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還要再發生多少母親才能使我們清醒
重貼兩年前的舊貼:《重思我國教育》
序言
記得二十年前,上小學的時候,家裡人就教育我,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
怕。但後來,慢慢的這話沒人提了。 去年,看《揚子晚報》(2000年4月12日)
,報道說,世界上目前可產一萬多種芯片,而我國目前只能生產叄百多種。再看
看現在,心裡很難過。我們教育到現在也似乎還讓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一天到晚做
數理化,可最後又究竟做出了什麼? 前幾天,在罈子上看到一個帖子,說作者去
拍一個日本侵略軍強姦中國婦女的電視連續劇,結果發現拍的機子是日本產的,
回電視台,編輯的機子是日本產的,編好了以後,播放的機子是日本產的,回家
看電視,機子還是日本產的。 我們偌大一個中國,科學、技術、經濟、文化,各
行各業,“能拿出手的東西”有多少?一億噸鋼造不出一輛國產的小汽車,五十
年的教育培養不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2000年的這個時候,我國教育界出了一件大事,引起了又一次減負。據統計是我
國建國以後之第四十九次。 可現在又跟以前一樣了。大家認為第四十九次“減負
”已告失敗。我們的教育還有必要進行第五十次“減負”嗎?我們的教育還能和
過去一樣嗎?跨入二十一世紀,站在未來的角度對我們整個的教育體系進行思考
,看看我們的教育究竟辦得怎麼樣。重思,看看我們的教育如何脫胎換骨,從而
使我們的國家在二十一世紀儘快發展。本文將主要探討我國教育的師生,觀念、
管理、教改等諸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路。 教育過程中人的異
化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古希臘宗教名城德爾菲聖廟的牆上刻着一條銘文,“認識你自己。”
在我們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條原則,叫“教師為主體,學生為主導”。
事實是不管誰是主導、主體,教師和學生又有多少自己的主導地位?
教師教學無法以科研作基礎。教師的教學內容是課本規定的,教師上課的過程是
由教學大綱和教參安排好的,教學效果的標準是由考試決定的。一個教師教一輩子
,在他(她)自己的教學中,能有多少獨創性的東西?再好也只是會所話的書而
已。一旦每個人都思考起來,我們的教育不就亂了套?他(她)不得不去應試。
去永不停息地壓迫學生下題海,或自相殘殺,為0.1分之差的班級平均分寢食難安
。 教育決定學生個人終身發展。卻沒有人想過現在的教育究竟對學生意味着什
麼。“書”──他們進步的階梯是那麼狹窄又那麼猙獰,面對“書”,他們毫無
選擇的權利;面對考試,他們毫無選擇的權利;面對他們自己的未來,他們越來
越恐懼。我們的教育究竟給我們的學生留下了什麼?他們學會了應試,卻忘記了
自己是大自然的精靈,自己同樣可以是一些新的知識的創造者。 教師在學校里
拼命給學生灌水,學生一出校門就拼命的要把水倒掉。當我們在轉變我們的教育
觀念時,我們能否多考慮學生需要學什麼,而不是規定學生學什麼、學生就得學
什麼;多考慮一下學生能學多少,而不是一味的硬灌;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而
不要拿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來要求未成年人。教育不是往一個桶里灌水,而是要
點燃一堆火。教育的首要任務應該是點火。當人的求知慾望之火被點燃之後,他
(她)自己會回去求知的。而且在有了求知慾望的求知,知識越多求知的欲望愈
強,反之亦然。 教育觀念上核心的錯位 教學過程中師生人格的異化,是由我們
的教育觀念決定的。從五十年代,我們全盤照搬蘇聯的教育,加上我們的教育傳
統,形成了當代不以人──不斷成長發展的學生為核心,而是以課本為核心模式
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概括來說,就是不斷努力搞出一套統一適用幾億學生的教材
,再加上不斷完善的全國統一的高考,再加上隔叄差五發出減負號召的教育部的
統一管理。因此,在我們現行的教育體系下,我們的學生從小就被教育:上課要
認真聽講,課後要認真完成作業。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內容就是課本,學生的學習
就是做作業,衡量各級教育的主要標準就是考試。學生整天就是忙於上課,做作
業。課本上的內容就是我們教育的全部,因為考試的標準也就是看學生對於課本
上的內容掌握的情況。我們的教材可以是幾千年的政史地,幾百年前的數理化,
就是不能讓我們的中小學生有一點選擇現代最新科技動態的餘地和自由。 因此
,最終我們培養的學生,知識可能知道不少,卻不敢提問題,不想提問題,不會
提問題;只會隨大溜,說什麼都相信,不敢獨立思考;只會模仿,仿古崇外,不
會創造性的思考。最好的學生也就是能讀死書,會死讀書,最後讀書死。我們的
教學內容到哪兒都一樣,我們的答案到哪兒也都一樣,學生用不着去想,也不能
自己去想。如果學生想的內容,答的內容有與書本或練習的標準答案不一樣的,
就是錯的,如果考試時候還是這樣,就意味着將被剝奪受教育的機會;教師教的
內容,就只能局限於課本之內、考試之內,否則不但白教,還會砸了自己的飯碗
。我們的教育嚴格來說,就象統一方便麵一樣,甚至還不如。不要怪我們的學生
沒有想象力、創造力,我們的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早就被我們的叄個統一給千
方百計地掐掉了。這叄個統一,就象叄個緊箍咒,套在學生、老師、學校、家長
的頭上。我們的教育就成了一億噸鋼造不出一輛小汽車的教育,五十年的教育出
