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 | 道德元理 1. “倫理”只涉及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身份”
送交者: luis 2024年02月28日15:55: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 | 道德元理 1. “倫理”只涉及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身份”

 

2009年下半年,淺人調到高研院後,開始琢磨“好與正當”的關係,從“元價值學”的實然視角,撰寫《善惡與是非》的小冊子。初稿草成了後,記不清哪年了,又打算接着寫本《道德與正義》,從“元倫理學”的實然視角,探究“好與正當”的倫理結晶:“道德”是“好”或“善惡”的具體化,“正義”是“正當”或“是非”的具體化,標題上就遙相呼應。

 

然而哈,第二本小冊子,始終沒成型,只有幾十萬字的雜亂筆記,不成體統。怎麼回事呢?除了承蒙邯鄲路某高校,當時眾多頭兒的熱情關照(很遺憾,俺老漢和他們都不熟),2016年告老下鄉,頤養天年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善惡與是非》,碰上了出版費用的麻煩。你想啊,成型了尚且難以問世,沒成型的還寫它作甚?

 

走運的是,告老下鄉後,頤養天年期間,倒是發了一堆論文,其中也包括,根據雜亂筆記的內容,考察“權益”“正義”的幾篇,趁機撈了點稿費,勉強貼補些家用,順帶着也讓原本的雜思亂想,有了些條理。於是乎,既然眼下躺平啦,不再燒腦寫論文,就準備拿沒成型的《道德與正義》,當成本系列的參照藍本了,嗯哼。

 

《求知愛智》導言提到,全部隨筆集裡,唯有認知領域,以及倫理領域,單獨成了系列;實利、信仰、炫美三大領域,只能穿插在本系列,以及《求知愛智》中,零散雜亂地說上幾句,沒法另立山頭了,原因嘛就是:人皆有限,能力不足,壽命太短,尤其淺人,特別如此,木有法子。抱歉。

 

抱歉之餘,一個問題:為啥能力不足,壽命太短,還把這倆系列,單獨拈出來考察呢?除了以往的哲學,都給了“認識論”和“倫理學”,相當高權重的傳統外,就認知而言吧,主要是因為,它的作用十分獨特,不僅與意志、情感三足鼎立,而且在道德、實利、信仰、炫美領域,也有引導效應,能對它們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就道德而言呢,則主要是因為,由於涉及“人倫關係”,亦即人際關係中的“身份角色”,在看重這些東西的人們眼裡,它的意義特別重要,值得拿出來專門強調。

 

看到這個定位,有人要奇怪了:道德不是涉及“人際關係”嘛,你怎麼把它的地盤縮小了,僅限於角色身份?問題在於,要是不這樣子限定,就得把人際間的全部“社會”生活,統統視為“倫理”生活,從而讓其他領域,幾乎沒了立足之地。

 

本來麼,人生在世,永遠擺脫不了,人際關係的纏繞。哪怕你像莊周那樣子,自以為躲開了“應帝王”,可只要身處“人間世”,不僅呱呱落地的時候,離不開父母,老婆去世了,也得鼓盆而歌,說不定還會有,一幫子攜手逍遙遊的好基友呢。所以哈,古今中外許多大師,早就將人定義成,具有“群性”或“社會性”的動物了。

 

淺人有個小註:為了避免所謂“本質主義”的扭曲,請勿把這樣子的界定,以排他的方式理解成:第一呢,人只是一種,“群性”或“社會性”的動物,木有任何“個性”或“一己性”的因素;第二呢,只有人才是“群性”或“社會性”的動物,其他動物統統缺少,這樣子的特徵;第三呢,任何人都不可能,離開“群”或“社會”孤獨求生,如同傳說中的,魯濱遜那樣子。俺老漢有個愚見:對於隨筆集給出的,相當大一批定義,都應作如是觀。

 

比方說,先秦的荀況就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再例如,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也宣布:“所有人的本性里,都注入了社會性的本能”,從而在“求知性也”的命題外,又添了個“社交性也”的金句。

 

儘管由於文化特色的鮮明反差,二位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前者旨在顯擺,廣大人民“群”眾,不過是“君”牧養下的一堆“羊”,所謂“君者,善群也”;後者旨在指出,城邦公民都喜歡參加,“政治性”的交往活動,可單就把人嵌進了,“關係網”這一點來說,明顯屬於“東聖西哲,心同理同”,不是?

 

這樣子瞅,認知、實利、信仰、炫美領域裡,無一例外,就都會涉及人際關係了,如同你我他,一塊搞科研,合夥種水稻,同去作禮拜,搞個小樂隊那樣子。既然如此,要是將“道德”等於“人際關係”,豈不是各位打交道的一切內容,都能成為本系列的考察對象,結果把淺人給累死了啊?冷血。

 

很不幸,霍布斯就給過,一個無邊泳池般的寬泛定義:“道德哲學是研究人們,在交談和交往中的好壞問題的科學。”然而哈,要是這樣子的話,所有的非道德哲學,豈不是只能研究,人們煢煢孑立時,遇到的好壞問題,以致加起來,連半壁江山都到不了?考慮到這一點,好像就有必要,限定倫理道德的勢力範圍啦。

 

