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火傳遞開啟一場“不完全”奧運旅程
申文
在新冠疫情蔓延猖獗、全球疫苗供應短缺、日本國內疫情起伏不定、近八成民意質疑東京奧運會舉辦必要性的情況下,日本趕在3月21日全面解除了緊急事態宣言,事實上為奧運聖火在全國傳遞打開了方便之門。
3月25日,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而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會、殘奧會聖火傳遞啟動儀式,在東日本大地震重災區福島縣舉行,以展示“復興奧運”的理念。日本首相菅義偉以國會日程為由缺席,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奧運擔當大臣丸川珠代、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等出席了活動。
本次啟動儀式規模縮小內容從簡,奧組委呼籲民眾不要沿途圍觀,再加上不斷有名人宣布退出火炬接力,讓聖火傳遞顯得意興闌珊。但是,在全人類遭遇空前的疫病沖擊、東京奧運會深陷迷航的惡劣環境下,奧運聖火能夠頂住各種壓力和不測而開始傳遞之旅,這個行動本身還是值得稱贊和守護的,也意味着東京奧運會開弓沒有回頭箭。
自疫情發生以來,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會就處於二轉三轉的漂流狀態。一方面,東京奧運從展現東日本大地震災區重建成果的“復興奧運”,演變為人類團結合作戰勝新冠疫情的象徵,目前看來,如果東京奧運會能夠安全順利地舉辦,將成為不屈的人類在災難中履行使命完成自我的世紀樣本。另一方面,從安倍晉三到菅義偉,日本領導人一貫表示將以“完全的形式”舉辦東京奧運會,目前看來,一屆“不完全形式”的奧運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必將永存奧運史冊,而安全順利地完成聖火傳遞為此邁出了第一步。
東京奧運會的命運多舛,還表現為相關的人事和項目不斷發生更迭和變化,且未必與疫情有關。日本在奧運重大事項上突發不斷、丑聞迭出,出現扳倒重來現象之頻之密,遠遠超出了人們對於籌辦一屆成功奧運會的想象,也顛覆了世間對於日本人做事循規蹈矩、精益求精的認可,這讓東京奧運會看起來不再是一場深思熟慮、水到渠成的盛會,更象一場臨場磨槍、匆匆上陣的急就章大全。
2015年7月,日本為了壓縮成本而更改奧運主會場設計,讓隈研吾充滿“木材溫情”的方案取代了扎哈·哈迪德別具“未來主義視覺沖擊力”的設計。2019年12月15日,以森林體育館著稱的新國立競技場舉行了竣工儀式。
2015年7月,佐野研二郎設計的東京奧運會會徽正式發布後,因涉嫌抄襲而被取消,讓日本顏面盡失。2016年4月,重新選出由野老朝雄設計的“市松模樣”作會徽,以傳統靛藍色的格子圖案傳達出優雅和成熟的日本特色。
2020年3月24日,迫於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以聯合聲明的形式,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至2021年7月23日揭幕,這在奧運會百年歷史上尚屬首次。同時擱淺的奧運火炬傳遞計劃經過長達一年的守望與等待,終於在2021年3月25日重新啟動,但面臨着火炬手退陣、新冠疫情威脅等難題。
2020年2月12日,在距離預定開幕日不到半年的時候,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前首相森喜朗因蔑視女性的不當言論而引咎辭職。東京奧運會在困難時期又必須“臨陣換帥”,可謂屋漏逢雨、雪上加霜。至此,包括原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前日本奧委會主席竹田恆和、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森喜朗在內的東京申奧四人組全部落馬。東京奧運會完全交付給了橋本聖子、丸川珠代、小池百合子組成的女性三駕馬車。
2021年3月17日,負責東京奧運開閉幕式的創意執行總監佐佐木宏,被爆曾提出嚴重侮辱女藝人外貌的演出方案而引發嘩然,佐佐木於翌日正式提出辭呈。佐佐木宏曾是野村萬齋開閉幕式團隊的一員,原團隊已經解散,由他接任開閉幕式總導演。如今,奧運演出團隊最高級別換將,涉及到人員交替和方案更改,影響開閉幕式自不必說,對大會本身的打擊也是無法估量的。奧組委尚未宣布接任人事,開幕式時不我待。
2021年3月20日晚,東京奧組委宣布,出於防疫考慮將不接待海外觀眾——這是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東京都地方政府、國際奧委會及國際殘奧委五方遠程會議做出的正式決定。困難重重的東京奧運註定是史上最冷清的夏季奧運會,作為奧運會重大特徵的全球盛會的感覺已經倘然無存,作為東京奧運會重要願景的“多樣性與和諧”的共生社會目標也會大打折扣。
以上種種,一波三折,均表明東京奧運會已經不可能是預想中的那場生氣勃勃、充滿希望和願景、承載着日本國運的世紀盛會,而退而求其次地“以不完全形式”舉辦一屆奧運會的基本構想能否實現,還將取決於今後的疫情走向。變化隨時可能發生,IOC、JOC、日本政府、東京奧組委都在摸着石頭過河。新國立競技場聖火台上的主火炬能否在7月23日被順利點燃,依然是個未知數。
面臨如此境遇,中止或取消奧運會似乎是順水推舟的結果。那麼,東京奧組委為何還要啟動聖火傳遞?首先,國際奧委會IOC是奧運會主辦方,日本奧委會JOC和東京都只是承辦方,IOC主席巴赫說“現在不是討論奧運會辦不辦,而該討論如何辦的問題”,顯然IOC不做決斷,日方不可能單方面中途跑路;其二,儘管全球疫情依然兇猛,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完成舉辦奧運的壯舉,即使只是維持奧運會的形式也很必要,這涉及奧運歷史的存續、日本的國家信譽、奧組委對運動員、觀眾和贊助商的承諾,還有減少經濟損失;其三,中止奧運會需要壯士斷臂的勇氣,但結果是希望徹底破滅,而在萬難中延續奧運會儘管代價巨大,總還有希望和轉機的可能。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表示:“在疫情之前,人們對奧運抱有熱情。我們現在想重新找回這種感覺,把人們的擔心變成期待。”
兩場東京奧運會相隔半個多世紀,而時代今非昔比,日本已經物是人非。在現今的情勢下,社會上多得是明白人,也不缺少言論的分析和監督,真正可貴的是積極的心態和溫暖的守護,而做與不做、辦與不辦是一線分水嶺,在行動派與言論派之間有着難以跨越的鴻溝。個人可以選擇時機,自由退出,而國家卻退無可退,只有奮力向前。既然火炬傳遞已經開跑,這團希望的聖火就應該不斷地傳遞下去。奧運聖火是“黑暗盡頭的一束光亮”,聖火傳遞也是東京奧組委“贏得民心”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