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送交者: goride 2002年06月22日17:11:3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1. 司馬賀 (Herbert A. Simon) 美國科學家。1916年6月15日生於美國威斯康星。1943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博士學位。1943年後任芝加哥技術學院教授。1949年後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和心理系教授。1968-1972年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司馬賀教授曾獲:圖靈獎(1975),諾貝爾經濟學獎(1978)和美國國家科學獎(1986)。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7)。 司馬賀是美國著名科學家,認知科學與人工智能的創始人之一。他在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的結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使認知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產生了人工智能這一新學科。司馬賀與紐威爾(A.Newell)等提出的“物理符號系統”假設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類思維,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他和E.A.費根鮑姆等人利用啟發式方法設計了EPAM程序,並和紐威爾設計了GPS程序,提出手段-目的分析等,為計算機模擬人的思維活動提供了具體的幫助,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和“科學奇才”。 1.由於把心理學、計算機科學和決策理論結合起來,開創了人工智能研究,司馬賀榮獲1975年圖靈(AlanTuring)獎。 2.他對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並應用運籌學、統計分析和計算機程序建立起決策理論,這一理論已成為現代企業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的基礎。由於貢獻卓越,司馬賀獲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3.司馬賀還獲得1986年美國頒發的美國最高科學獎--國家科學獎章。 司馬賀一向致力於中美友好和促進中美學術交流。他曾任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的美方主席(1983-1987) 。 1972年他作為尼克松總統的隨行人員,首次訪問我國。以後,他作為美國計算機科學代表團、美國心理學代表團的成員,以及應中國科學院的邀請多次來我國訪問,與同行接觸,交流學術思想。司馬賀教授的一些專著如《人類的認知》、《管理決策新科學》等在我國出版,推動了我國有關方面工作的進展。他從1983年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至今已10多年,這些研究已取得豐碩的成果。他是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名譽教授、名譽研究員。他的學術思想對我國有關學科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1989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五代計算機國際會議”,司馬賀是唯一特邀的美國代表,他在會上對第五代計算機隻字未提,卻熱情讚揚了我國“百花齊放”的政策,並充分肯定了我國的一些科技成就。 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 張立綱 (Leroy L. Chang) 美國物理學家。1936年1月20日生於中國河南開封。 1957年獲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學士學位。1961年獲美國南卡羅林納大學電子電機工程系碩士學位,1963年獲斯坦福大學固態電子/電機工程系博士學位。曾任美國IBM湯姆斯華生研究中心研究員,並先後擔任分子束外延部、量子阱結構部主任。1993年起任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教授。 張立綱博士曾多次獲IBM公司獎,並獲得美國物理學會新材料國際獎(1985)、國際電機及電子學會DavidSarnoff獎(1990)及美國佛蘭克林學院StuartBallantine獎(1993)。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88),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1994)。 張立綱博士從事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的多科性領域的研究。專長包括量子阱、超晶格和異質結構的製備和研究,以及有關電子量子化和低維電子系統的研究。半導體量子阱、超晶格的實現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即在人工製備的,原子尺度的微結構中物理現象的研究。在過去20年中,這個領域已發展成為半導體研究的主要前沿領域。張立綱對這個研究領域的開始形成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並在以後的發展中始終起着主導作用。 他在70年代初成功地實現了100埃以下尺寸的量子阱和超晶格。他首次觀察到單量子阱和多量子阱中的共振隧穿,展示了超晶格低維系統中的受限電子,確證了異質結構中原子尺度平滑和陡變的界面。他的這些關鍵性的貢獻為這個領域的形成和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在此後的發展中指導並進行了廣泛課題的研究:對晶格形變和外加壓力、外加電場、外加磁場對量子阱和異質結構電子和光學性質的影響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他開拓了半金屬和半磁性超晶格的研究;近年來還進一步開展了一維和零維體系的研究。 張立綱1975年第一次回到中國,他作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組織的固體物理代表團中的一員,訪問了許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作為代表團中唯一的華裔物理學家,他對訪問以及訪問報告的定稿施加了積極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訪問報告評述了當時中國物理學的狀況。這個報告在中國廣泛流傳,而且對改革開放後的中美科技交流、中國的教育與科技體制改革起了推動作用。 1975年之後,張立綱多次訪華,在不同單位做了低維電子系統、量子異質結和分子束外延等前沿領域的報告,促進了我國在這些領域的進展。與此同時,他還多次接待和安排了中國科學家訪問,包括他自己工作多年的IBM華生研究中心在內的許多大學和研究所,為中國學者提供了參觀和親自與同行討論當前研究熱點與發展的機會。 張立綱還參與及協助組織了1988年在上海舉行的量子阱與超晶格講習班以及1991年在南京舉行的凝聚態物理秋季講習班。特別是他積極支持21屆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在北京召開(1992),並與黃昆教授共同擔任了國際程序委員會的主席。他主動承擔了組織會議學術報告的繁重工作。 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3. 