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長顧秉林--中國大學教育就是往腦子裡灌屎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18735
昨天下午,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在接受學生記者採訪的時候,表達了他對現在大學教育狀況的擔心,他表示,說得直白一點,現行的大學教育制度就是“在往學生們的腦子裡灌屎”。
顧秉林校長表示,在二十世紀初至40年代,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界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以內中國的大學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他們中有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革命義士、抗日英雄,有科學骨幹、民族精英。而這種盛況自從解放後尤其是九十年代開始衰落。現在的各高校,包括清華與北大在內,已經沒有將培養人才作為大學教育的目標。嚴重的學術腐敗,枯燥且與社會脫節的課程,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將導致學生們的思想僵化,對課程失去興趣,對大學乃至整個中國的教育失去信心,退學正是表達他們對大學教育失望的最極端方式。
他進一步表示,至少有80%的學生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是酬躇滿志,報着努力學習的決心的,可是在四年大學生涯的消磨與侵蝕下,能將這一決心堅持到畢業的學生恐怕不到20%。逃課,考試作弊已經被很多學生當成了家常便飯。上大學的目的由最初的學習知識變成了純粹的混文憑。而那些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認真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卻正在被逐漸磨滅。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大學最終培養出來的成品,將是一具具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20年後,中國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和精神水平將會是什麼樣子?我簡直不敢想象!”
古板的教學方式和教材讓社會丟失了許多的達芬奇,比爾蓋茨。對於這樣損失,我們是否要反省下呢?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之下,學生們的精神受到極大的傷害,創造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受到無可挽回的扼殺,中國至今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與這種教育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以下是顧秉林先生的原話:
作為一個大學校長,我認為真正的高校應該培養學生的獨立技能、獨特的思考方式和敢於權威挑戰的精神。
1、什麼是獨立的技能?
不是拘泥於課本上的,如果你對某東西有深入研究,可以考慮研究成果作為成績。我們要鼓勵和發揚這樣的模式,因為市場和學生需要這樣的鼓勵!
2、什麼是獨特的思考方式?
獨特的思考方式不代表爆炸式的思考,而是多種尋根問底的思想,抓住一條線一直往前摸,有這樣的科學精神,這條線一定能通往諾貝爾。獨特的思考方式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學生得注意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目的以及合理性。當然,諾貝爾獎不應該成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以及輸送人才,但是這畢竟是國際上對最頂尖人才認可的標誌。
3、什麼是敢於挑戰權威?
這個相信學生們都了解,羽毛和石頭哪個能先着地?
這個是眾人皆知的,為什麼那個時候全世界只有1個人提出了不相同的結論並用事實證明了?原因就是權威的威懾。教授:這個名詞是一個長輩的名詞,我不介意別人叫我同學,叫我兄弟,或者學生。因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你研究的成果比老是的好,你就是老師,我可以為一個同學“無聊”的問題而停下上課,動員大家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原因為什麼?這個問題的隔壁很可能就是諾貝爾獎……
當然,以上的能力,在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是不可能被賦予學生的。所以顧秉林先生表示,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應該停止再扼殺人才了!應該停止再向學生們的腦子裡灌屎了!”當然,改革會涉及很多未知的因素,以及牽扯很多人的利益,勢必受到極大的阻力,可是為了學生以及中國的未來着想,這些阻力都必須被克服。
(http://news.tsinghua.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