不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教育。這叄個統一,總使我想起叄國演義中的赤壁大戰
緊緊鎖住曹軍水師的鐵鏈。我更仿佛看到,這種狀況如果繼續到二十一世紀,中
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恐怕也會像曹操的宏圖偉業在知識經濟的大火中灰飛煙滅。
教育管理上主要矛盾的激化
從總體上來看,我們教育管理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抓住當代我國教育上的主
要矛盾。目前,我國教育的主要矛盾是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知識和技能水平的需求
遠遠超出我們教育所能提供的培訓的水平.這種求大於供,首先是質量上的,然後
是數量上的。知識經濟的出現,一方面大量地迅速地不斷地產生新的知識和相應
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大量淘汰舊的知識和技能。而在我們的教育機構中,由於
叄個統一,已被新經濟淘汰的知識和技能卻不能被淘汰,新經濟需要的知識和技
能卻很難進得了門。為了解決這種求大於供的局面,我們現行的做法卻是各種考
試。以考試的成績來定分配。而對於學生來說,只有儘可能多的得到現在的“粥
”,才有可能得到以後的“粥”,不管喝的什麼粥,總比喝不到的強,以後的進
一步發展就有“競爭力”了。而我們的悲劇就在這裡發生了──不管是老師還是
學生,我們都成了我們自己創造的魔鬼的奴隸;我們愈努力提高我們考試的“信
度”,我們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繩子就愈緊一些。我們播下去的是龍種,收穫的卻
是跳蚤。我們的教師越教越少,我們的學生越學越死。
另一方面,在搶粥的過
程中,過去是計劃經濟下的戶口,現在是市場經濟下的鈔票,加劇了這一矛盾。
如果一個學生出生在農村,那麼,他(她)就被剝奪了百分之九十的上市縣重點
中學的機會。換言之,就全國十二億人口而言,至少七億農村人口中的學齡兒童
很難有機會得到第一流的教育機會。而即使另外五億城市人口中的學齡兒童,又
有多少能上市縣重點中學?到了高中畢業,全國的高中畢業生又有多少有上第一
流大學的機會?教育的滯後,使我們的最大資源──人力資源決大多數被時間空
耗了! 我們的教育管理上還有很多其他問題,但都是教育資源供需失衡這個主
要矛盾決定的。最近的擴招也遠遠不是答案。表面上看,教育的供給增加了,但
只是濫竽充數的增加。0+0或者0*10的結果都是0。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的理論
還只是停留在減負的水平;而連減負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我們搞的擴招,最終
是用我們寶貴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搞出一個克里空的豆腐渣靈魂工程。不要看的
太遠,就看看現在我們各級學校里的知識經濟的化身--電腦是怎麼用的?觀念不
轉變,體制不改革,再擴招,我們還是出不了第一流的人才,也留不住第一流的
人才。 在這樣的教育管理的思路下,我們的教育發展的路越走越偏,最後是害了
全中國的每一個人。
我們的出路何在?答案很簡單:應該在兩方面做文章。一
方面是使用推廣網絡技術,建立新的教育媒介,集全國之財力,建成網絡教育高
速公路,從硬件上保證每一個公民都能免費上網;另一方面是開發超級服務器,
建設優秀的教育資源,廣集天下之智,建立世界第一流的知識庫,讓每一個受教
育者都能免費得到無限最好的知識。最終,每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能在任
何時候,任何地點,免費得到自己能學的,自己需要的,能使自己最大限度發展
的充足教育資源。如果說,信息社會是網絡時代的學習社會,那麼中華民族也應
該是網絡時代的學習民族。
重思------對教育“改革”的“改革”
站在二十一世紀發展的前提之下,重思我國的教育,走出我們減負的怪圈,意味
着我們首先要對教育“改革”進行“改革”。
首先,領導的一次講話就可以引發
一次“教改”。聽起來就象天方夜談,但中國的現實就是這樣。權力越往上越集
中。那麼,關鍵就在領導。領導不要總坐在會議室辦公室里看報告、下指示,或
到了基層看那些事先安排好的“節目”。下去就要看看基層真正的現狀是怎樣的
。或者到網上看看。上網的年輕人居多,在網上說話的可信度是有的。
其次,
教改需要先有一個良好的學術研究、探討的大研討,為下一步的教改創造條件。
有了這個大研討,全國上下、海內外關心我們教育的人都可以加入,擺出個人的
經歷、觀點和建議,共同磋商。每個人都能出一點力,使我們在對教育的認識上
首先有所突破,以後不斷有所突破,我們的教改就有了源源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當然,網絡可以在其中發揮特別大的作用。
最後,教改需要國家和全社會的
關注、理解、參與和支持。我國有着悠久的教育傳統和豐富的教育經驗,當代我
國的教育所取的成就也是巨大的。也正是在這些成就的基礎之上,我們才有可能
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國家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教育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儘可能多
的創造教育機會,形成一個高水平的免費社會教育體系,保障每一個公民都享有
充分的教育機會,我們的社會才能穩定,不斷地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