田長霖 (Chang-Lin Tien) 美國工程熱物理學家。1935年7月24日生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原籍湖北省黃陂縣。1955年畢業於台灣大學。 1957年獲美國路易維爾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1959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1960年後歷任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柏克萊加州大學副校長、執行副校長、校長(1990-1997)。 田長霖博士曾獲30多項重要獎勵,其中有傳熱界最高榮譽AIChE-ASME MAX JAKOB紀念獎(1981), ASME傳熱學科學獎(1974), AIAA熱物理獎(1977), 美國國家科學院金質獎(1991), 以及德國、日本有關學會的多項重大獎 。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76),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88),香港科學家學會授予的最優秀中國學者殊榮(1989)。 田長霖教授是國際傳熱學界權威學者,長期以來在熱輻射、熱傳導、低溫技術、熱管理論、兩相流及反應堆傳熱、多孔介質熱交換、太陽能利用、航天熱控制、光電器傳熱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並取得許多創新的成就 ,發表了約300篇論文著作,培養了60多名博士研究生。其中許多業已成為國際知名學者,例如有兩位現為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座教授。 在熱輻射研究方面的主要貢獻為氣體輻射性質,火焰輻射、固體表面間輻射熱交換、流化床熱輻射、多孔介質中輻射與對流傳熱;熱傳導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低溫隔熱,特別是多層隔熱和微球隔熱機理研究,包括層間橫向傳熱,多屏開孔熱計算,微球隔熱的物理模型以及超低溫下的多層傳熱機理;高溫隔熱方面,他對美國航天飛機表面隔熱層作出了極大貢獻,受公開表揚;熱管方面,對熱管中的流體力學,熱管的傳熱極限進行深入的機理研究,發表了專著。他不僅在熱物理基礎理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在解決重大工程複雜的技術問題時,也表現出其高超的才能。如在航天熱控制中不僅解決了航天飛機的防熱技術,而且在反應堆熱工技術方面也屬行家。他在兩相流及反應堆傳熱的卓越研究使他成為在美 國三哩島反應堆事故解決過程中的一名技術顧問。 由於他出色的學術成就和組織才能,1990年被任命為柏克利加州大學第七任校長,成為擔任美國著名大學校長的第一位華裔學者。 田長霖教授熱愛祖國,長期以來,經常回國積極參加學術活動,促進中美、中國與國際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為我國科技和教育進步作出了貢獻。 早在70年代初“文革”動亂時期,他不顧種種困難,多次回國作學術報告和講座,介紹美國和國際傳熱傳質學最新進展,以及他本人的各項科研成果。除了交流基礎科學外,對於國外尖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就及關鍵項目 ,也積極主動向大陸有關專家介紹,其中包括幾次與中國航天界的交流和座談。 他還積極活動使中國專家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包括加入國際學術組織,參加國際會議並爭取領導席位等。例如早在70年代末,他積極活動使中國航天專家首次在美國第14屆宇航熱物理會議作三篇高水平報告,影響極大,提高了中國航天界的國際地位。類似這樣的國際熱物理學術活動很多,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地位,而且使中國科學家學習到許多先進的技術和知識。除此之外,他還積極活動在美國出版“中國工程熱物理”英文刊物,促進中美的學術交流,擴大中國的影響。 在中美科研合作方面,田長霖教授也努力推動。他與吳仲華教授組織了中美雙方工程熱物理學者在西安和夏威夷的交流活動,還組織了中美合作研究項目,並爭取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提供科研活動經費。在美國大學任教期間,他還培養了多名大陸去的訪問學者和研究生。 田長霖教授與國內工程熱物理學家、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有廣泛的聯繫,早在1981年他就是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名譽研究教授,之後又成為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及西安交通大學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他多次受到我國國家領導人接見,並熱心地對我國科技和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寶貴建議,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4. 卓以和 (Alfred Y. Cho) 美國電機工程學家。1960年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1961年、1968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科學院院士(1985)、美國工程院院士(1985)、美國科學與藝術院院士(1989)。現任美國AT&T公司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所長、教授。 卓以和教授是國際公認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結構材料生長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領域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對Ⅲ-V族化合物半導體、金屬和絕緣體的異質外延和人工結構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調製摻雜微結構材料系統地開展了大量先驅性的研究工作。用研製的新材料,最先研究成功10多種極為重要的、性能優異的新型微波高速電子器件和光電子器件。現在又領導AT&T Bell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的合作者,開創性地研製成功量子阱級聯式新型激光器,被認為是半導體激光器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卓以和教授對我國發展分子束外延技術極為關切,給予了關鍵性指導;與我國同行建立了深厚友誼,對促進中美兩國學術交流,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6年6月7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5. 葛守仁 (Ernest S. Kuh) 美國電子學家。1945-1947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畢業於美國密執安大學,195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76年獲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1975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1952-1956年在美國電報電話公司貝爾實驗室工作。 