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景路:閒話元旦的出處
說起元旦,許多人仍然認為這一習俗也是源自中國,而且是指陽歷的每年一月一日,畢竟元旦的俗稱就叫“陽歷年”嘛!有陽必有陰,陰陽循環,這是國人的世俗傳統認知,故而春節也被我們稱為“陰歷年”,估計這也是國人認為元旦乃源自自家的理由之一吧;“陽歷”又與“洋歷”諧音,因此,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元旦習俗乃來自西方。清末民初,西洋貨充斥坊間,什麼“洋火兒”(火柴)、“洋馬兒”(自行車)、“洋蠟”(蠟燭)、“洋酒”(外國酒)、“洋布”(外國布料)、“洋灰”(水泥)、“洋糖”(水果糖)等等、等等,只要是外國來的,莫不加上一個“洋”字兒,因此,“陽歷”與“洋歷”混淆,元旦源自西方之說也就貌似有了根據。
其實,上述這些認識可以說都不全面,最原始的元旦習俗應該是源自古埃及,據說早在公元前很早的時候,當時的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民族進化成為了農耕社會,並且定居在尼羅河兩岸。古人靠天吃飯,這倒是放之“世界”而皆準的真理。自然,進入農耕時代的古埃及人每年的收成也就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了很大關係,而備受尼羅河洪水之害的古埃及人從長期對洪水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於是,他們就把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比較得知尼羅河兩次泛濫時間的間隔大約是365天,同時他們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時,也正好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時候。據此,古埃及人就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應是世界上關於“元旦”最早的記錄。即使是今日,也可從現代埃及人仍把尼羅河漲水的一天作為新年的伊始並稱之為“漲水新年”而得到佐證。據說,至今在埃及的某些地方尚保留着在元旦這一天,要給神供上大豆、扁豆、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以及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祈求新的一年有豐裕收成這一習俗。
在我國最早關於元旦的記錄,要屬在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找到的“旦”字的象形文字了。殷商時期人們以象形的“旦”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意思,象徵着一個新的開始。而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的《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是“初”、“始”的意思,旦則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日子”,也因此,元旦合稱其實就是“初始的日子”,亦指一年的第一天。
在我國古時候的各個朝代,元旦的時間各異,稱謂也各不相同。據《史記》記載,元旦在夏代是指正月初一,商代則定為十二月初一,而周代又改為十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從周制,亦把元旦定在十月初一這一天,自始歷代相沿未改,直至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因與夏代的規定相同,所以又稱“夏歷”。直至今天,在我國某些地區,老人們仍習慣用夏曆紀年。“漢初歷”一出,就一直沿用到了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基於“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之認識,定農曆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即公歷的一月一日為新年,這倒是為“元旦”乃來自西方之說起到了佐證效果。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為了區別公歷農曆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從夏代沿用至辛亥革命的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公歷一月一日則定為“元旦”。自此,“春節”和“元旦”在我國有了真正明確的定位。
其實,元旦在中國古時候的稱謂也各不相同,據史料記載,元旦在漢代叫“元正”、晉代稱作“元辰”、北齊時又呼為“元春”、唐朝時又有說法叫“元朔”、到了宋代,方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稱為‘新年’”的記載。到了現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公曆紀年,即各國都把每年的一月一日定為一年的開始,但由於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因此,各國的元旦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一天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一天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歡慶元旦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則是世界上第十二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慶祝一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以說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習俗,而在東南亞,受我國影響,許多國家與我國的慶祝元旦的方式有着共同之處,比如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深的日本就有互相拜年、串親訪友、寺廟進香等習俗;在朝鮮則有貼窗花、桃符的舊俗;在新加坡因有着百分之八十五的華人,所以,在那裡的人們過年則幾乎還保持着中國人守歲的傳統等等。
新年在即,僅以此篇元旦閒話,獻給旅日華人朋友,願各位在新的“虎年”里:身體壯如虎,事業正當午。浪漫似樂譜,快樂莫你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