用。但是也有同志有顧慮。有位教授多次勸告大家暫緩行動,讓他在省政協的常委會上去呼籲,他喊了三五年,結果是每年招辦給語文閱卷點“增加兩萬元”,像飯店小老闆捨不得自己的油瓶子一樣。(《南方周末》 李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