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法教我們望月思念
秋靳
今天是癸卯兔年正月初一,春節,也是公元2023年1月22日。
我特別喜歡這個中國歷法。有時,我們稱之為陰歷,有時,我們稱之為農曆,有時,我們稱之為漢歷。稱它陰歷,是因為它的月是按着太陰(月亮)的朔望一個周期29天半為一月而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稱它農曆,是因為它的一年裡制定有四季二十四節氣,歷法指導着農耕社會的經濟活動。而二十四節氣的測定卻是按着地球繞太陽一周中原大地與太陽的距離與位置變化而決定的。
這是陰陽二套系統混和組成的歷法,由於月亮繞地球十二周約為354.37天,為了和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的365.25天統一起來,所以漢歷法每隔兩到三年有一年是13個月,但並不稱13月,而是在12個月裡讓某月重複一次稱閏某月。漢歷閏年的規律是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閏月具體加到哪個月,依照漢歷歷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通常將只有一個節氣的月份(一般是小月)設置為閏月以進行彌補。雖然繁雜了一些,但歷法內容豐富多彩又直觀明了,而日子總是和懸掛在天空中的月亮形狀貼切,在沒有電話電報電視互聯網時代,遠方的遊子看到圓月思念家鄉親人,家鄉的父母看到圓月思念遠方的兒女,這月亮就是人們互聯互通的紐帶結。
假設有一天突然昏厥許久卻在一曠野醒來,看看周圍的草木,體會環境的冷暖,望望日月星辰,雖然不知是哪年,卻是可以按中國歷法測算出是哪月哪天。
年前查日本篆刻名家河井荃廬的資料,顯示河井是生於日本明治4年4月28日(1871年6月15日),一開始很有點困惑,怎麼有兩個不一樣日期,後來又查明日本在明治6年前尚採用中國歷法記月日,所以明治4年4月28日那一天正是1871年6月15日,有很細很細的殘月凸面朝東懸掛天空。如果是明治6年4月28日出生的,那就還是1873年4月28日出生的,不查不知道那天月亮幾何。日本從明治6年起新年就從元旦開始了。
中國從1912年開始並列使用公元紀年法的12月歷稱之為陽歷,不過月歷本中還是會標注陰歷的月日及節氣。在我小的時候,沒有印製着圖片的精美掛歷,只有365頁的年歷本。我的祖父最為看重這個年歷,年年必買,掛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一天翻一頁,一頁一故事,日子就這樣數着過去。
今天出生的寶寶,生日是1月22日和癸卯兔年正月初一。明年,他可以在2024年1月22日過周歲生日,然後在2月10日再過一個甲辰龍年正月初一的生日。可以收到兩次生日快樂的祝福,收到兩次生日禮物,做父母的可以慢慢教他中國歷中國事,以後的每年每年,引出好多故事。
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