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批判劉偉教授的經濟學亂語
送交者: 葫蘆島 2002年06月17日15:08: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中國研究》2002/1(28)      Studia Sinica ISSN 1424-4373
————————————————————————————————

           批判劉偉教授的經濟學亂語

               梁彥軍


  劉偉何許人,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經濟科學》
雜誌主編。何謂亂語,就是說他的理論學術著作不符科學論證論述規範,沒法
稱之為理論,沒法不稱為亂語。為什麼要對亂語批判,這是因為當今中國許多
經濟學教授,其中有相當多是著名學者,表現出對科學論證論述方法的無知,
缺乏認真嚴謹的學風。在論證論述科學理論時,胡來一氣,把經濟學理論搞的
亂七八糟,錯誤百出。

  要想批判他們的錯誤,批判其錯誤觀點、理論非得從根子上解決。非得批
判他們非科學的論證論述方式,非得批判他們的學風。批判了他們這樣不按科
學的論證論述的亂語,批判了他們輕浮狂躁的學風,才能使人明白科學理論應
該怎樣產生,使人們知道如何分辨科學與偽理論,使偽科學顯形。使人們能在
今後的科學研究中,自覺運用科學的方法,認識和發現真理。只有這樣,科學
才能在中國確立。

  為什麼要批判劉偉?這是因為批判一個不太有名的學者,可能許多人會認
為,那只是理論水平不高的、個別人的理論水平的問題,高水平的大學者不是
這樣的。因此要找一個被人們認為高水平的,著名大學的著名大教授,使人們
認識到經濟學界問題的嚴重,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批判劉偉也是緣由本人到書店購書,偶爾看看劉偉新著《中國私營資本》
(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2000年1月出版),發現它太典型,是批判當前(中
國)經濟學者思想方法和學風的絕好素材。

  劉教授的亂語“亂”在哪些方面呢?

  一亂,對論證論說的事物不定義不說明。也就是他不說明他論說的東西。

  他這本書主要講“資本”,論說“資本”對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作用。可
他並未講他所說的“資本”的概念和定義,他沒說他的“資本”是個什麼東
西。“資本”是什麼不說,其它所有的話不都是瞎扯嗎?!在他這本書24頁上
有這段話“從廣義上說,我們把具有排他性和可交易性的資產稱作‘資本’,
把這種‘資本’稱作一切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

  什麼“廣義說,我們把……”?要說你的資本定義,用“我所講的資本概
念是什麼,我的資本定義是什麼”。讓人明確你的資本含義是哪一義。“我們
把……”誰們把?我想這個“資本”概念恐怕少有人認同。人們所熟悉的“資
本”概念不是它。排他性的資產是“私有財產”概念。可交易,什麼不可交
易?可交易性是多餘的限定語。我想劉偉教授錯把人們熟悉的“私有財產”概
念變成為“資本”概念。即便如此,你也要明確講它是你的“資本”含義,在
文章的開頭就講明白,讓人明白你說什麼的。

  二亂,論說無根無據。如“把中國建成‘資本’強國,是我國近代史上一
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目標”。中國近代史上有領袖說過:“讓中華民
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把中國建成現代化強國。”沒聽過國民黨、共產黨及
知名人士說過建成資本強國。哪個志士仁人說過?你至少舉出一個,也算有點
根據。

  什麼“中國傳統文化對資本及市場根本牴觸和反對”,“對它陌生,恐
懼、拒絕。”(假定他的“資本”含義是私有財產、私有制度),事實根據是
什麼?難道中國兩千年來實行的是公有制、共產主義,和計劃經濟嗎?無根無
據的亂講!理論論證論述要有根有據,這是最起碼的常識!