舉個例:博導老闆下了指令,你和他一起做個實驗,於是乎形成了,打工中的人際關係,並且既有合作的一面:你操作儀器,他收集數據;也有衝突的一面:你操作失誤,他糾正了你。然而呢,單純應對這類問題的互動交流,包括為此制定的規章條文,像蒸餾燒瓶用於溶液的蒸餾,甭拿玻璃棒亂碰器壁之類,一般只有“怎樣做才好或對(正當)”的科研內涵,幾乎缺失“怎樣做才善或正義”的道德意蘊。

 

當且僅當,你操作失誤,他來糾正你,卻嘲笑你是頭蠢豬,幹啥啥不成,吃貨第一名,才引進了你與他,作為“同學”“班長”“人”等等的身份角色,從而給原本非倫理的“人際衝突”,增添了“人倫紛爭”的因素,讓你覺得他的做法,道德上“不可接受”,甚至燃爆了你的滿腔怒火,文言又叫“義憤”:你說我的操作錯了,木有問題,憑什麼侮辱我的人格呀,揍你個狗日的……開打。為啥“義憤”總是“填膺”呢?就因為現實中,許多人十分看重,自己在人倫關係裡的,這類角色身份。

 

此處有分教哦:甭把這裡說的“人倫”,與儒家說的“人倫”弄混了。咱儒家的狹義“人倫”,專指禮制主義架構下,“親親尊尊”的“五倫”,亦即“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的特定角色。相比之下,本系列的廣義“人倫”,範圍大多了,涵蓋了任何人之間,圍繞任何身份,形成的任何關係,尤其包括了,咱儒家相對忽視,並且主要塞進了負面內涵的,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嗯哼。

 

說白了,中國傳統哲學很想搞清楚,所謂的“義利之辨”,當代西方學界很想搞清楚,“道德為啥重要”的難題,可又總是拎不清,老覺得頭痛,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將“道德”領域,泛泛地等同於“人際關係”了,木有看到:只有人際關係中,圍繞角色身份展開的內容,俗話或曰“人倫關係”,才是道德價值的根據地。

 

說完了宏大敘事,再來個咬文嚼字。本來嘛,不僅《論語·為政》的“道之以德”,連同《禮記·樂記》的樂者,通倫理者也”,成就了中文語境裡,“道德”和“倫理”的暗通款曲,而且希臘文的“ήθος,連同拉丁文的“mores”“moralis”,原本也都是指:人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風俗習慣和品格規範

 

所以吧,中西文化里,“道德”和“倫理”似乎都是,能夠相互替代的同義詞。要說有啥區別,似乎主要在於:“倫理”重在實然地指,道德領域本身以及相關知識,如“這是個倫理(學)問題”之類(對應的是“非倫理”);“道德”除了這種實然內涵外(對應的是“非道德”),還有正面的應然意蘊(對應的是“不道德”或“反道德”)。也因此,人們通常只說“張三有道德”,不說“張三有倫理”,不是?

 

可是哦,到了很哲學的德國大牌那裡,事情就變味啦:這些在其他概念上,習慣了胡混瞎換亂轉借的人兒們,特喜歡給它倆,劃出一道楚河漢界。相比之下,黑格爾將二者,說成“客觀精神”的不同階段,都只能算小巫了,因為當今的哈貝馬斯,在天高任鳥飛的廣大空間裡,進一步閃亮宣布:“倫理”涉及人們在交往中,對理想化“善”生活的追求,以“可欲性(值得意欲)”為特徵,關注“什麼生活方式,對我們是好的”;“道德”涉及人們在交往中,確立的普適性行為規範,以“正當性(正義性)”為特徵,關注“什麼對所有人是同等好的”。

 

於是乎,照這種小蔥拌豆腐式的區分,各位就能正兒八經地曰:“張三這樣子搞,很倫理卻反道德”,“李四那樣子弄,蠻道德但不倫理”,並據此圍繞他倆,展開好與正當的隆重對照,從而得出某些,玄之又玄的結論咧。當然嘍,要是很哲學的德文里,早就允許這樣子說,那就權當俺老漢腦子進水,不懂外文,一派胡言,嗯哼。

 

不用講,將這兩個幾乎的同義詞,如此割裂後,居然還能把“溝通理性”,這樣子涉及字詞語義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的大腕,腦子好使的特別程度,絕對驚為天人。所以吧,當初哈老先生講,想要退出文壇,淺人是極力反對滴……

 

可惜俺老漢腦子不大好使,搞不懂這類背離了日常語用,大搞憑空創新的一等一貓膩,只好秉承有名的“奧卡姆剃刀”,用三俗民哲的非有名方式,繼續將“倫理”和“道德”,看成難分你我的孿生子,把東西方一幫人兒,努力在它們之間,挖出的種種魅惑差異,統統懸在括號里,存而不論,敬而遠之,置之不理。不好意西吔,親,淺人這邊廂先有了個,禮儀之邦的拱手禮了哦,不要不識抬舉,不是?

 

有禮後添個堵:淺人相當懷疑,不僅那些大肆誇獎,老黑老哈思辨深邃的粉絲們,而且這倆大腕自己,一旦走出了給道德和倫理,下個分裂式定義的語境外,還能不能在各種冗長的論述中,也將這種涇渭分明,身體力行地一直貫徹下去?呵呵。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希望香港大唐抗共文化再次啟動武昌湖
2020: 876在疫情中復工的人如何保命?斷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