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大“學科特區” |
送交者: 南大學 2002年10月06日19:30: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最近,南京大學的一些前沿學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成立僅兩年多的分子醫學研究所,完成了兩個一類新藥的開發,發表SCI論文6篇,該所高翔教授與揚大合作,爭取到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獲得科技部、江蘇省政府基金3500萬元; 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承擔了水循環模擬研究等3個重大項目,開發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填補國內空白,《景觀生態學》等著作獲國家圖書獎。 …… 這一系列成果的背後,是南大創新機制,集聚海內外科研精英,建設“學科特區”的成功嘗試。這對縮短前沿學科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國內高校學科分得過細、過散,不利於進行綜合性的科研攻關。南大學科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欒井教授介紹說,20世紀90年代初,南大提出組建學科群。群,以大型科研項目為龍頭,由帶頭學科、支撐學科和相關學科組合而成。但是,學科群主要是面的組合,有的群攤得過大,群內學科領域太寬,造成了協調困難,收效不太理想。 如何提高學科融合的組織效率?除了將原有的群進行適當調整外,1999年初,南大創造性地提出開闢“學科特區”。蔣樹聲校長在哈佛大學拜訪著名華人學者、哈佛分子醫學實驗室負責人劉建寧教授時,劉建寧也提到,希望找幾個人一起回國,按國際慣例,在南大組建一個充分自主的“學科特區”,這一想法得到南大認可。 從1999年底到去年6月,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及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等三個“學科特區”,先後掛牌成立。 “學科特區”特在哪裡?王欒井教授概括為:學科新、機制新、投入大。目前,進“特區”的三個學科,均為國際上新興的前沿學科。迅速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還要引進一流的人才。學科特區的章程上規定,擔任“學科特區”的負責人,必須具有在國際一流大學工作的經歷,在本學科領域具有出色的學術成果。三個“學科特區”的負責人劉建寧、宮鵬、張增輝,均為各自學科領域的一流科學家。在地球科學系統研究所的學者名冊上,記者看到,所長宮鵬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系教授,發表SCI論文40餘篇,多倫多大學教授陳鏡明、馬里蘭大學教授李占清的SCI論文數均在60篇以上。 “學科特區”的運作機制與國際接軌,研究所實行所長負責制,在人員的聘用、考核、津貼等方面,所長有充分的自主權。一句話,讓科研的行家裡手管科研。整體的科研環境不在國外勝似國外。去年,分子醫學研究所有兩名科研人員未通過年終考核,被所里辭退。針對海外學者的實際情況,用人靈活。“學科特區”中有常年在校的“固定教授”,有的是“候鳥式”的兼職教授。分子醫學研究所的20多位海內外學者,多為全時聘用;地球科學系統研究所,固定教授僅2人,包括所長宮鵬在內的近20位海外學者,都為兼職教授。他們視課題需要,每年回國長則三四個月,短則幾個星期。 從投入到人員的全方位扶持,是“學科特區”快速成長的重要保障。兩年多來,南大全校的學科經費為3億元,而對這三個研究所的投入達4000萬元左右。同時,學校的醫藥生物技術製藥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對“特區”優先開放。同時,在每一個“學科特區”背後,還有強大的學科群作為支撐。 6月7日,短暫回國的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宮鵬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南大的“學科特區”建設,符合學科交融滲透的國際潮流。“像地球系統科學,融合了地理、國土開發、環境監測和森林、海洋、氣候等10多個學科,不僅橫跨‘海陸空’,還涉及政府決策。這樣的大科學,沒有有效的協調機制,很難把各個學科串起來。” 南大“學科特區”的運作思路,引起了廣泛關注。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曾對南大的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作出評價,“這個所的成立,為我們吸引海外人才,並且和國內的各種科技力量結合起來,創造了寶貴的經驗。”據了解,中科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建設“學科特區”。省教育廳正向全省高校重點學科全面推廣“學科特區”機制。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