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藝術 第十一章科學家 ​各種類型的科學頭腦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1年07月14日06:07: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科學研究的藝術 W.I.B.貝弗里奇 著 陳捷 譯
W.I.B.Beveridge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London, 1961
威廉•伊恩•比爾德莫爾(William Ian Beardmore,WIB)貝弗里奇是澳大利亞動物病理學家,也是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研究所所長。他於1908年4月23日出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朱尼市,並於2006年8月14日去世。他是1957年的《科學研究的藝術》和1977年的《上一次大瘟疫》的作者。 第十一章 科學家 在世界的進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 ——布雷斯福德•羅伯遜 各種類型的科學頭腦 頭腦的作用過程各不相同。常常有人把科學家大體分為兩類,但這種分類法太主觀武斷了,絕大部分的科學家很可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兼有二者的特徵。 美國化學家班克羅夫特,把一類稱為“猜測型”(此處猜測的意思指先於事實提出敏銳的判斷或假說):這一類型的科學家主要運用演繹法或稱亞里士多德法。他們首先提出假說,或無論如何也要在研究活動的早期提出假說,然後用實驗加以證明。另一類型班克羅夫特稱之為“積累型”,因為這一類型的人積累資料,直到結論或假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這些人運用歸納法或稱培根法。然而,演繹法歸納法也好,亞里士多德法培根法也罷,這些術語都會造成混亂,有時會被用錯。 彭加勒和哈達馬,根據數學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憑直覺還是接照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的步驟,把他們分成“直覺型”和“邏輯型”兩種。這種分類法的依據似乎與班克羅夫特的相同。我則願把這兩類稱為“推測型”和“條理型”,因為這似乎是說明兩種類型主要區別的最簡單方法。 尼科爾區別兩種人,一種是具有發明才能的人物,他們不能貯存知識,也無需是一般意義上的絕頂聰明人;另一種人是有着聰明資質的科學家,他們進行歸類、推理和演繹,但根據尼科爾的說法,他們設在獨創精神或不能作出創見性的發現。第一類人運用直覺,他們訴諸於邏輯和推理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第二類人循序漸進地發展知識,恰如泥瓦匠壘磚砌牆,直至最後大廈峻工。尼科爾說,巴斯德和梅契尼科夫有很強的直覺,有時他們幾乎在作出實驗結果之前就發表了著作。他們做實驗主要是為了回答批評者。 班克羅夫特對各種不同科學家的思想方法作了下述的說明。開耳文和哈密頓(W. Hamilton)爵士屬於“條理型”,他們說過: “對於具有非科學型想象力的人來說,準確精細的測量似乎不及對新事物而探索那麼崇高尊貴;然而,幾乎所有最偉大的發現都是這樣作出的。” “在物理學上,任何人只要有耐心、四體靈活、感覺銳敏,即使智力中下也能發現新事實。” 把這最後一段話與下面戴維的話作一比較: “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一個靈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發現是由失敗給我的啟發。” 多數數學家是推測型的。下面的三段話據說分別是牛頓、休厄爾(William Whewell)(休厄爾(1794一1856),又譯惠威爾,英國哲學家和數學家。—譯者)和高斯所說: “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 “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測,一般是作不出知識的進展的。” “我有了結果,但還不知道該怎樣去得到它。” 大多數生物學方面的優秀發現家也是推測型的。赫胥黎寫道: “人們普遍有種錯覺,以為科學研究者做結論和概括不應當超出觀察到的事實。……但是大凡實際接觸過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實的人很少會有成就。” 下面兩段在不同場合說的話,表露了巴斯德有關這一問題的觀點: “如果有人對我說,在做這些結論時我超越了事實,我就回答說:”是的,我確是常常置身於不能嚴格證明的設想之中。但這就是我觀察事物的方法。”” “只有理論才能激發和發揚發明創造精神。” 奧斯瓦爾德用以區分科學家的方法略有不同。他把他們分成“古典型”和“浪漫型”兩種。前者的主要特點是使每項發現臻於完善,工作方法有條不紊:後者有一大堆設想,但在研究時失於膚淺,很少徹底解決問題。奧斯瓦爾德說,古典型的人是蹩腳的教師,在大庭廣眾之中往往手足無措;而浪漫型的人任意暢談他的設想,對學生有極大的影響。他會培養一些出類拔萃的學生,但有時也破壞他們的獨創性。 而另一方面,正如哈達馬所指出的,高度直覺的頭腦往在十分朦朧。米斯(Kenneth Mccs)認為:實用的科學發現和技術有三種不同的研究方法: (1)理論的綜合; (2)觀察和實驗; (3)發明。. 他說,在一個人身上具有一種以上的上述研究方法是罕見的,因為每種方法要求不同類型的頭腦。 條理型的科學家也許更適宜於發展性的研究,而推測型則更宜於探索性研究;前者適於參加研究小組,而後者則或是單干、或是當小組的領導人。泰勒(E.L.Taylor)博土描述了一個大型商業性研究機構的工作安排:他們僱傭推測型的人來隨意進行設想,一旦這些人發現某個可能有價值的設想時,這個設想就不再讓他們過問,而交給一個條理型的研究人員去加以檢驗並充分發展。 然而,所謂推測型和條理型是兩個極端,也許多數科學家兼有二者的某些特點。學生可能友現自己有天然趨於這一類型或那一類型的傾向。班克羅夫特認為,一種類型是很難轉化為另一種類型的。也許,最好每個人聽從自己的自然傾向,而且人們認為有許多科學家受了自己碰巧遇到的教師的過多影響。最重要的是,我們切不可要求別人都照自己的思想方法去思想。如果一個天生是推測型的年輕科學家,受到一位條理里教師的影響,誤認為自己的想象力應受壓制以至被扼殺,那就是一樁極大的憾事了。一個能夠產生自己的設想並願意予以試驗的人,往往比缺乏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人更容易愛好科學研究,作出更大的貢獻並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後者在研究方面能做有用的工作,但也許並不感到很大的樂趣。兩種類型的人都為科學發展所必需,因為他們會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正如本書其它章節中所提到的,哲學家以及論述科學方法的作者們一個常見的錯誤是,他們誤認為:系統地積累資料,最後根據簡單的邏輯作出結論和概括,這樣就作出了新發現。而事實上,可能只有很少數的發現是這樣作出的。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方舟子在2008年抄襲美國“反偽鬥士”邁 | |
2020: | 湖南台要作死!這都敢播 | |
2019: | 官商學黑與土豪劣紳到處作惡,但一到台 | |
2019: | 你能否發現翻譯中的任何問題? | |
2018: | 中美貿易戰第二炮2千億的學問 | |
2018: | 479 拍拍打打有奇效、輕鬆按摩更健康 | |
2017: | 207 7月酷暑的瀋陽飄着大雪…… | |
2017: | 不懂論語的北大院長——胡適(下) | |
2016: | 再見驢十八:南海仲裁已成歷史,再回首 | |
2016: | jingchen:實用生理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