  三亂,亂設概念。科學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科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是客
觀事物的反映,每個概念都要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對應的客觀事物)。每個概
念都要具有幫助人們弄清事物,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作用。目前許多經濟學
者太愛臆造新概念,而不管概念有沒有對應的經濟事物,有沒有說明社會經濟
問題,是否有助於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作用。

  劉偉教授在這部著作中也存在這方面問題。例如,他在書中講述市場秩
序,一下列出“主體秩序”、“交易秩序”、“法治秩序”、“道德秩序”、
“內在秩序”、“外在秩序”六個概念。“秩序”一詞含義是有條理不混亂的
情況。“主體、法治、道德”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怎麼講弄不懂,這概念
算是劉教授的獨創。生活中,社科界從來沒有人說。本來這個問題不複雜,很
好說清,“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要有公平的交易規則,要有法治的政治環境,
要有誠信的、自覺守法的道德環境”。本來簡單的清楚的問題讓他亂設概念給
弄複雜了。弄不明白他設這些概念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四亂,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形成對現實判斷錯誤。理論是對客觀事物抽
象的認識和總結,理論雖然是抽象的,但理論與實際是相符合的。有這樣一類
人,只會背誦科學理論詞句,卻不明白理論所論述的客觀事物。也就是人們常
說的理論與現實不結合。去年一個朋友與我聊天時講:“中國的一些大學者,
講純理論時還是那麼回事,一結合實際就瞎透了。很弱智,沒法聽了。”

  劉偉在這部書中反映的極典型。例如: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經濟學中最
常用的概念,這兩個概念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市場經濟也被稱為市場模式、市
場機制,計劃經濟也被稱為統制經濟、命令經濟。名稱有所不同,說的都是這
兩個東西。純粹的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不存在的,現實經濟模式都是這兩種
經濟制度不同程度的結合。市場占主導稱為市場經濟。計劃、命令占主導稱為
計劃經濟。兩個都占相當份量稱為混合經濟模式。

  劉教授在書中說:“中國歷史上沒有市場經濟”。那中國二千年來是計劃
經濟嗎?是中央統一調配生產嗎?二千年來有價格管制嗎?有生產許可制度
嗎?有物質統一調配嗎?有這樣的組織和管理生產的行政機構嗎?中國二千年
來歷史上只有極短的歷史時期(例:王莽新政時期和中國共產黨49~78年執政
時期)實行政府管理經濟。絕大部分時期皇權政府只負責社會治安、防洪、裁
決經濟糾紛(只裁決少量的經濟糾紛,大部分經濟糾紛民間解決)。

  可以說中國二千年來絕大部分時期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制度,是比西方更自
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制度,是實行的最自由放任,最極端的市場經濟制度。然而
中國許多經濟學家現在理論聯繫不上實際,就這個經濟學中最普通常用的概念
都弄不明白。“中國歷史上沒有市場經濟,要在中國建立起市場制度”成了經
濟學界的共識。

  再例“中國文化傳統對私有制陌生、恐懼、拒絕、對抗”,“中國人不接
受資本”。好象中國歷史上長期實行的不是私有制,是公有制、共產主義制度
似的。這類話在經濟學界司空見慣,這怎麼能不讓人感覺他們是弱智呢?

  五亂,不懂真理確立的標準。真理是人們通過理性分析客觀事物產生的。
而不是哪個人、哪個勢力、哪個政權能決定的。然而國內許多學者總是把黨和
國家領導人的話,中央文件當作真理,當作判別真理的標準。曾幾何,中國的
經濟學教科書中充斥“鞍鋼憲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以
鋼為綱”、“以階級鬥爭為綱”。把經濟學教科書搞成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語
錄,和中央文件政策要點的匯編、闡述。這種狀況目前仍然相當多的存在經濟
學界。編理論教材總喜歡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話和中央文件要點編入。

  是真理,是客觀規律,學者應該通過客觀分析,理性論證論述給讀者,說
清楚講明白。為什麼要拿領導人的話中央文件來論說呢?一是自己講不明白,
二是以權勢壓人!這是極惡劣的!是違背科學職業道德的作法!劉教授在他的
書中也是這樣。如“經過中共十四大的總結,人們應當開始普遍承認建立市場
機制的歷史迫切性,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方式和基礎性力量”。

  造成劉教授亂語的根源一方面是他缺乏科學理性的素質,另一方面是他缺
乏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科學學風。科學是嚴密、嚴謹的知識體系,它的每一
個概念的建立、劃分都要具體清楚明白,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都要清楚明白,
這是個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弄清楚明白它們,就需要學者有認真、嚴謹的工作
作風。在論證論述時,學者要對每一個概念,每一個用語都要仔細斟酌,細思
量,弄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考量它怎樣來幫助人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它
的作用和意義。

