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研究生狀況
送交者: yjs 2002年09月04日18:34:0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讀研難已婚讀研更難 研究生生活費有缺口

  2002年全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報名工作剛剛結束,北京地區71個報名點共接收57
687名考生。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長幅度為34.7%,為近年來最大的一年。考研難,讀
研也不輕鬆,據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研究生面臨生活費不足的窘境。
  讀研究生難,已婚的人讀研究生更難,而妻子也在讀研究生的人讀研究生則難乎其
難。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處境艱難的人。
  憨厚與樂觀的神態掩蓋了他的艱難,而好久未理的頭髮和樸素的衣着暴露了他生活
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2000年與自己讀研時認識的女友結婚,
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現在,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就是國家發給的
近500元的補助,還有就是來自於家鄉年邁父母的支持。
  前段時間,由於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國訪問去了,夫妻倆就借住在他們家。最近,
他們回國了,夫妻倆只好在外面租房住,僅這一項,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這對他
本已捉襟見肘的生活來說,無疑又是個沉重的負擔。

  -每月的生活費缺口約300元

  當我在北京大學採訪時,應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過一頓飯,我們要了四個菜
,兩碗飯,一共是12元。小杜說,我們今天進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為了招待我才去
的,平時,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價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況下,吃一份
菜就足夠了,每頓大約三四元。記者在清華大學採訪時,也在他們的學生食堂吃過一頓
飯,飯菜的價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記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盤丸子、紅燒豆
腐和一碗米飯。雖然相比於校外餐館的菜價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學的調查發現,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碩士生500~6
00元,認為每月580~800元生活費比較合適。伙食費,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個突出
的現象是書報、電話、上網費的增長,達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費用100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擁有電腦。他們用電腦打字、做設計、上網
瀏覽、搜集資料。對他們來說,電腦已經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了。他們寧願在其他方
面節省一些,也想擁有一台電腦。

  -經濟不獨立打擊研究生的自信

  據介紹,在校研究生領到的國家補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碩士生250~280元。根
據工齡不同,補助稍有不同,工齡一年補助10元。這是研究生最穩定的生活來源,可這
份來源對他們的生活支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研究生們哪怕再艱苦,也不情願花家裡的錢。人民大學一位法學院的男生覺得花家
里的錢非常難受,北京大學一位學自然地理的女生說:“這麼大了還花家裡的錢感到很
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則認為如果家裡條件允許,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緊張,
是為不孝。讀研究生了,還花家裡的錢,這打擊着他們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給的同學在記者全部調查的百位學生中只占10位,且這部分學生都相信
這只是暫時的,是一種投資,將來會有更大的回報,來報答這份養育之情。而許多同學
寧願不要家裡的支持,選擇出去打工掙錢。
  記者從北京大學學工部得知,北京大學大約有20%的貧困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據學工部的楊老師說,貧困學生只要申請,一般都會批下來。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認為,
僅有少部分的貧困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說明北大的學生都比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
力來解決自己的生活。此外國家助學貸款還有很多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很困難。為此北京
大學自今年6月份以來,舉辦多次個人信用方面的講座,邀請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教
授和學者主講,以期提高學生信用方面的知識。

  -打工是補助生活費的最好途徑

  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合理安排,這是研究生們採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學商學院一位姓侯的女學生告訴記者說,她第一年的生活費來自家裡,第二
、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時間少則四五
天,多則十天、二十天。
  清華大學的調查顯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
求。而北京大學則有47.80%的學生在外打工。在記者調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學
生有着為期或長或短、花費時間或多或少、工資或高或低的打工經歷。有趣的是,人民
大學學生基本上認為打工不影響學業,因為打工本身就是一種接觸社會、增加生活閱歷
和經驗的途徑。並且認為打工是最好的維持生計的手段。而北京大學的調查則有50%以上
的學生認為打工對學業有影響,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採用的辦法
,61.3%的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維持生計,19.6%的人認為可以提高經驗,12.9%的同學認為
可以充實生活。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們則認為幫導師做課題是最好的方式,一則可以領些
錢改善生活,二則這些課題將會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樣既能掙錢,又能提高業
務能力,還能順便準備畢業論文,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學校的“三助”活動資金緊張

