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濟群法師講唯識:1.3 唯識的經典依據--6經11論
送交者: pifu01 2022年04月02日06:49:0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三、唯識宗的依據經典
   我們學習唯識,首先應對唯識宗的重要典籍有大致了解。無論是古人治學,還是現代人研究學術,都非常重視目錄學。因為研究任何一門學問,都要了解與此相關的書籍及重要資料。如果沒有目錄學的基礎,不知道應當閱讀哪些著作,搜集哪些資料,研究就無法有步驟地開展。
   1、六經
   唯識學依據的典籍主要是六經十一論,它們不僅是唯識理論建立的基礎,同時也涵蓋了唯識的整個理論體系。六經為《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摩論》、《楞伽經》和《厚嚴經》。其中和唯識宗關係最為密切的當推《解深密經》,可以這麼說,唯識宗的許多重要理論都源自《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在中國先後翻譯過多次。最早是菩提流支翻譯的《深密解脫經》五卷,其後為真諦翻譯的《解節經》一卷,求那跋陀羅翻譯的《相續解脫經》二卷,這兩個譯本為節譯,只翻譯了經典中的一品或兩品。最完整的譯本為玄奘三藏翻譯的《解深密經》,我早年曾在閩南佛學院開設過這門課程。
   《解深密經》共有五卷八品。其中,“勝義諦相品”是立足於勝義諦的思想。相對於小乘佛法所依的三法印,大乘佛法是立足於一實相印,而對此解說得最詳盡的即為《解深密經》的勝義諦相品。本品從勝義如何超越名言概念、超越思維,及勝義的普遍性、勝義與世俗現象的關係這四方面進行了極為透徹的闡述。“心意識相品”則對心意識進行了全面考察,唯識宗擅長對精神現象展開分析,這一思想就淵源於《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和“無自性相品”主要闡述三性、三無性的思想,並對空與有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尤其是“無自性相品”,唯識宗許多不共的思想就來自此中。在“分別瑜伽品”中,則詳細解說了整個唯識宗的修行及大乘止觀法門。
   《華嚴經》:
   《華嚴經》在中國的流傳,主要是以佛陀跋陀羅翻譯的六十卷本和實叉難陀翻譯的八十卷本為主,此外,還有般若翻譯的四十卷本。我在學習《華嚴經》的過程中發現,這部經典包含着兩種思想,一是早期大乘經典的性空思想,一是三界唯心的唯識思想。“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一著名偈頌,就是出自《華嚴經·十地品》中,這樣的思想在《華嚴經》也占據着重要地位。華嚴宗的法藏大師正是根據《華嚴經》建構了法界緣起的理論,而這法界也就是我們的真心,是宇宙人生展開的根本所在。當年世親菩薩之所以能夠回小向大,也正是在無著菩薩那裡聽聞了《華嚴經·十地品》後,才深刻感受到大乘經典的殊勝。
   《如來出現功德經》:
   《如來出現功德經》在中國沒有翻譯,所以我們也無從考察它的內容。
   《大乘阿毗達摩經》:
   《大乘阿毗達摩經》同樣沒有翻譯,但我們通過《攝大乘論》就可對其內容有大致了解。《攝大乘論》為無著菩薩的代表作,根據《大乘阿毗達摩經》的“攝大乘品”撰寫而成。在整個《攝大乘論》中,多處引用了《大乘阿毗達摩經》的經文,無論是阿賴耶識的提出,還是唯識的形成,及修行次第的建構,都是以此經作為依據。此外,無著菩薩還著有《阿毗達摩集論》,對《大乘阿毗達摩經》的法相進行了全面論述,所以這部經典和唯識宗的關係也很密切。
   《楞伽經》:
   《楞伽經》在中國先後翻譯過三次,第一是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經》四卷,禪宗達摩祖師讓人們以楞伽印心,所使用的即為此經。此外,還有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卷本《楞伽經》,實叉難陀翻譯的七卷本《大乘入楞伽經》。《楞伽經》中,重點談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也正是唯識宗的核心思想。
