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培養人才方面與國外的巨大差距 zt
作者: 板磚 R , Dec 04,2006,15:29 回貼 論壇
Call China 1.4 Cent/Min.
Call China 1.4Cent/Minute USA 1 Cent/Minute, USA Phone Numbers
Lower Your Blood Pressure
Clinically Proven Device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Without Side Effects
*BONUS SPORTS BET
Football bonus bet up to A$400 250E
$300/HR Online?
Paid Survey Takers Needed Throughout The U.S. 100% FREE To Join!
Crazy street racing video
free 190+ street racing videos, illegal racing, drifting, 7500 pics
我在西北的一所大學讀完本科和碩士,偶然的機會來到了日本的一所帝國大學繼續博士課程。我來這裡並不是因為我喜歡日本,只是因為那個很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這裡,我看到了我們的教育和國外的差距。我的結論是不要一味的把責任推向學生,其實,不能造就人才,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很肯定的一點,國內教授的普遍水準很讓人失望。在國內,包括那些所謂的很nb的學校,大多數的教授們都可以用“不務正業”來形容。教育的改革,讓這些老闆們不得不為自己的項目、經費來源而四處奔走;碩士和博士的擴招,不得不讓本來就很擁擠實驗室、資源匱乏的科研資源變得更加擁擠稀少。教授們根本就難得有機會來親自指導自己的學生。最讓人擔心的是,國內的碩導博導們自己真正的實力。雖然很多年輕的教師在抱怨自己升職稱如何如何的難,可是教授的門檻還真得不算高。有一次我這裡來了一個浙大的教授,在國內還算是有水平的了。可是跟這裡的教授相比,英語說得坑坑吃吃,專業知識更是沒法和這裡的相比。當別人問我他在國內的情況時,我都不敢說他是教授。
國內教授們,通常是讓學生做自己根本就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東西,很多沒有在自己的領域形成氣候。往往是看到哪裡熱門,容易申請基金,就讓自己的學生來做。當出現問題時,老闆就還沒有學生了解得多。很多學生都笑說,我是自己導自己。這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也給論文數據造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而在這裡,我的老闆是從畢業就從事這個領域的研究,目前發表論文100餘篇,所以當我在這裡的第一篇論文投出去的時候,人家給的評價是 “This group has made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this area.”自然發論文就很容易了。個人認為正是這種良好的研究氛圍造就了日本有如此多的高質量的論文。
其次是我們的科研環境。我所了解的國內的高校,通常都沒有非常便利的科研條件。比如說浙大,一個系共用一台SEM,一個學校才一台好的TEM,要做檢測,通常是一個月才排到一次機會,還是要通宵達旦的做,因為樣品太多了。而在這裡,有的一個實驗室就有幾台這樣的設備。在樓下,長期空着的SEM,STEM, XPS,XRD,AFM等不知道為科研提供了多大的方便。我想搞科研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當你激動的發現你可能做出某個東西時,就想在第一時間裡檢測一下。可是國內就幾乎沒這個條件。這樣,試樣放在那裡,時間長了,自己的激情也消減了,甚至會因自己的事情太多而遺忘的。就算等一個月後檢測出來了,當發現了問題,當時可能存在的解決這個問題的靈感也沒了。而在這裡,我想什麼時候檢測,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再說一個大家常用的液氮,不能不佩服鬼子錢多。工學相關的建築物里都可以24小時取用液氮,國內那個麻煩啊,首先可能取液氮的地方很遠,其次是時間的限制,然後是搬運的痛苦。我經常看到女生一個人抱着比她還高的大鐵灌在地上滾或者幾個人抬着上樓。另外還有最簡單的去離子水,就這麼簡單的東西,國內還要拿着桶去固定的地方提,這裡都是直接接水管的。水的質量更是不用說,國內的拿來一測,沒幾個pH是中性的,有時候竟然是pH=4。還有我們使用的藥品。要做個實驗,買藥品要去藥劑中心取,這算還是不錯的了。好多學校,還要自己去買。有次聽浙大的教授說,他的學生重複別人的實驗,做了10幾次都沒成功,後來發現原來買來的NaOH根本就不是鹼性的,真暈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連基本的實驗都沒法保證,怎麼能期待出現令人激動的成果呢?
另外就是學術交流的機會。我所在的這裡的一個系,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學術討論會。邀請來的人中竟然有一兩個諾貝爾獎得主,中國的就是中科院的院士。就這麼一個小小的系,能出動這麼多資金去請這些大牛,可見他們在科研上投入的力度。另外,光今年,我所在的系就搞了一次國際會議,兩次國內會議。據我所知,浙大一年可能也沒有辦過幾次國際會議啊。
當然了,人才的培養,除了這些外在因素外,自身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說真的,鬼子們真的很努力,這裡的碩碩們每天晚上12點才回去。反觀國內的博博們,比這些碩士們還辛苦的找不到幾個啊。另外,他們可是自己掏錢上學,不要老闆一份工資的。還有,國內的老闆經常請客吃飯,可是這裡沒有,原因很簡單,這裡的請客是要自己掏錢的,而國內吃飯,花的都是項目經費啊。大把的項目費,老闆們想的是如何變成自己的東西,不要說吃飯報銷,有的老闆連家裡的裝修,自己的車子,甚至還有去超市買的東西,都想着法子從項目費里報銷阿。可以這樣說,國外的項目費,90%是用在了科研上,不知道國內有沒有 10%用到科研上,唉,這就是差距啊。
碩碩們,博博們,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