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育學博士和她建造的大學 |
送交者: cyd 2002年05月23日16:49:3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王磊 5月,長春市已經能夠感受到濃郁的春天氣息。位於風光秀麗的淨月潭旅遊開發區長大公路旁,一座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正處於緊張的建設期。 從東北部的低矮山地,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排洪渠蜿蜒流過。工地監理說,這裡冬天可以存水,夏天水量充沛,8月份竣工後,整個建築群將形成一個依山傍水的絕佳環境。這座在規劃效果圖上呈現出錯落有致、精巧優雅的紅色西式建築群,就是吉林省華橋外語學院的新校區。 對於華橋外院院長秦和來說,從1995年租用別人的教室開創她的辦學事業以來,這次籌建頗具規模的新校區,的確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擁有教育學博士學位、並且在7年來經歷過無數次類似挑戰的秦和院長,總喜歡用她特有的自信看待問題。 “辦法總比困難多”,她說,“我喜歡接受挑戰,就像我對學生們說的那樣,沒有挑戰的生活沒有意思,從你們來到華橋外院的第一天起,就必須面臨不斷的挑戰。”秦和深刻地懂得,華橋外院的孕育和發展,就是一次又一次與難題進行搏鬥的過程,她不喜歡退縮,而她希望她的學生們———那些比她年輕近20歲的孩子們,更要像她一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要知道,世界正在不停地發生變化,一個人受教育水平越高,競爭力就越強,這是個鐵的法則。” 新校區的一期工程要投資1.8億元,計劃總共三期工程全部完成需要3億元。很多人欽佩秦和的膽識和氣魄,說她是個能幹大事的女人,但秦和似乎並不在意這些。“大家都說我在蓋大樓呢,其實,更重要的可不是這座樓有多漂亮,我要建設的,是一所真正的大學!” 在離開新校區工地的汽車上,院長秦和顯得興致勃勃。雖然她滿腦子都是資金、工期、質量這些和蓋房子相關的具體問題,但她更願意談她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她目光炯炯,總是非常嚴肅地提出這樣的問題:“誰能告訴我,大學到底是什麼?”
教育學博士和她的理想大學 從規模上看,華橋外院的創辦和發展速度是驚人的。1995年第一批招生,只有247人,到2002年,在校學生人數已將近3000人;教師隊伍也發展到目前近200名專職教師,40名外籍教員。目前的校舍占地5萬平方米,配有語音室、微機室、校內衛星接收設備、圖書館、電子閱覽廳等,籌集500萬元建起的兩棟學生公寓和學院操場仍在使用,外教公寓和商務中心則為外籍教師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 建設中的新校區更讓人看到華橋外院將要發生的巨大變化。學校將在目前英語系、雙語系、應用英語系三個系的基礎上擴大專業口徑,另外,除了電教樓、圖書館、風雨操場、學生教工宿舍、外教公寓、食堂等常備設施,還增設了大學生活動中心及可以進行電視錄製和召開學術會議的報告廳。一期工程完工後,新校區可容納5000名學生,全部完工後能容納8000名。 一年一個台階,一步一大收穫,學校發展的效率令人刮目相看,但秦和顯然不滿足這些。還是那個問題,大學到底是什麼?秦和坐在她陳設簡單的辦公室里,反覆思索這個問題。窗外,臨街的馬路正在修建長春市規模最大的輕軌鐵路。校園裡,學生們下課了,穿着整齊的孩子們自由自在地在操場上玩耍。秦和卻在不斷打來的電話間隙,持續思考着她理想中大學的模樣。 “美國斯坦福大學用了6年時間才蓋完校舍,”秦和說,相比之下華橋外院應該算快的了。但是,“我們缺少的是什麼?”用通俗的話說,一個大學的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應該齊頭並進,而在這兩者中,真正能體現大學本質的東西是什麼? 秦和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而且,她的原則是,只要有最好的,就按照最好的標準去學。