  對於研究生尷尬的處境,校方正紛紛想辦法來緩解這個矛盾。為了增加學生的收入
,使他們安心學習,又不致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與學業無關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開
始實施“三助”活動。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學生分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時又是學校需要的
教學科研工作,學校發給適當補貼。在北京大學所做的調查中,有86%的學生對“三助”
活動感興趣,有77%的學生表示有了“三助”崗位後,就不去外面打工。他們得到的補助
分別是碩士一年級,補助100元,碩士二、三年級,補助200元。博士一年級,補助300元
,博士二、三年級,補助400元。
  季老師說:“‘三助’對學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關鍵,並且加強了導師和學生的聯
系,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科研的能力。”本學期,北京大學大約有5000名學生有“三助
”工作崗位,約占學生總數的60%~70%。為此,北京大學今年要投入900萬元的資金。研
究生院的季老師說這對學校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資金來源的困難是“三助”活動的
一個瓶頸。

研究生打工何其多

  研究生打工占八九成

  3月14日加班,王聞達回到清華校園已經12點多了,他在夜幕中翻上二樓陽台,躡手
躡腳地進入宿舍,這時室友們早已鼾然入夢了。
  王聞達是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在摩托羅拉公司兼職,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回來,學
校離公司要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
  他每個月打工20天,月薪1500元人民幣。“很辛苦,到下個月我就不幹了”,他說
。“導師已經告訴我,不要再做兼職了,再說我也想好好學專業,”他說,“這學期課
本都沒有翻一下”。
  研究生打工在高校很普遍。據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同學說,他們的研究生打工的比
例達到80%。
  關於研究生待遇的問題,前一段時期在校園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水木清華”是全
國高校人氣最盛的BBS(電子公告板)站,連續兩周以來,關於研究生待遇的討論一直居
其“十大熱門話題”之首,甚至前幾位的全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
  這場討論是從一封信開始的。2月20日,水木清華站研究生版上發表了一位研究生致
校領導的一封信,說自己為了保證日常生活的開銷,不得不犧牲大量學習、研究時間去
打工。他呼籲學校增加研究生的補助,使他們能夠全心全意地做學問、搞研究。
  這封信一發表就立即引來眾多網友長時間熱烈的討論,網友sshr說:“生活都成問
題,怎麼搞研究!連吃飯都成問題呀!”網友dedem說:“在研究上實在是談不上能有什
麼突破。”
  網友hollowead說:“我們國外的同學導師給的資助一般都是每月1000到1500美元,
而在美國基本的生活費大概四五百美元就夠了。”網友ecoli說:“這樣非把人才全逼出
國不可。”

