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救救北大,救救“大學”!
送交者: 深情感嘆 2006年07月20日16:14:0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救救北大,救救"大學"!

幾年前,朋友們在北京聚會。席間,有“北大人”深情感嘆曰:“北大沒落了!”,我當
即糾正他道:“不是沒落,是墮落了!”

北大,乃“學”之“大”者。所謂“大”,非指規模宏大。當年北大,師生員工總計也就
萬把人,有些系,比如“小語種”的東語系,五個年級師生合計也只得一、二百,比起現
在的數萬之眾,實不可同日而語。那時的北大,沒有“二級學院”,也沒有現在那許許多
多包羅萬象的“研究所”。北大之“大”,全在於它研究高深學問、傳承民族文化和人類
文明之“大氣”。

“大氣”的北大校園中,從月薪數百的一級教授到月薪數十的小助教,幾乎個個不愧為“
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學者”,別說“職稱”、“福利”這些東西,他們簡直是連出什麼
具體的“成果”或“人才”都不怎麼在乎,他們無須為評聘而製作“論文”“專著”,也
不用為占領“陣地”而搭“班子”,跑經費。沒有了追求功利的浮躁,他們可以盡情享受
講學、治學、“做學問”的樂趣。

“大氣”的北大,學生也都是“大氣”的。那時的北大,門檻不比現在低,很難考上,但
有幸入學的也不都是“高考狀元”,卻一定都是“志於學”,為求學(問)而從師學者的
“學生”。記得有個高中同學,數理化成績極佳,考大學時卻令人大感意外地不報清華、
交大而報了山東大學的中文系!原來,此君酷愛唐詩宋詞,而山大中文系的蕭滌非、馮沅
君伉儷,正是他心儀久矣的唐詩專家。那時的北大“學生”,大抵如此。

不知那時有沒有什麼“大學排行榜”,現在也無法求證當時的北大是否“一流”,但可以
肯定,那時的北大,不愧為“學”之“大”者,是一所“大學”,至少在中國是“一流”
,放到現在,也足以與至今堅決不設“商學院”的牛津大學比“牛”。(順便說說,後來
曾一度讓許多考生趨之若騖、分數線甚至高於北大的上海財大,那時充其量也就是個“二
本”的“學院”,考生但凡稍有實力就不會列為首選——第一志願)。是蔡元培先生的大
學理念(北大不是職業養成所)奠定了北大之“大”,是求學、講學、治學“不為稻梁謀
”的師生們成就了北大的“大氣”。

反顧今日之北大,這種大學的“大氣”還剩下了多少呢?每年從“題海”中翻滾出來數千
上萬新北大人,除了把北大當留美跳板,或者指望將來背塊“名牌”找份好工作,還有幾
多是志在求學、做學問的“學生”?別的就不多說了。堂堂“大學”,竟成了“留美預備
班”和“職業養成所”。每每見到出現在報眼位置的北大MBA或者什麼“高管研修班”的
招生廣告,我總忍不住有一種眼睜睜看着名門閨秀淪落風塵的酸楚感——墮落啊!

救救北大,救救“大學”吧!區區五、六千萬人口的英國都能有牛津、劍橋好幾所“大學
”,我們13億中國人,難道連一個北大都養不起?我知道,這樣的想法有點迂闊,但是,
只要挽救了北大,留住這個“根”,就有望正本清源,有效治理目前充斥高校招生、教學
、學術研究各方面種種不堪入目的醜陋弊端,把大學辦成了“大學”,這樣,北大方能名
至實歸,成為真正的“一流大學”。


附:

真正的“一流大學”,不在乎培養什麼“(專業)人才”,而在於培養人

真正的“一流大學”,不在乎培養什麼“(專業)人才”,而在於培養人,
提高一個民族直至全人類的素質、傳承一個民族直至全人類的文化。
我知道,這樣的說法有點“另類”,也頗迂闊而“不切實際”,但卻是有根有據的。

首先,這裡所謂的“大學”,是指原生涵義的UNIVERSITY,不是COLLEGE或者INSTITUTE,

根據其詞根UNIVERSAL,有“全體的”“影響全體的”“萬有的”“普遍的”“人人懂得
(或使用)的”“全世界的”等釋義可知,“大學”面向的是人類的全體(包括人類的一
切泛文化活動),其職能當然不能僅以培養“專業人才”為限。有學者認為,大學培養的
應是“通才”,這種說法比諸“專(業人)才”當然較近於UNIVERSAL,但於大學“影響
全體的”“人人懂得(或使用)的”社會教化職能,則仍不足涵蓋。就此而言,我覺得,
用現成的儒家典籍《四書》中“大學”一詞的釋義來移譯UNIVERSITY:“大學之道,在民
明德,在親民至於至善”,會更確切些。

再以近百年間國人目為“大學”之典範(今之所謂“一流大學”)的北大為例(上個世紀
50年代初院系調整後的清華,似更近於“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E,故不以UNIVERSITY論),用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大學”理念對上述概
念作一點詮釋。蔡元培首先是將研究高深學問確定為大學的宗旨,以成就“大學”之“大
”;繼而具體區分了學與術:治學者為大學,治術者為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是造就
人才,應社會之需要;大學則以研究高深學問滿足智識欲為目的”。在蔡元培看來,大學
不以職業教育為歸依,它不是養成資格的場所。所以他曾十分直率地告訴學生,如果要取
得職業資格,不要來上北大,應該去各種高等專業學校,即COLLEGE或者INSTITUTE OF
TECHNOLOGE。蔡元培的意思很清楚,大學,不是職業資格養成所;大學,尤其“一流大學
”,不培養“專業人才”。

而且,大學,尤其“一流大學”,事實上往往也真的培養不成“專業人才”。比如,廈門
“大學”的高材生陳景潤就是教不了中學數學!培養稱職的中學教師,還是得靠教師“職
業養成所”的師範學院。又比如,要培養黨的幹部,又有哪個“大學”能比黨校更“專業
”、更“在行”?

那麼,大學不培養“專業人才”,是不是就意味着“大學”無用呢?當然不。大學,尤其
“一流大學”,擔負着傳承發揚光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命脈
,非如此偉大的使命,不能成就大學之“大”。倘若越俎代庖,硬要擠進COLLEGE或
INSTITUTE OF TECHNOLOGE中去,培養自己也並不“在行”,不很“專業”的“專業人才
”,別說辦成“一流大學”,恐怕連個名副其實的大學也辦不成了。

要辦成“一流大學”,請先把大學辦成"大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2005年理科高考狀元去向:清華31北大10
2005: 中國大學十年排行榜
2004: 中國博士招生制度必須改革
2004: 中國高校科技創新競爭力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