她的個人成長經歷告訴她,成功的人必須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美國,最著名的大學幾乎都是私立大學。研究者們在分析這一現象的時候認為,私立學校的聲譽和成功,最重要的是它們營造了不同於公立學校的獨特的校園文化。 全美獨立學校聯合會主席約翰· C·埃斯迪認為,私立學校文化的特殊內涵包括:一、因材施教;二、持續而有效的教學質量;三、在體育活動中培養的競技能力;四、為社會服務的意識;五、與畢業生及家長進行有效合作;六、具有成為多元文化社團的潛能;七、教學、學習和生活都在一個優良的道德環境裡進行。正是私立學校的這種共同的意蘊,培養了具有高品質並且具備“獨特性格”的社會精英。 哈佛的學生風度翩翩,自信而高傲;MIT (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嚴謹而刻苦;布朗的學生熱烈而崇尚自由……秦和知道,那些世界名牌大學都有自己的風格,正是帶有這些風格的畢業生,在融入社會環境中後,才與社會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形成有力的交互作用。而在她的學校里,那些單純而年輕的孩子們,正等着她去營造一個嶄新的空間,去學習並且建立一個真正的大學。 “我不可能感到滿足”,深諳教育的內涵而且總有一股衝動在心底里激盪着,秦和博士似乎永遠處於一種持續的緊迫之中,她的新計劃總在腦子裡閃光,她在思考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她的頭腦在兩種力量中尋找平衡:一座理想大學具有的強大吸引力,和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所需要的那種紮實而持久的耐力。 秦和說:“有時候,我覺得那應該是30年以後的事情了,真的想再年輕20歲啊!” 市場是方向,但要警惕市場的陷阱 秦和博士並不想建一座空中樓閣。 “我們面對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現實。”她說。一方面民辦私立學校風起雲湧,資料顯示,在短短的幾年內民辦高校的數量已有1200多所,已經超過公辦高校;另一方面,公辦高校也在銳意改革,在規模和質量上迅速提升。做為一個專業類的外語學校校長,秦和還看到,教育做為一種產業,也面臨着國外成熟大學的潛在競爭。 在夾縫中求生存,還要實現良性發展,這就是華橋外院的使命。秦和具備面對挑戰的激情,但她同樣需要理智和冷靜。“我們建校的基礎是市場化的,正是看到了市場中的機遇,我們才找到了立足點。”秦和說,華橋外院的目標,就是成為第一流的外語專業大學。這與她當年關閉正在蒸蒸日上的翻譯公司而一頭扎進辦學事業時候的想法,仍是非常一致的。 “定位,是市場行為中最重要的概念,”秦和博士對市場的理解即簡單又實用,“首先,我們要培養市場需要的人才,另外,市場總是在變化,我們的人才必須也具備靈活性,所以,華橋外院的學生必須綜合素質過硬。” 因為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華橋外院的畢業生質量從開始就廣受好評和讚譽,他們目前分布在全國各大城市,從事大堂副理、經理助理、部門經理、翻譯、導遊、英語主持人、電台記者等各種行業,還有不少學生出國留學深造。 今年,秦和對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做了更多工作。由副院長、教務長、教研室主任等牽頭,華橋外院舉辦了系列文化講座,包括“數學方法論”、“西方文化淵源”等題目,加上各種社科、人文等必修、選修課程,華橋外院形成了自己一專多能的精品辦學特點。 秦和力求實現她“精緻化”的辦學理想。就像打磨一塊寶石,培養人才也需要有這種耐心和認真。秦和認為,辦教育和辦企業有着本質上的差別,“企業的底線是能否贏利,而教育的底線是樹人成才,我們不是一個企業,但遵循人才市場的規則,”她說,如果不能衡量學校短期效益與長期目標間的區別,就會導致“一窩風”的狀態,“如果你不懂得全心全意為學生負責,其結果就是在坑人害己。” 秦和的工作是培養人才,而她現在最着急的事情是學校急需人才。