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hilology(語言結構學)談英漢語 |
送交者: aa881 2009年07月18日03:40:5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語言結構學中有三個基本概念,對比較中英文很有幫助。 1。書寫元素(symbolic element) 基本語言符號單位,在中文中是筆劃,比如撇,捺,橫,豎等;在英文裡是字母。 2。語義元素 (definitive element) 具有特定含義的最小單位,中文裡是字;英文裡是單詞包括前後綴等。 3。表達元素 (expressive element) 實際表達意思的最小單位,中文裡一個或兩個以上字構成的詞組, 英文裡是單詞或詞組,但單詞為主。 從語言結構而言,中英兩語言的不同就在於上面這三個元素構成的不同。 英文裡書寫元素簡單,數量少,26個字母; 語義元素有字母, (書寫元素)構成, 數量眾多,注意,從書寫元素到語義元素,英語裡有極大的跳躍:即,26個字母,上去就是無數的單詞(語義元素); 而表達元素呢,主要也就是單詞,占主要部分, 當然有部分組合詞,但量少。也就是說,英文呢里,表達元素和語義元素基本覆蓋和重複,沒有本質的區別。 換言之,英語是直接從書寫元素進入語義和表達元素,層次簡單,沒有足夠的結構化。(這就是造成英文不合理和低效率的根本原因,後面再談)。 中文裡呢,情況不同。書寫元素複雜得多,各種筆劃遠遠多於26個字母,而且,是平面組合,合成能力成百上千倍的超過英文。語義元素是字,常用三四千個,每個有特定含義,但大多不是單獨使用,而是幾個組合構成詞彙,這部分元素,即字,是構成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多詞彙的基礎,一方面,三四千的數量,可以產生無數的組合,另一方面,這個數量又是不難通過一定努力掌握的,而這些元素具有極高的復用率。最後,表達元素呢,就有這些字構成,從語義到表達,這個過渡,在中文裡是很容易的,因為都是基於字的組合,如同英文裡的合成詞, 比如marketplace(當然數量不能和中文相提並論). 從語言構成結構看,中文顯然具有極佳的結構化,三個層次分明,各層次分量平衡,而英文呢,後兩個層次基本合二為一,結構化薄弱,如同小學生作文,一篇500字的文章,不懂分段,除了開頭一小段破題,接下來就是整個一大段,直到最後一句結束,這樣的文章,是沒有什麼結構可言的,讀起來也累。 和英文比較,中文最偉大的亮點在於,它把復用的基礎放在字上面,也即是三四千個字上面,可以說是不多不少,太多,增加學習負擔,太少,減弱構詞能力。 中國社會,除了農村政府教育政策失敗,失學這個因素之外,一般中等教育以上學生,很少有文盲半文盲的想象,即便有人寫作可能不佳,但絕對能應付,至少閱讀不會有任何問題, 原因在於,掌握了三四千字,就是一馬平川了;而在英語國家就不同了,26個字母固然簡單,學齡前兒童都可能知道,但接下來,就是無窮無盡的學習單詞,永遠沒有完結,新詞永遠出現,就永遠要記和學,即便博學的人,也常要查字典,這就造成了很多中學生成文盲半文盲,他們的literacy 率是無法和上海北京台灣這些地區的中學生相提並論的; 在英文,只有你大量的閱讀,超過中國人閱讀量幾十倍幾百倍,才能獲得比較好的literacy能力,而中國人很多人,閱讀並不多,卻能輕鬆地應付日常語文用途,讀報看雜誌,工作場合的閱讀等多沒有問題,而很多英語國家的中學生,畢業後工作崗位上,可能看不懂一本工作手冊,因為他們閱讀量不夠。 結構化,是任何工程的最主要原則,因為這關係效率,可靠性,宜用性等。語言何嘗不是一項“工程”,中國古人,無意識中,創立了這個獨特的書寫系統,體現最佳的工程原理, 讓數千年後的人們得益無窮。 總之,可以說,從語言結構學的角度,英語絕對是結構差,效率低,邏輯弱,累贅,“工程”上的一大敗筆。而漢子中文呢,則是語言工程的傑作,體現最佳結構的一個epitome!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黑人郝歌的星光路(1) | |
2008: | 方舟邪教組織探秘:加入之前必須表忠心 | |
2006: | 清華-港大-普林斯頓: 大學生涯的見聞與 | |
2006: | 丘成桐先生,真要愛國,請將哈佛的辦公 | |
2005: | 各人自掃門前雪吧 | |
2005: | 中國2005年高考分數線 | |
2004: | 超級科學明星費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