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西方人與素質教育 |
送交者: ACI 2002年07月27日17:46:2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國人、西方人與素質教育 -------------------------------------------------------------------------------- ● 宋興無(多倫多) “素質教育”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不僅被當作一個重要的“國策”,而且也被視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和評價教育成敗的最根本標準。然而,遺憾的是,素質教育至今事倍功半的結果,其中有歷史和現實原因,這裡筆者只談兩個本質成因:內容不清晰,理解有誤區。 素質教育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新詞語。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1996年“九五”計劃明確提出,要改革培養人才的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由此,素質教育正式成為國策。 台灣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對素質教育的提法十分讚賞,認為它比“通才教育”和“全人教育”都好。他強調“素質教育”的內涵應包括“修心靈”,“養氣質”,“學知識”和“習方法”四個方面。 中國教育部一位副部長的解釋是,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
第一個誤區是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不少有識之士敏銳地認識到,“素質”高低與“應試”與否不相關。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起來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它們屬於不同的範疇。“素質”是就教育的目的而言的,而“考試”是為評估而採用的一種測量手段。中國目前走上極端的應試教育之害有目共睹,但從學生眼睛等身體健康問題,到“一分定終身”的考試制度弊端,都不是素質教育可以解決的。素質教育同樣需要有考試,同樣要有分數制。如果按伽利略的科學定義“科學就是測量”來理解,考試是最科學、最公平的一種測量手段。文革時期的推薦制度也從反面證實了這一點。因此,考試只是個“度”的掌握問題,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同時,素質教育也不應以削弱考試為目的,而應把人的素質之提高作為取向。 第二個誤區是認為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國教育強調“素質”。一個國家的富強與這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是密切相關的,但與目前中國所討論的“素質”卻沒有必然聯繫。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正規學校教育中根本沒有專門針對“素質”的教育內容,而主要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各種技能的培養。要求理工科的學生選修一點人文方面的課程,其目的是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而不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通俗地說,西方現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西方不少有識之士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西方現行教育的弊端,在許多國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嘗試。其中與素質教育最為接近的是源於德國、現已在50多個國家實踐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全人教育”明確無誤地聲明,它是針對19世紀以來西方教育的弊端,是以塑造未來為目的的教育。“全人教育”一改現行教育以“做事”為目的,倡導以“育人”為本份,強調以開發人的理智、情感、入世、身心、文藝、創造力和精神潛能為教育目的。不難看出,這大體是中國一直提倡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之教育方針的西方版本。 中國人對素質教育理解上的誤區之形成有許多原因,如分數、學歷等重虛輕實行為的極端化,但留學生和出國訪問官員對發達國家的誤讀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在“素質”方面,中國人的“自愧不如”是與中國的開放同步發展的,其主要是來自一種平面的對比。例如:中國人不排隊,隨地扔贓物,乃至吐痰等,而西方人卻自覺排隊,車讓行人先走,讓女士先行等。這些差別的確是存在的,但往往與生活水平、資源多寡和人口數量有着密切的關係,把這類現象上升到“素質”的高度,實在是小題大做。
素質是一個根植於東方文化的“集合概念”,是一個人的教育、修養、品德、知識、能力、文化積澱、習性等諸多因素的外化。素質教育是東方文化和東方教育傳統的一個特色,在西方現代教育史上基本沒有這個概念。它以人為本、以社會(家庭等)為基點,以“育人”為目的。中國古代教育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素質教育的一個模式,中國近幾十年來一直提倡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模式。理論與現實的差距另論。 由此,中國目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但其內容必須進一步清晰,理解上的誤區必須糾正。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