雖然外院的教師學生比例已接近1:10,也就是將近一個老師教授10名學生,但秦和還是說,“這不夠啊!”按照學校建校時的規定,外語教學必需是“小班教育”。在華橋外院,專業教室一般都是只坐20名學生,這樣有助於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學外語最重要的是交流,而且是小範圍內的”,秦和說:“我多麼想讓全國各地的好老師都來華橋外院,讓世界上最優秀的外教也來華橋外院啊。” 教師出身的秦和,了解辦教育的規律,“7年開拓一個局面,10年建立一個體系,而等桃李遍天下,學校真的樹立起自己的品牌,”秦和博士認真地說,“30年、50年可能都不過是個開始。” 從細而做,持之以恆,潤物無聲 果斷、堅毅、熱情澎湃而精益求精,時刻面對眼前的難題,又總在被內心中那個遙遠而生動的理想激勵着。秦和博士不知疲倦,身體力行,在她周圍的人看來,她幾乎在完成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可每當與秦和面對面,人們就被她的熱情感動了,她似乎註定會實現她的夢想,人們願意幫助她,願意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仿佛這樣做了,自己也融入到一項非常美好的事業中來了。 秦和女士四處奔忙,丈夫和兒子也被她的痴情感動着,她是一個感情充沛的妻子,一個風風火火母親。她的性格天生的樂觀豁達,積極主動,有時候,她會想起自己的父親,“父親總是在別人面前誇我,‘看看我女兒,多優秀’!我常常感到,就是因為他把我抬得太高了,我實在不願意讓他老人家失望。” 熱情,是秦和為人的魅力。而秦和考慮的是,真正好的教育,其魅力是什麼?她已經摒棄了對大學教育所抱有的那種“狹窄的工具主義觀點”,她說:“我們必需追求一種深厚的教育內涵,絕不能讓那種急功近利的態度影響教學,‘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這才是真正的大學教育的精髓,實現這個目標,只有一個辦法,紮下頭,認認真真,從每個細處做起。” 兩年以來,她一直努力讓自己的學校跨上一個新的台階。“建設新校區只是表面上的動作,最關鍵的是觀念上的飛躍。”秦和說,她與新校區設計的承接方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經過多次討論,確定新校區一定要營造一種具有中西文化交流特色的風格,它應該創造一個嫻雅、幽靜、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校園環境。遵循這種原則,建築上使用歐式紅牆,格局上儘可能多地提供舒適的室內外小空間,為師生充分提供進行語言交流的適宜場所。 “好大學總是有輝煌的歷史,那麼建一所大學,就要想到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樣子”,秦和說,“所以,我更想蓋一所‘老房子’,讓那種深厚的大學氣息從開始就紮下根來。”全新的華橋外院當然不是一個“古董”,無論從設計理念還是到局部設施,都儘量達到現代化教學的最佳要求。而對於教育者秦和來說,她思索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她要讓房子說話,讓氛圍說話,從這個意義上講,即將完成的華橋外院新校區,與其說是“建設”成的,不如說是“孕育”出來的。 與此同時,全國範圍的招聘計劃正在制定,秦和也通過美國語言學院等國際組織積極物色更多優秀的外籍教員,“讓真正出色的教師到華橋外院工作”,那時候,“華橋外院應該從管理到教學到科研,都成為一所融入中西方文化交流特色的國際化大學。”秦和博士正在一步一步向她的大學之夢邁進。 “做的永遠要比說的好,”無論在什麼場合,秦和其實都不願過多的談自己。她的眼光是現實的,她喜歡就問題談問題。華橋外院嚴格控制生源質量、不盲目誇大規模、加強管理、全力提高教學水平、擴大擇業範圍,都是為了奠定一個優質大學的基礎。秦和喜歡和人家探討一個問題:辦教育,是為了今天,還是為了明天?