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抽象
車就是個抽象的概念,不指具體的車,而是反映共性;同時,在具體的車輛里,都有這個字,汽車,轎車,馬車,火車,自行車,消防車,救護車,等。中國人更容易理解何謂抽象, 這些詞本省就表現了抽象。
2。聯繫緊密
學校,醫院,工廠,火箭等,這些詞的意思都和單個字的意義有密切聯繫, 整個文字系統以字為基礎,是個聯繫緊密的有機體。
3。單字構造基於偏旁, 偏旁具有含義
江,澤,湖;鐵,銅,銀;
4。復用性強
這是最重要的工程原則,在一切工程領域都得到嚴格實行,在漢字體系得到絕佳的體現:數千個常用漢字(大概3,4千吧),通過組合排列,構成了數十萬,數百萬計的詞彙庫。 漢字的這一特點帶來了巨大的益處:在開頭幾年學習漢字, 經歷這一一勞永逸的過程後,終身受用,這是很多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中國人,中學畢業後很少使用詞典的原因,即便專業領域,比如醫學,也不需要查閱專門詞典(中文沒有也不需要醫用中文詞典,而英文則必須有, 每個醫學生都必備醫用英文詞典,不管你英語作為母語多麼好!), 此外,把中國接受正規中等教育的學生和英語國家的學生比,中國學生語文能力(包括閱讀寫作)平均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在有的發達英語國家, 1/5的中學生沒能達到基本閱讀寫作能力, 即沒能通過中學最低級別的考試。
5。系統內部的獨立性
漢字體系表意性,使得書同文成為可能,是維護民族統一的最大功臣。 這一表意特徵,體現了工程上另一個重要的原則:獨立性原則,即構成系統的各部分在協同工作的同時,保持互相獨立,從而使得一個部分內部的變化,不致影響另一部分和整體。 在漢字體系中,音意獨立,即,對同一個字或詞,不同方言地區可以發音不同,但不影響書寫,書寫是同一的。
6。文字體系的穩定性
這個特徵其實和上面的獨立性有關係,書寫和發音的獨立,使得21世紀的初中生或者小學生不同程度上可以閱讀理解數百年前甚至數千年前的古典作品。這點英語國家學生是絕對做不到的。
中國近代以來落後了,是錯失了工業革命這個歷史變革造成的,這至少是一個主要原因。歷史的發展,決不是象那些自卑淺薄的中國人理解的那樣,循着一條直線前進,它的發展法則要複雜的多,簡言之,就是風水輪流轉,就看各個民族是否具有智慧抓住歷史的機遇和趨勢,以及能否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中國人最值得驕傲的一個文化遺產就是他們的文字系統,這個系統給中國人的思維和認知帶來和絕大多數中國人好沒有意識到的好處和便利,長遠看,這個系統即便不統治全世界,至少也會越來越的發揮的優越性,越來越地被他人認識。對漢字的誤解和盲目崇洋,是歷史屈辱和現實政治對人心靈毒害的共同結果,是沒有什麼奇怪的,也是免不了的。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國人的自卑自棄,只要認識它了,就病好了一半。在這個講壇上,百花齊放,鮮花和野草並存,中國人會學習seperate wheat from cha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