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製造精子的第一步大獲成功
Scientists Successfully Develop Sperm Cells
自哺乳動物在地球上閃亮登場以來,它們衍生後代歷來是以傳統繁殖方式進行着:雌雄交配,精卵結合,自然受孕,繼而由胚胎發育逐漸形成胎兒,分娩出世。
儘管上世紀五十年間起,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避孕方法 (不一一舉例) 來控制人口的爆炸式增長,開發出人工授精法、試管嬰兒等來解決有些夫婦懷孕難的問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風水輪流轉。現在全球男性不育率持續上升,尤其是發達國家新生兒出生率一點點開始慘不忍睹,變成了一種社會問題。科學界不得不正視男性不孕的事實,針對這一困擾,相關的醫學研究一一展開。
基於生命科學的蓬勃發展,佐治亞大學 (University of Georgia) 科研人員近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他們主導的一項精原幹細胞研究從靈長類動物的幹細胞中培育出精子細胞,為未來的臨床治療帶來了希望。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生育與不育科學》(Fertility and Sterility Science) 雜誌上,首次表明靈長類動物胚胎幹細胞可以在培養皿中製造出具有功能的精子細胞。
科研人員利用恆河猴的胚胎幹細胞分化產生未成熟的精子細胞,即圓形精子細胞,與體內未成熟精子細胞一樣。在加入其它因素的條件下,體外精子細胞激活卵子並使之受精,從而受精卵發育成健康的胚胎。他們證明這種精子細胞能夠使恆河猴的卵子受精。
佐治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查爾斯·伊斯利教授說,科學家已經能夠利用老鼠的幹細胞製造出類似精子的細胞,但齧齒動物的精子生產與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截然不同。
在佐治亞大學的這項工作之前,人們並不清楚此項技術是否能應用於人類。
恆河猴與人類有相似的生殖機制,這使它們成為“探索基於幹細胞的男性不育治療方法的理想和必要的模型”
因此,這項研究是以幹細胞為基礎的療法的一個巨大突破,意義非凡。並表明這項技術有潛在可譯性,有望進一步發展,用於治療男性不育,成功製造健康的胚胎,如果男性無法產生任何可存活的精子細胞。
今年秋天,科研人員計劃採取下一個關鍵步驟,將這些受精胚胎植入代孕恆河猴,以檢驗這些來自體外精子的胚胎是否能產生健康的嬰兒。
這是一項顛覆性的科學研究嘗試,能否最後成功?
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