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隨筆不是誰都能寫的 |
送交者: 丁國強 2002年08月11日19:11:5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不讀論文,卻又惦記着學問上的事情,怎麼辦?好在一種新的文體正紅火,名曰學術隨筆。既然是隨筆,就可以不受論文體例的束縛,怎麼有趣怎麼來,不必故作高深,故弄玄虛,也不必掉書袋,玩學術魔方,搞長篇大論。不過,這學術隨筆也不是誰都能寫的。 看看現在是什麼人在寫學術隨筆? 一種人是學術大師。大學者如季羨林、張中行等,微言大義,字字珠璣。他們早已經完成了寫論文、評職稱的任務,加上年事已高,用閒散的心態寫點學術隨筆,他們的學術功底極其深厚,人生經歷豐富,三言兩語即入木三分,讓人回味無窮。學術大師搞了一輩子學問,最後還是用學術隨筆進行告別演出。這足以說明學術隨筆並非雕蟲小技,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分量。人們大多是通過學術隨筆了解大師的,學問越深的人,說話居然越平實、越謙遜。在這個“失語”的時代,讀大師的學術隨筆,會明白應該怎樣做學問。 寫學術隨筆的第二種人是作家。作家學者化的呼喚由來已久,可是,學者化了的作家依然還是作家,把那些學術化的東西融化在小說裡面決非易事,所以,只能寫一點隨筆。如王蒙、李國文、劉心武等,大都未經過長期的學院薰陶和專業訓練,即使是搞學問,也是野路子,歪打正着。加上他們具有講故事的本領,富有想像力,他們用不着旁徵博引,尋章摘句,只須選准一個點,便“文如萬斛泉涌”。其實,現在作家和學者也不怎麼好區分了,如王安憶、馬原等還到大學講課,金庸、賈平凹等還要帶研究生。所以,年輕的作家尤其是那些發誓不讀魯迅、不讀孔夫子的新生代作家,是寫不來這種學術隨筆的。他們搞的是“欲望寫作”,無須苦思冥想。 寫學術隨筆的第三種人是詩人。詩歌的不景氣把一些詩人逼成了小說家、散文家。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詩歌陣地主要在高校,詩歌消沉了,可是他們身上的學院氣息沒有消失。歐陽江河、唐曉渡、車前子等詩人的詩學隨筆不斷出現,讓人看到了詩壇的一線光亮。即使詩歌消失了,詩學恐怕還會延續下去。 寫學術隨筆的第四種人是風頭正健的一批新銳學者,如周國平、何懷宏、朱學勤等人,他們並沒有把學術隨筆當成是專業論文的下腳料,而是用機智有趣的語言表達一種人文關懷。 寫學術隨筆的第五種人是那些學問不怎麼樣、文章也不怎麼樣的人。他們是學術泡沫的製造者。他們那些所謂的學術隨筆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製作模式,一點思想,一點感慨,一段被演繹了的人生經歷,一種貌似深刻實則無聊的痛苦,便可以勾兌成一種莫名其妙的文字。 學術隨筆固然是一種自由的文體,但是,仍要體現出書生的本色,而不應成為一種賣弄學問、自我賞玩的遊戲。而那些偽學問家卻沉溺於其中,把一知半解的學問當成賺取名利的工具,讓人想起那句老話:“世事洞明皆學問”。哪個行當沒有幾個投機取巧的滑頭?學術界也不例外。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