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致北大校友的公開信:北大眼高手低嗎 zt
送交者: nfd 2002年05月14日15:56: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致北大校友的公開信:北大眼高手低嗎

  作者:朱鐵志

  親愛的校友:

  你們好。


  照我的本意,通常是不願意談論母校的。這當然不意味着我對母校沒有感情,相反,我對母校的摯愛無以言表。之所以不願談論,一是出於必要的謙遜,二是出於對別人的尊重。大家或許都有同感:最深沉的感情無法表達,說出來就是輕慢和褻瀆。對母親的感情是這樣,對愛人的感情是這樣,對母校的感情大抵也是這樣。告別燕園後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北大不僅以其在中國學界的重要地位讓人敬仰,也以其中某些人的不可一世讓人反感。一群北大人聚在一起談論母校,對校友自己無疑是件快事;而對外人來說,某些北大人談論母校的口氣和姿態,卻是叫人不快的。因為那種談論不論以什麼動機出之,都會給人一種“我們北大”的得意和自負,有一種自我評價與外在評價不甚協調的味道。

  然而接連兩則有關北大的新聞,使我禁不住要嘮叨幾句。一則以《北大清華學生免談》為題的新聞說,在北京春季人才招聘會上,一家美國公司駐京代表處打出“北大、清華畢業生一概免談”的告示;另一則新聞說,有位朱女士針對當前注重形式的教育理念和虛榮的社會風氣,寫了一本《拒絕北大》的書,在書中響亮地感出了“拒絕北大”的口號。

  兩則新聞以其驚世駭俗的姿態,取得了振聾發聵的效果。有人說,那家美國公司的拒絕不無作秀的意味,它的拒絕不僅不會傷害北大,相反,還會暴露自己的虛弱和小氣。因為北大人是卓爾不群的,是富有個性的,一個不能容忍才華和個性的公司,不去也罷。至於那本書,看來更多的是對現行教育制度和體制的批判。批判而要達到“轟動”和“暢銷”的效果,當然最好拿北大開刀,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眼球”、“一夜成名”。

  如果我猜得不錯,上述見解十有八九當出自北大學子之口,因為其中的感情色彩是顯而易見的。對於一個北大人來說,不論是正徜徉於燕園之中,還是曾經漫步於博雅塔下,都會本能地為批評北大的聲音感到不快,這可以理解。而我想說的是,對於來自方方面面的批評,大可不必一觸即怒。北大如果真的成為一個聽不得一點不同聲音的脆弱所在,北大人真的成為摸不得的老虎屁股,北大還是人們印象中的北大,北大人還是國人心中的北大人嗎?一百多年來,北大正是在各種各樣的讚美與批評中汲取營養、兼收並蓄,成為華夏大地傲視群倫的最高學府。而那些出於各種動機或讚美或批評北大的人,在我看來,都以獨特的方式為北大的成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作為北大人,我們應該脫帽向他們表示敬意。

  對於那家美國公司和那位寫書的女士,我同樣要表達這種敬意。正是他們特立獨行的姿態和做法,使我在離校20年後再一次反省北大,反省自己以及眾多校友走過的路。請原諒我要說出一些刺耳的話,相信校友們不至於誤解我的良苦用心:

  北大人是自負的。這不僅是世人的看法,也是我個人的感受。一群人聚在一起,很快就能感到哪一個是北大人。那種高視闊步的姿態,睥睨世界的神態,處處顯露出高人一頭的自負。如若幾個北大畢業生湊在一起,不管他們相差多少屆,都能在最短時間內混熟,並迅速進入旁若無人的高談闊論之中。所論除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以外,最後難免要扯到母校上去。這種時候,“我們北大”就會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聽了難免讓人不舒服。

  北大人是狂妄的。適當的自負可以理解,能夠進入北大,畢竟有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體驗了青年人在他那個年齡和境界上的最高榮耀。說白一點,北大人有其驕傲和自負的資本。問題在於,確有那麼一些北大人把短暫的成功感無限延長了,把局部的成就感毫無節制地放大了。說到底,高考的成功不過是一次考試的勝出;而北大四年的學習,也終究不過四年學習而已。就算你一口氣拿下碩士、博士,也不過是多讀了幾年書罷了。書讀得好當然受人尊重,但真的以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豈不迂腐?北大似乎有某種魔力,總能使一總分畢業生產生“一朝在此,終生得意”的狂妄。到了工作單位以後,這些人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對人對事總是滿眼的輕蔑,時時處處要刻意表現自己的清高和特立獨行,那種狂人的姿態,正是讓許多人不能忍受的。

  北大人是好高鶩遠的。北大人往往都有一份雄心壯志,他們眼眶高、目光遠,一般的成功看不上,眼前的成績看不起。他們無疑是志存高遠的,但他們似乎不太懂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簡單道理。在機關里,抄抄寫寫的瑣事不願干,掃地抹灰的苦事不愛干,端茶倒水之類的“下賤事”更不屑於干。如此這般久了,北大人就成了別人眼中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的主兒。

  北大人是眼高手低的。與心高氣傲的做派比起來,不少北大人的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水平並不令人滿意。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工作不到位並沒有什麼,而一個時時處處自認高人一等的人不到位,就成了令人側目的對象,成了叫人嗤之以鼻的笑柄。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不協調,甚至出現很大反差,這是讓人尷尬的。正因為北大在國內畢竟處於名牌大學之列,所以國人對北大人的要求也就與眾不同。一般畢業生出了差錯也就出了,而北大畢業生出了差錯,人家就會說:“看!這就是你們北大畢業生!”聰明人往往大處着眼,小處入手。恰好在這點上,有些北大人不是很聰明。

  北大人是不善合作的。北大人從小到大基本都是所在學校的尖子,是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當年也多以各省名列前茅的成績進入北大。這種“塔尖”上的生涯,使他們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一種觀眾:我是山中虎、空中鷹。虎嘯山林,從來都是獨往獨來,只有任人驅使的牛羊,才成群結隊。北大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喜歡單打獨鬥,做獨行俠,從恥於拉幫結派到羞於互相幫助。除了在政治面前要保持一份獨有的清醒和邊緣化姿態以外,北大人通常都習慣於成為中心和主角,而不善於做陪襯和配角。這樣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明顯給人恃才傲物、缺乏團隊精神、不好合作的印象。這或許正是那家美國公司拒絕北大畢業生的原因之一吧。

南方周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