1956年至今,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先後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和工學院院長。 葛守仁教授是近代電子電路和系統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所發表的兩本著作至今仍是世界許多大學的經典教材。他是微電子電路CAD的先驅,著稱於世的SPICE程序就是由他創導並由他的研究生完成的。他提出的許多關於集成電路布圖、布線的算法為美國多家公司採用,開發的SWEC軟件是當前處理複雜電路及其互連的最著名軟件之一。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學的EECS系系主任,又任該校工學院院長達7年之久,對該校和美國工程教育發展作出公認的貢獻。 葛守仁教授對促進我國科技界與國際上的交流、對我國電子技術與教育發展有很多貢獻。曾作為美國科學院代表團成員與中國科學院討論協作事宜,促成張光斗院士與美國工程院秘書長會晤。曾三次作為美方主席組織和參加在中國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組織和參加專家組對微電子中心的發展進行諮詢等。他是我國6所著名大學的榮譽教授。 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6. 朱棣文 (Steven Chu) 美國物理學家。1970年畢業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1976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8-1987年在美國電報電話公司貝爾實驗室工作。1987年至今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 朱棣文教授長期從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學方面的研究。由於在激光冷卻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獨立的、開拓性的研究,與Claude Cohen-Tannouji和William D. Phillips共獲199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1985年,他與同事用一組交叉激光束產生了“光粘膠”效應,在光粘膠中靶原子的速度由每小時4,000km降至每小時1km,好像原子穿過稠密粘漿而運動一樣。減速後的原子的溫度接近絕對零度(-273.15℃或-459.67℉)。他與同事還發展了一種使用激光與磁線圈的原子阱,可捕陷並研究冷卻的原子。這些技術使科學家可提高用於空間導航的原子鐘的精度,建造可準確測量重力的原子干涉儀,並設計出可用於處理極細尺度電子線路的原子激光器。 朱棣文教授對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一直關注和支持,多次來華參加會議和訪問講學,並表示很願意為促進中美兩國科技交流做出努力。 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7. 林家翹 (Chia-Chiao Lin) 美國力學和數學家。1916年7月7日生於中國北京。1937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1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碩士學位。1944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3 年起先後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教授、學院教授、榮譽退休教授。 林家翹教授曾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Timoshenko獎,美國國家科學院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力學獎。他是美國國家文理學院院士(1951),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2),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 從40年代開始,林家翹教授在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從60年代開始,他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所公認。他的主要成就是: 1. 用漸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 方程,發展了平行流動穩定性理論,所得結果為實驗證實。確認流動失穩 是引發湍流的機理。他在這方面的工作帶動了這領域一系列的研究。 2. 他和von Karman 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譜理論,發展了von Karman 早期提出的相似性理論。他的研究形成為早期湍流統計理論研究的主要學派。 3. 發展了星系密度波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盤狀星系螺旋結構的主要特徵,確認所觀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質臂,克服了困擾天文學界數十年的因較差旋轉引起的“纏 卷 疑 難”,並進而發展了星系旋臂長期維持的動力學機制的理論。 4. 在應用數學方面,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發展了解析特徵方法和WKBJ方法。他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 林家翹教授對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十分關心。80年代初,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錢三強教授委託,林家翹教授邀請美國知名專家來華講學,其中包括: 1. 密西根大學教授易家訓的“ 多層流”; 2.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梅強中的“水波動力學”; 3.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吳耀祖的“船波與空泡”; 4.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朱家鯤的“計算流體力學”; 5. 康乃爾大學教授沈申甫的“有限元方法”。 他們分別於1982年、1983年在北京舉辦5期講習班,每期學員近100人,為期1個月,為我國培養了人材,推動了“水波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研究的進展,這些講習班的講義材料,由科學出版社以叢書形式出版,為我國應用數學與流體力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林教授自1972年以來,多次回國作學術訪問,親自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作系列學術報告,兼任名譽教授。多年來,他還接受多位訪問學者去他所在的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為國內培養了一批學術上很有造詣的中年學者。 1994年6月8日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士。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