  在論證論述時,學者的每一句話都要符合語言邏輯、生活邏輯。經濟學為
什麼如此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經濟學家對經濟生活中的事物沒有建立
合宜的確切的概念,造成錯誤理論,形成偽真理。例如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
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的錯誤,就在於沒有弄清什麼是價值。(或者是故意
不弄清楚它,故意弄錯它。如果是故意的,這兩論更顯示出偉大理論家的光
彩。)批判者在沒有弄清什麼是價值,在那個錯誤的價值概念里瞎批一氣。

  當今經濟學理論混亂,錯誤太多,研究者論證論述是很艱難的事情,想正
確表述經濟理論是很難的事情。本人深有體會。本人在論證論述時常遇到為一
個概念,一個詞語而費周折的情況,思考良久難找合適的詞語,只好用一個不
太合適的詞先代替、矇混。每一個研究者都不可避免遇到這個問題,寫一本經
濟理論著作,用幾個不合適的概念詞語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

  但劉教授太過份了。象:書的第一頁這段話:“儘管人類的現代文明幾乎
均是源於資本以及資本社會下的制度文明和資本武裝、擠壓出來的人類勤奮、
智慧、艱辛、創造等對於文明具有建設性意義的事物與資本割裂開來;”

  這叫什麼話!象這類文理不通的,讓讀者頭蒙的語句,在他書中太多。這
充分反映出他粗製濫造,不認真不負責任的學風。這怎能不讓人說他是亂語!

  沒有認真嚴謹的精神、學風,決不可能生產出“正品”,只能產生出廢
品、垃圾。在全社會討伐偽劣商品的時候,經濟學界更要討伐偽劣產品,經濟
學界是制偽制劣的重災區。劉教授這本書就是反映當前中國經濟學界輕浮狂躁
的典型。目前中國經濟學界缺乏認真嚴謹的學風,缺乏科學理論素質。這種狀
況正如經濟學家馬克義的抨擊:“再也沒有比中國經濟學家既狂妄又無知的
了。”

  認真嚴謹的精神和作風是搞好一切工作的一個基礎,“文章千古事”,這
都是常識。這讓我不明白當今中國經濟學家怎麼啦,怎麼變得如此不認真,不
嚴謹,不負責任了。對自己的名聲就這麼不負責任?!

  總之,當前經濟學界在“無根無據亂說”,“理論與實際脫節”,“不認
真、不嚴謹”三個方面最突出,最惡劣。現在批判哪一個錯誤觀點,倒顯得其
次了,沒什麼意義了。現在要切實端正樹立良好的學風,培養學者的科學理論
素質,造就適應科學的土壤。不如此,經濟科學就不可能在中國生長確立。扭
轉這種風氣是艱難的,“亂世用重典”,只好拿劉教授“祭刀”了。如此嚴厲
地批判劉教授,本人也覺於心不忍,也覺劉教授好不幸、好無辜。在此請劉教
授原諒。

                         2001年10月15日

編後記:

  編輯梁先生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心裡很緊張,害怕文章中突然出現對我的
批評,因為我也湊熱鬧寫過經濟學的小書和文章。雖然直到文章結束也沒有出
現我的名字(梁先生已經說明該文只批評大家),但是我仍然膽戰心驚地默默
反思自己過去寫的東西中有無梁先生所批評的現象。

  我一直牢記一位老師說過的話——卻把他的名字忘記了——“(寫的)書
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去年又聽見一位老先生教誨:“(寫的書)至少要能
在書架上放十年(,不被讀者扔掉)”,所以寫東西時——包括普通文章——
還是十分慎重的,但有時難免鬆懈,例如對一些常見概念,不作明確定義,選
擇“默認”的含義;有時不去尋找準確數據,籠統含糊地寫一些絕對不會錯的
文字等等。

  梁先生此文雖然拿劉偉教授開刀,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地檢查一下
自己,這樣才對得起自己頭上“知識分子”這頂帽子,對得起老百姓賞我們的
那口飯。

                     (黃佶 2002-1-27)

作者電子信箱:lyj8278@371.net
來稿時間:01-12-31 13:59:0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