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正如秦和博士反覆說的,教育成果的體現,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教育質量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品牌是靠從這裡畢業的學生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慢慢樹立起來的。“所以,不要看我們現在怎樣,這是一次‘長征’,百年大計必從細而做!”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秦和博士顯示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堅韌。她探求一種紮實的教育品質,通過潛移默化的薰陶,時間的逐步積累,進而實現她的大學理想。 她更願意把自己看作一個奠基者,而不僅是一個成功者。
■採訪手記 秦和的教育眼光 第二次見到秦和,感覺還是匆匆忙忙的。不過,就像秦和一貫的風格,每次見面,她總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2000年9月在北京,她風塵僕僕,雖然沒有任何準備,而且採訪時間只有1個小時,她還是精確地把創辦華橋外院的故事,前前後後說了個門兒清。那時候,她反覆提及“市場”二字,這對於習慣了用傳統想法理解教育的人們,聽起來總是很新鮮的。 的確,華橋外院的崛起,與秦和博士準確的市場“眼光”是分不開的。就像她經常使用的一個比喻:對於市場,有時候你要像一個針灸大夫,必須找准穴位,一點即中。 她把自己“精品辦學”的思想與市場需求緊緊聯繫在一起,從而造就了華橋外院幾年來的飛速發展。如今,沉默了近兩年之後,她已經有了更龐大更細緻更令人咂舌的想法:建造一個真正的大學。也許,這種想法早就深藏在她內心深處,只不過在等待機會合盤推出而已。 在長春,對秦和前後的採訪不超過3小時。包括在去新校區的路上、一次短暫的午餐和離開之前在她的辦公室簡短的對話。做為一個規模有幾千人的大學的校長,秦和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不過,她的言談話語仍然透出她一貫的從容風格。如果你看到一個女人在如此之多的事務中,還能遊刃有餘、條理分明、不溫不火,你一定會對她敬佩有加。 旁人看來,目前對秦和最大的挑戰就是新校區規模巨大的建設工程,從前期的選地、籌款、設計,到具體施工過程的種種問題,秦和都事必躬親。但她自己反而不覺得辛苦,她操心的是,自己開創的事業到底有着怎樣的前景。用她的話說:“持久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秦和不再總說“市場”了,因為在既定的市場中,她已經贏得了意料中的勝利。從生源質量、擇業去向上看,華橋外院都處在一個良性的循環中。縈繞在秦和頭腦中的是另外兩個字,“大學”。 積累的時間,沉澱的才華,濃郁的文化氣息,大師的孕育和儲存,這些觀念讓秦和心緒難平。她知道辦教育絕不能心急,但一種強烈的創業激情又讓她抑止不住的着急。她說,她需要人才、需要資金、需要更多的外在支持,而更需要“平和的心態、長遠的眼光”。 她再次提到“眼光”———是指向利益需求還是指向文化建設?指向規模還是指向特色和精緻?從現實角度考慮,對於民辦私立大學面對的各種難題,似乎很難有個兩全其美的答案。而對於秦和博士,對於她要樹立的那個經年曆久的品牌,她必然選擇後者。 其實,以秦和為人的風格,這種選擇也是註定的。她可能天生就是個外向型的人,更多的時候她可以“忘我”,對她來說,個人的才華、自我和金錢都不過是一種資源,她用這些資源去實現心中的夢想。只在這個意義上,她的工作和生活才具有意義。 本來我們想設定一個場景,比如與秦和在一個氛圍輕鬆的酒吧里好好聊聊,讓她放下自己院長的角色,再聽聽她的丈夫趙念文先生和她的兒子荀荀對她的評價,但很可惜,這樣的想法,對秦和來說可能是個奢求了。也許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她都不會有機會放鬆一下,她和她的大學夢想連成一體,而實現這個夢想,她有着永遠做不完的事。 秦和博士鎖定的方向,讓人看到了民辦私立大學蘊藏的巨大力量。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