   《厚嚴經》:
   《厚嚴經》,一說為《大乘密嚴經》,在中國有兩個譯本,一是地婆訶羅(日照)所譯,一是不空所譯,均為三卷。大體而言,兩個譯本的譯文大致相同,而品名稍異。然就體裁來看,日照譯本的長行、偈頌各半,不空譯本則多為偈頌韻文。此外,日照所譯較不空所譯有更多省略之處,現今通行的為日照譯本。本經旨在闡明如來藏、阿賴耶識之義,並廣說密嚴淨土之相。全經分八品,敘述佛在超越三界的密嚴國土升座說法,金剛藏菩薩請示第一義法性,佛以如來藏的不生不滅作答。其次,金剛藏菩薩對如實見菩薩、螺髻梵天王等解說如來藏、阿賴耶識等大乘法相。最後說明如來藏即阿賴耶識、即密嚴之理
   2、十一論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為彌勒菩薩所說,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乃唯識宗的根本論典。有部的阿毗達摩有“六足一身” 之說,以《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代表身體,其餘六部論典則屬於身體的部分延伸。在唯識論典中也有類似說法,即“一本十支”,以《瑜伽師地論》為根本,以十部支論分別對《瑜伽師地論》的部分思想進行演繹。
   《瑜伽師地論》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了三乘行者的修行,可以說是修學佛法的百科全書。本論共由五部分組成,為我們建構了學佛和修行的完整次第。首先是本地分,為論典的核心部分,所占分量也最重,共五十卷。本地分共由十七地組成,分別是: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餘依地。所以本論亦名十七地論,主要講述了三乘行者在修行中的境、行、果。佛教的很多典籍都是按照境、行、果的內容來建構,境是我們所應認識的境界;行是修行的次第;果則是修行證得的結果。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從五識身相應地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三摩四多地、非三摩四多地,主要講述了人天乘的境界和修行;聲聞地所講述的是聲聞乘的境界和修行;菩薩地所講述的是菩薩乘的境界和修行;而有餘依和無餘依地是側重從果的角度來說。其次是攝抉擇分,共三十卷,對本地分中較為深奧的部分再次進行闡述,並將深意抉擇出來加以演繹,仍建立在本地分的基礎之上。第三是攝釋分,只有兩卷,“略攝諸經中之儀則”,諸經主要是指《阿含經》,也就是對《阿含經》的儀則進行解釋。第四是攝異門分,也是兩卷,“略攝諸經中所有的諸法名義差別”,將《阿含經》中的名義差別作了一番介紹。第五是攝事分,共十六卷,將《阿含經》中的重要義理作了介紹。由此可見,《瑜伽師地論》和《阿含經》有着密切的關係。在印順法師所著的《雜阿含經論匯編》中,將《瑜伽師地論》後面這部分內容和《阿含經》進行了對照和比較,以此說明兩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為無著菩薩所造,共二十卷,由玄奘三藏翻譯,主要是對《瑜伽師地論》的要義進行弘揚。因為《瑜伽師地論》博大精深,無著菩薩為便於人們學習,將《瑜伽師地論》的主要義理提煉出來,分為攝事、攝淨義、成善巧、成無常、成苦、成空、成無性、成現觀、成瑜伽、成不思議、攝勝決擇等十一品進行介紹。
   《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莊嚴論》本論為彌勒菩薩所造,釋論為世親菩薩所造,由波羅頗密多翻譯,共十三卷。主要對《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思想進行弘揚,闡述了菩薩地的整個修行過程,並顯示了大乘的莊嚴和殊勝。唯識宗的很多論典都分別有本論和釋論,本論為偈頌,釋論為長行。印度人造論的習慣是先寫偈頌,將自己的思想以偈頌方式表達出來,然後再以釋論進行說明。釋論並非全由造論者自行完成,但由他人來完成這一工作,難免會出現思想上的分歧。《唯識三十論》就有這樣的現象,世親菩薩完成偈頌之後,未及造釋論就圓寂了,其後出現了多部釋論,分別以不同觀點進行解說。
   《集量論》:
