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北大:引才是假,騙錢是真
文/薛涌
最近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炮轟北大,稱北大引進的外來人才有40%是假的。[詳細]
我沒有調查。但是根據常識判斷,丘教授的說法真實成分恐怕很高。如果這樣的指責是真的,北大有關負責人則明顯瀆職,甚至可能有經濟犯罪之嫌。因此,我呼籲有關部門在有公眾監督的情況下,對北大進行徹底清查和審計。
我人在海外,不了解國內的情況。之所以傾向於丘教授的話,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丘先生揭露的遊戲規則,是中國高等教育界一個公開的“骯髒秘密”:名校花一兩百萬美元,到海外請個不教書的名教授,弄個什麼“點”或“站”,再向國家要幾千萬的經費。這反正不花自己的錢,一二百萬換來了幾千萬的經費,同時這一二百萬給了海外的哥兒們或者需要巴結的名流,人家自然會投桃報李,以後自己出國交流也方便。
我不知道中國大學的財政黑箱是如何運作,我只把我在美國聽來的情況進行報告。一位準備回去的學者,描述回國當教授的情況:“工資基本不動,吃飯總有人請,老婆基本不用。”這一順口溜據說很盛行。怎麼解釋,相信大家比我更了解中國國情。另一位朋友知道我總寫文章批評自己的母校和中國的名牌大學,就半開玩笑地說:“手下留情吧。以後在美國找到個名校的教職,到國內可以當個‘掛薪教授’,假期帶着老婆孩子回去免費旅遊,口袋裡裝一大把錢回來。看看,現在在美國教書的教授,並非不知道國內的大學黑。但大家都很客氣。你把人都罵了,誰還請你?”
其實,海外某些教授豈止是對國內的大學客氣,甚至有甘為其充當打手的。在我的博客上,我就收到一條匿名的威脅性留言,大意是:你現在批評北大清華,好象挺得民心。但你要小心。你不過是在美國一個小學校教書,還沒有拿到終身教職。你能否拿到,要靠看我這樣在大學校當了終身教授的人的臉色。你再這麼說下去,我們就會在美國砸你的飯碗!很明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運動,在海外也發展出了利益集團。運作起來頗象個黑社會。
相信丘教授的話的第二個理由是,中國的大學真要從海外引進人才,就應該在海外人才市場上公開招聘。我孤陋寡聞,只注意文科的領域。香港的大學,幾乎年年到美國的高等教育網站和刊物刊登廣告,招募人才。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乃至埃及,黎巴嫩的大學,也頻頻刊登這樣的廣告。這是一個在國際上哪怕三四流的學校中都通行的慣例:你有一個教職,就要公開登廣告,從全世界招募人才競爭。美國哪怕是一些非常低檔次的大學,招聘教師不登廣告公開競爭的事情幾乎就沒有,甚至一個臨時教職也要登廣告招人。北大既然引進了人才,而且規模不小,怎麼看不見這類公開的招聘廣告?中國的大學,到底遵守什麼樣的遊戲規則?
不錯,如果北大中文系招聘教授,當然未必要到美國來登廣告。但是,許多院系既然從美國引進了許多人才,見不到廣告就需要查一查。我從來沒有準備回國任教。但是,我即使有回國的念頭,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正規途徑。有位同行最近在美國的最頂尖大學拿到博士,想回國,最後還是沒有辦成,去了香港。我曾好奇的問:你怎麼和國內幾個名校聯繫上的?又是怎麼辦不成事情?他嘆口氣說:全靠過去在國內的關係。不過,你真想回去當個全職教授,辦起來常常半年多,最後可能還黃了。香港的學校則很規範,就象美國一樣,決定雇你後馬上給你寄個合同,一切條件開得清清楚楚,你一簽字就生效了。
北大不是私立學校,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北大從國家那裡拿了不知多少億,給學生的最高獎學金才5000-6000 元,而且覆蓋面很小。錢都花到了哪裡?難道納稅人無權過問嗎?上次審計,包括北大在內的幾個重點大學,都有經費下落不明的現象。既然查處財政上的漏洞,那麼應該誰負責任?納稅人至今還沒有討得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