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對教育的看法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09月01日20:27:4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我 對 教 育 的 看 法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電視節目,一個來自西北偏遠地區的農家子弟,家境非常拮倨,但他卻考上了一所大學。其父為了供其上學不僅每日艱苦勞作,還常年賣血以湊學資。可這個學生實在不爭氣,不僅不用功讀書,還拿着父親的血汗錢去和同學攀比,並且經常上網吧聊天。到後來,終於因數門課考試不及格而被開除回家。當節目中老父親因為自己生活艱苦可兒子又這麼不懂事而老淚縱橫時,在場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我看了也很不是滋味,這叫什麼孩子嘛!

但是我後來又想了想,這個學生固然是太不象話了,可學校就沒責任嗎?據片中其輔導員講,這個學生剛到學校的第一學期,各門課程即是將將巴巴地及格。那麼由此看來,這個學生很可能是學習能力出了問題。一個學生學習能力出了問題,雖付出很多努力,卻進步緩慢。這顯然易使其對學習厭煩,越厭煩越學不好,越學不好越厭煩,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嚴重者就會什麼也學不進去,從而考試數門課不及格。上面這個例子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但遺憾的是,學校卻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

事實上,很多學校都存在這種情況,中小學有,大學也有。當學生的學習出現了問題時,學校往往無能為力,卻以“該生不宜繼續培養”為由將其開除了事,這一方面浪費了人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作為教育職能部門,學校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負責任。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素質教育並沒有落在實處。

提起素質教育,估計每位校長都會拍手附和、高聲贊同。但具體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應該採取哪些詳細步驟,大多數人心中並沒有一個明晰的想法。實際上,既然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應該認真地剖析一下能力的構成,努力探索教育規律,並且考慮該採取何種有效得力的措施。但並沒有多少人來做這方面的工作,整個教育界仍然習慣於以舊有的思想看待問題,孤立、靜止、片面成為大多數人的思考模式。他們認識不到能力或學習方法與毅力、興趣、注意力之間的關係,甚至不願承認能力是可以培養的。當學生出了問題,他們通常給予的說法是,“這個人不能塌下心來學習,幹什麼也不行”,“這個學生天生苯得要命,怎麼教也是白搭”,這些認識不但嚴重阻礙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會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社會家庭也是如此,許多家長自身學習意識退化,可在逼迫孩子刻苦學習方面卻顯得格外熱心。他們經常發表宏篇大論講述學習的意義(但對如何搞好學習卻只知努力努力再努力),而且還經常以現身說法-----我就這樣了,你願意象我這樣嗎----來令子女有所觸動。在結束說教之後,由於過分興奮,還經常會去選擇打麻將。可想而知,這樣空洞的說教會產生什麼好效果。

以上種種情況使得我們的教育仍以知識灌輸為主,雖說知識的增長可以帶動能力的增長,可這種方式並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受過這種教育的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卻不能獨立思考,更別提知識的創新了。

教育理念的落後及教育體制的陳舊,使得我們這個泱泱大國,雖有十幾億人口,可取得的建樹卻與之極不成比例。我國的頂尖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享受着國家最好的條件,有着世界一流的生源,排名卻在二三百名開外。其他一般類院校更是乏善可陳,最常見的情況是,大部分的本科生畢業時既無較高的能力,又無一技之長,這使得找份工作都分外困難。所以連“痞子作家”王朔都嘲笑我們:瞧他們把大學給念的,大一大二讓他們給念成了高四高五。

教師的素質也不容樂觀。廣大老師雖在本職工作上勤勤肯肯,認真備課及批改作業。但他們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尚嫌膚淺,在興趣及能力的培養上辦法不多,所以中小學老師常出現因為學生成績不理想粗暴對待學生的現象。大學老師這方面情況雖好些,但同樣也存在着對教育規律認識不深刻的現象。特別是大部分老師是留校任教的,他們雖在本專業上比較在行,但在如何做老師這一點上卻做得不夠好,以至於在大學課堂上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台上講得熱火朝天,學生在下面卻聽得乏味之至。而即使是研究生導師,他們也熱衷於講自己如何努力、勤奮、愛國、敬業,但對治學方法卻談得少之又少。他們給予學生往往是具體的問題指導,卻很少涉及知識背後的科學精神。尤其我國擴招政策的實施,研究生培養已成為流水線式的作業,許多導師因為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更遑論精心培養了。

教材的編寫與課程的安排也存在着諸多問題。許多知識已經陳舊,卻依然因為是考試科目而占據着學生的記憶空間。課程安排得過於緊張,這使得學生為了考試要記住許多考完就忘、以後也用不到的知識。學校對此的解釋是,雖然現在用不到,但其中的思維方式卻對日後的工作大有裨益。且不說學生是否拓展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單就課程的設置來講,上一些更實際的課程不是既能拓展思維方式、又能學習到實用的知識嗎?何樂而不為呢?我們的研究生花了很大的功夫學了很多高難的知識,最後很多人出去從事軟件編寫工作,但其規範性和編程效率尚趕不上印度的高中生。這難到就是所謂的“對你們的思維方式有好處”?

將教育的重點由知識灌輸轉到能力培養上,那麼根本就不需要上那麼多的課程 。既然一個人80%的知識都來自於畢業離校後,那麼學校幹嘛還拼命向學生的頭腦中不停灌輸呢!適當地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基礎課程讓學生來學習,這就足夠了。

我們當前存在的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其根源就是教學資源相對有限,家長拼命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名校、上名牌,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可如果一個人有較高的讀書、學習能力,那他完全可以主要靠自身來學習知識。有了真才實學,且具有較高的能力,這樣的人才自然倍受用人單位青睞,即使他們沒有名牌學校的文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在能力教育上下大功夫,這對於緩解教育資源不足、高考一考定終身等問題的解決都具有莫大的意義。道理是明擺着的,如果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減少了對老師、學校的的依賴。即使他(或她)沒擠進名校的門檻,完全可憑自身良好的能力及努力學習學得真本事。

不要迷信什麼名校,名校其實說穿了就是一種氛圍,一種好學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努力學習、互相競爭的氛圍。所以名校之名在於其生源的優質,而不在於其所吹噓的良好的師資、優越的教學條件、獨特的辦學理念等云云。如果一所學校能將二、三流的生源培養成一流的人才,那才叫好學校。北大清華接受了世界一流的好學生,結果怎樣呢,本科生畢業後紛紛選擇到國外繼續學業,於是研究生群體主要來自於外校生,以至於留下了“一流本科生,二流碩士生,三流博士生”的笑談。

我們國家頂尖學府尚是這種情況,整個教育水平的落後更是可想而知了,如果這種情況任其發展下去,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有鑑於此,我們必須改變。

我們的教育應從中小學即讓學生明曉這樣一個道理:知識重要,能力更重要。在學校的任務不僅是學習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教育部應組織有經驗的人員編寫關於能力培養的讀本,並下發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如何高效地學習、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並且下大力氣加強對教育者即教師的培訓,讓其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以便能更好地進行能力教育工作。對於課程應本着少而精的原則來安排,可適當地安插一些實用性課程。教材的編寫也應規範,儘量要步驟詳細,語句通俗,以讓學生即使自學也能看得很明白。

如果一個學生在孩童起就接受到了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並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這種意義不僅是對於個人的,更是對於國家的。如果整個中國人的素質都得到極大的提高,相信這種情況會比多造幾艘航空母艦更讓美國佬膽顫心寒,到那時他們還會撞了我們的飛機只表示抱歉而不道歉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