   《集量論》由陳那菩薩所造。陳那以擅長因明學而著稱於世,在唯識學上也頗有建樹,大家學過因明,應該對他有所了解。《集量論》是陳那菩薩重要的因明學著作之一,共四卷,由真諦翻譯。《集量論》亦有偈頌和釋論,是將陳那所著《正理門論》等諸論中有關‘量'之部分全數收集,匯編組織而成的因明論著,為陳那自身量說集大成之作。內容包括現量品、為自比量品、為他比量品、觀喻似喻品、觀離品、觀過類品六章。論中還包含了對世親之《論軌》、正理學派、勝論學派、彌曼蹉學派、數論學派等知識論的批判,以批判的態度研究佛教與外道的各種量論,將量歸結為現量與比量,並分別闡明兩者性質。更提出三分說,將'分為相分、見分和自證分。現量論與三分說發展了唯識學的認識論,又以‘三支作法'為中心,說明因三相、九句因、同喻之合與異喻之離,剖析多種似因、似喻與似能破之推理錯誤。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的本論為無著菩薩所造,先後有三個譯本,一為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二為陳真諦譯,三卷;三為唐玄奘譯,亦為三卷。釋論分別由世親菩薩及無性菩薩所造,前者亦有三個漢譯本,即真諦所譯之十五卷本,笈多所譯之十卷本和玄奘所譯之十卷本;後者唯玄奘譯本。所以,《攝大乘論》在中國曾有過多次翻譯。真諦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唯識的重要經論幾乎都翻譯過,在他的譯著中,自己最為重視的便是《攝大乘論》。《真諦傳》記載:“真諦雖廣觸眾經,但偏弘攝論。”由於他的偏弘,在梁武帝時代因此出現了攝論宗。南北朝時期,很多大德都是專弘一部論典,並依此形成自己的佛學思想,如毗曇師,成實師、涅槃師、地論師。更進一步,便是根據這部論典來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那就不僅是師,而成為宗了。如當時所出現的攝論宗和地論宗,當然這些宗派尚不及隋唐時期的宗派那麼完善。
   《十地經論》:
   《十地經論》由世親菩薩所造,是他回小向大後所造的首部大乘論典。北魏宣武帝之時,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來到中國,他們雖然合作翻譯了《十地經論》,但因思想觀點的分歧,於是分別對這部論典進行弘揚。他們的分歧主要體現在當常和現常,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真妄問題。因為他們分別在相州的南道和北道弘揚此論,所以在當時形成了南北兩道之分。南道主張阿賴耶識就是清淨的真如佛性,當下具足一切無漏功德;北道主張阿賴耶識是虛妄的,需要聽聞佛法來聞思薰習,在內心種下無漏種子,並以無漏種子的力量來克服原有的雜染成分,只有在成佛後才能具足佛的功德,因而佛的功德不是凡夫所具有的。也正因為存在這樣的分歧,當年玄奘大師在尋師訪道的過程中,感覺當時流傳的唯識思想尚存在諸多問題,於是萌發了前往印度求法的願望。
   《分別瑜伽論》:
   《分別瑜伽論》由彌勒菩薩所造,在中國也沒有翻譯,但我們從這部論典的名稱可以想見它的思想內容。此外,《解深密經》有一品為“分別瑜伽品”,主要討論大乘止觀的修行,其中引用了《分別瑜伽論》的兩個偈頌,都是止觀的內容,可見這部論是以弘揚止觀為宗旨。
   《觀所緣緣論》:
   《觀所緣緣論》由陳那菩薩所造,玄奘大師翻譯,只有薄薄的一卷。這部論典以非常嚴密的因明格式來成立“心外之所緣緣非有,心內之所緣緣非無”。論中破斥世間外道、小乘有部所執之極微、和合色都不可作為所緣緣境。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也是世親菩薩所造,玄奘大師翻譯,共一卷。異譯本為菩提流支翻譯的《大乘楞伽唯識論》一卷,及真諦翻譯的《大乘唯識論》一卷。《唯識二十論》的很多思想都被玄奘三藏組織在《成唯識論》中。《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論》關係非常密切,區別在於,《唯識三十論》是從正面來建立諸法唯識,而《唯識二十論》是通過破除外道的懷疑來成立唯識,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闡述唯識的思想理論。在《唯識二十論》中,論主主要解答了小乘和外道的七大問題,如:既然睡夢與覺時同緣唯心所變境界,為何所造善惡感果不同?如果唯心無外境,世間怎麼會有殺生業和殺生罪?針對外道和小乘的疑難一一破斥,即“釋七難以成唯識”。
