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3年04月23日02:05:2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日本俳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張石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它以固定的形式為基礎,主要由5、7、5構成的17個音節組成,一般要求其中有一個表現寫作當下季節的季語。 從歷史上看,它並不是作為一首孤立的短詩而確立的,而是俳諧連歌的首句--“發句”,也就是連歌的第一句。連歌是一種多人連續吟詠的詩歌, 江戶時代,著名俳人松尾芭蕉將“發句”的藝術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發句成了後世獨立的俳句的源泉,現代的俳句創作主要用十七音節來吟詠。 江戶時代詩人、畫家與謝蕪村的畫與自題俳句 有人說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詩歌,由於俳句只有十七個字,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以最短的詩句獲得最大的表現空間。它有時沒有主語,有時沒有謂語,有時沒有賓語,它不是一種完整的訴說,也不是一種完整的描寫,有時它會拒絕敘述所必須的語言成分,它常常是一種比喻,但是喻體的後面沒有喻本,它有時是一種象徵,但是卻從鮮活的具象中抽象不出寓意,它有時是一段的自然精彩的剪裁,有時是一種情緒的寄託。它因缺失而獲得無限,因短暫而通往永恆。它有時像一幅剪紙,單薄而美麗的形象在雕空了的環境中延宕,有時像一朵落花,在單薄的季語中流失得無影無蹤…… 唐代司空圖在《詩品二十四則·含蓄》中說: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沉浮。 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大意就是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無字勝有字,無聲勝有聲。不言苦字,悲情自生。透悟真宰,與道沉浮。如漉滿酒,涓涓不盡。如花遇秋,綠肥紅瘦。如塵如泡,來去無影。深淺聚散,醍醐自生。 日本的俳句因為只有十七個音節,因此經常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如日本現代俳人稻垣菊野(稲垣きくの)如下的俳句: 那本舊日歷中 有相逢的日子 不能去扔 逢ひし日のこの古暦捨てられず 稲垣きくの 這首俳句沒有主語,而所說的事情是不能扔掉陳舊的日歷,因為那裡有相逢的日子,雖然沒有一個字言及誰和誰相逢,但作為讀者的我們馬上就可以體會到,這是一首愛情詩,也許是一首失戀的詩,也許是一首回憶往昔愛情的詩,但是我們在這十七個文字中無法確定這些,只知道這是一首愛情詩。那與戀人見面的日子,使古舊的日歷中所記載的日期刻心銘骨,也許一切都已經過去了,但是這翻過的日歷仍然存在,不忍拋棄。流失的是歲月,永恆的是心情;泛黃的是紙葉,鮮明的是記憶。 這個短短十七個音節的俳句,講的是一個可以無限聯想和延伸的的愛情故事,但是我們不知道是失戀還是懷念,不知道是誰與誰相愛或誰拋棄誰,不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何時何地,於是在這不著一字處,“語不涉難,已不堪憂”,聲聲有情,說一字即不中。 再看現代俳人村越化石的下面的俳句: 有一種溫柔的告知 說雪花正飄 風花を言葉やさしく告げらるる 這里同樣沒有主語,而告知這一謂語,也沒有對象賓語。這里描繪的一個情景是:有一種溫柔的訴說,說小雪花正飄。只看這首俳句,這是一個沒有時間地點,沒有可知的主體和對象,正如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所說:“……俳句把我們從未碰到過的那種事物提示給我們; 我們從中認出一個沒有來源的復製品,一個沒有原因的事件,一個沒有主體的回憶,一種沒有憑藉物的語言。而只是得到存在。”(羅蘭・巴特:《符號帝國》孫乃修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全心的養生和養智之於善心表意 | |
2022: | 不要叫我病毒,叫我精子 | |
2021: | Measured and actual expected lifespa | |
2021: | 57年的悲劇 一 四中回憶之二 | |
2020: | 有人恨方方?你想得太多了 | |
2019: | 宋詩解(2) | |
2018: | 429 門外客來終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 | |
2018: | 彭運生談藝錄(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