  補貼太少是原因

  為什麼那麼多研究生打工呢?當前高校的研究生待遇,學生們普遍反映太低,無法
解決基本生活需求。在清華大學,一名研究生的補助每月只有260元,北大280元,人大
250元,北京其他大多數高校一般都在260元左右。
  這些補助夠一個研究生的日常花費嗎?人民大學中文系的一名研究生回答:“吃飯
都不夠。”北大計算機系一名研究生說,“再加上導師給一點,也僅僅夠吃飯。”有人
做了一項調查,維持一名研究生正常的生活,每月至少需要600元。那缺口怎麼辦?——
—如果不向家裡伸手,只好去打工。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現在有9個研究生,他說:“學校沒給我
一分錢給研究生,但是我的研究生還要給我幹活,我不能讓他們白干,有時候我就得掏
自己的工資或者稿費給他們。”
  按照清華大學規定,研究生除了拿到固定的每月260元以外,在一年級時系裡要額外
補貼100元,二年級時要補貼200元以上。但這只是對理工科學生而言,文科生卻沒有。
李希光教授帶的正是文科生。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位教授從1994年開始帶研究生,他給研究生的額外補貼要
超過這個標準,一年級給150元,二年級給300元,三年級給400元。他說:“這些年中國
經濟發展了,價格也上漲了,但260元的研究生補助近10年來卻一直沒有增加。”
  一份資料顯示,1998年美國聯邦政府有52億美元用於獎學金,311億美元用於給研究
生貸款,教師的研究經費有160億美元。與中國不同的是這筆經費不經過任何中間環節直
接給學生和教師。
  拿清華大學來說,國家今年給清華的研究經費達7.3億人民幣,“369計劃”有6億
元,教育經費有1億元,這些經費都是給學校,然後學校再用於基建、科技和維持學校正
常運行等方面,直接到學生手裡的就很少了。
  有人計算,如果清華大學每位研究生提高補助300元,就可以基本解決他們的生活、
學習問題,讓他們安心學習。清華大學有研究生大約1萬名,這樣一年需增加的投入是3
600萬元人民幣。
  一位教授說:“應該給研究生能夠正常生活的費用,在現在的消費水平下,碩士生
應有600元,博士生應該有1000元。”
  研究生要求增加補助的呼聲,已引起清華大學的注意,研究生工作部在2月底對研究
生生活狀況做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70%的清華研究生不再向家裡伸手要錢,大部分
研究生每月收入只有260元或者290元。
  調查還顯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由於研究生花費大量時間打工,無法專心研究專業,造成論文水平下降,已引起教
授和學校的注意。清華大學一位教授曾在課堂上說:“現在博士論文的水平只相當於原
來碩士論文水平,碩士論文只相當於本科論文。”
  清華已有新辦法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顧秉林院士說:“論文水平下降,研究生打工是一個主要原
因。”
  據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邢家鋰教授介紹,在八十年代研究生上學是公費,學生們安
心搞研究,也不需要花家裡的錢。而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價格上漲了,學生的待遇
卻下降了。
  顧秉林院長說,國家每年給每位研究生的經費是1.3萬元,學校把這筆錢一部分用
於發給學生的補助,另外一部分用來建設公共設施,沒有直接完全發到學生手中。
  為了提高研究生待遇、保持高素質科研隊伍,顧秉林院長說清華將採用高補貼,高
收費,暗補變明補的措施,將國家給研究生的經費全部發給研究生,碩士1.6萬元,博
士2.4萬元。這筆錢將以助研或者助教的工資和補助的形式發到每位研究生手中,同時
收取高額學費,研究生收0.8萬元,博士生1萬元。這項措施將在2001年9月在清華大學
部分推行,到2002年9月全面鋪開。

研究生為何要兼職

  加了一天班的王聞達,回到清華校園研究生宿舍時已是午夜。他在一家摩托羅拉公
司兼職,學校與公司之間來回要4小時的公交車程,每月往返20次,月薪1500元人民幣。
前些時,導師告訴他不要再做兼職,他說:“想了想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這學期課本
都沒翻一下。”
  如今研究生做兼職現象在高校很普遍,像北大、清華、人大這樣的高校,研究生做
兼職的比例高達80%。據稱,這與當前研究生待遇太低有關。在清華大學,一名研究生
的每月補助只有260元,北大280元,人大250元。北京多數高校一般在260元左右。
  北大計算機系的一些研究生說:“這些補助再加上導師給一點,也僅僅夠吃飯。”
有人做了一項調查,維持一名研究生正常的生活,每月至少需要600元。缺口怎麼辦?如
果不向父母伸手,只有去打工。
  據了解,我國每年給每位研究生的經費,學校把其中的一部分用於發給學生作補助
,另一部分用於建設公共設施,並沒有直接完全發到學生手中。
  由於研究生花費大量時間打工,而無法安心讀學位,造成論文水平下降,已引起一
些教授的不滿。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