   《辨中邊論》:
   《辯中邊論》頌文由彌勒菩薩所造,屬於彌勒五論之一,長行由世親菩薩所造,玄奘三藏翻譯。異譯本為真諦翻譯的《中邊分別論》。所謂中,是指大乘根本思想之中道;所謂邊,則是偏於一邊之惡見,幫助我們對正確和錯誤的認識進行抉擇,遠離錯誤的認識而回歸於中道。
   《阿毗達磨集論》:
   《阿毗達摩集論》的本論為無著菩薩所造,釋論為師子覺所造,共十一卷,由玄奘大師翻譯。阿毗達摩也就是論典,非常重視對法相的分析,通過對法相的考察幫助我們樹立正確認識。小乘阿毗達摩有《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等六足一身,大乘論典中以阿毗達摩命名的主要是這部《阿毗達摩集論》,由兩分八品組成。兩分為本事分和抉擇分,主要探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法門,三藏十二部經教,及修行人具有哪些根性,通過哪些方法可以證得哪些結果。
   對唯識的很多典籍,我都寫過介紹文章,如《〈攝大乘論〉發微》、《〈辯中邊論〉述義》、《〈成唯識論〉概觀》、《〈瑜伽師地論〉提要》、《〈唯識二十論〉的唯識思想》等,還有一部《真理與謬論》,是關於《辯中邊論》的講記,基本涵蓋了我長期以來對唯識有關問題的思考。
   最後,再介紹一下唯識學上新譯和舊譯的區別
   在佛教史上,相對於玄奘的新譯,真諦和菩提流支翻譯的論典稱為舊譯。新譯和舊譯的區別主要是在傳承上,即使用的梵本不同。玄奘揉十家之見譯出《成唯識論》後,人們覺得真諦的舊譯是有問題的。窺基論師在《成唯識論述記》和《辯中邊論述記》中,對其中的很多問題作了比較和說明,指出舊譯對這個問題是如何解說的,錯誤又在哪裡。但是,現在的學者對此也有不同看法。真諦的舊譯有幾個比較突出的思想,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舊譯認為阿賴耶識是染淨的和合,既有雜染的成分,也有清淨的成分。兩者在我們生命中所占的分量是同等的,由雜染成分展開雜染的世界,由清淨成分展開清淨的世界。新譯則認為阿賴耶識是虛妄的、雜染的,並且只講八識。舊譯在阿賴耶識之外又提出了第九識,即庵摩羅識,也就是完全清淨的無垢識。修行就是通過對阿賴耶識的轉依,斷染取淨,以阿賴耶識中清淨種子的力量將雜染種子排除後證得第九識,這一思想和真常唯心繫的思想比較相似。
   2、舊譯認為真如既指所緣的境,也指能緣的心,能所一體,境智不二。而在新譯的唯識中,真如指的是智慧所緣之境。
   3、舊譯認為三性中分別性是空的,依他起性也是空的。而在玄奘的翻譯中,遍計所執性(分別性)是空的,依他起性是側重從有的方面來說。關於三無性,真諦認為不僅遍計所執必須遣除,依他起也必須遣除;而在玄奘的翻譯中,主要遣除的是遍計所執性,並不遣除依他起性。
   4、關於種姓的問題,舊譯認為趣寂聲聞終歸還是要回小向大,並不是絕對的。而在玄奘的翻譯中,定姓二乘是不能回小向大,如《解深密經》中的趣寂聲聞,生性就是喜歡自了,是確定而無法改變的。
   對於舊譯和新譯的不同觀點,佛教界長期以來一直以新譯為準。但在民國年間,教界和學界卻為此展開了論戰,民國二十年,梅光羲居士作《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引起守培法師的反對,謂“舊譯無一非處,新譯無一是處”。其後,印順導師著《唯識學探源》,旨在釐清唯識學的根源。我個人覺得,舊譯和新譯只是傳承上的不同,唯識宗本來就存在不同流派,不能簡單地說誰是誰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儒家文化搶救運動是漢儒做的最偉大,最
2020: 美國感染者是“增量” 還是“存量”?
2020: 晚舟歸來(23):可可成為麥當勞第一位
2019: 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簡要傳記
2019: 從響水爆炸案回看蘇南模式
2017: 木樁:藝術也能變戲法
2017: 請出示父母資格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