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物理的發展也是天才引導的歷程
送交者: 我很平凡 2003年02月24日18:41:2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物理的發展也是天才引導的歷程
----為什麼我選擇放棄純物理

作為一個物理工作者,我想給後來人說幾句,主要是覺得悲劇不能重演。我很平凡,但我個
人認為我這個例子很典型,很多話可能多數人不愛聽,不過相信你會把我的故事和觀點看完。

我想交代一下我的背景是必要的:我在十多年前考入某重點高校(非清華北大科大復旦),
四年後以高出第二名30分的成績考入中科院某所,碩博連讀期間發表3片論文在SCI收錄的jo
urnal上,此前有一論文發表在國內的某英文刊物上,idea是別人的,我做了全部計算。高中
某科競賽的最好記錄為全省(江南某省)第10名(兩個年級的學生同時參加)。11年前,我
自認為是天才,8年前我就不再這樣認為了。

大學時,我沒遇到現在我心目中的天才,即不上課經常玩能輕鬆考取全班頭三名的,所以覺
得自己還蠻不錯,雖然自己從沒得到過一次獎學金。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我考取了中科院
的研究生。成績令我飄飄然,但到了中科院後,我發現了真正的天才,在我們不到十個人的
班裡,有三個天才,其中有一個不是我剛才提到的不上課的那類,但肯定不上課的話也照樣
出色。研究生的時候,我有些浮躁,課程沒學得很好,象群表示和微分幾何,就沒學好,即
不知如何使用。當我發現這三個天才學得如此輕鬆時,我發現自己不屬於這類人。

上研一年半之後,我就考慮放棄純物理了,因為在可以預見的“成功”圖景中,我實際上還
是個小人物。不久三個天才中的兩位去了美國,剩下一個由於別的原因而沒有繼續下去。我
則在很無聊的情況下讀完了博士,併到某高校教物理,不再從事物理科研。

在研究所的幾年裡,我目睹了無窮多庸俗的工作,也許是“時代讓一流的科學家做三流的工
作”吧。大學畢業時,導師還告訴我科學需要添磚加瓦、默默無聞的“工作者”。可我最終
發現自己不是安於平庸的人。於是我選擇了放棄。

博士畢業後的幾年裡,我對自己選擇越來越感到正確。有幾個論點可供參考:

1. 純科學是貴族的科學。
2. 在當今的世界裡,你能想到的基本上別人都想到了。
3. 我們國家這樣大量培養純物理人才是一種浪費。

首先說說論點1,博士畢業時,我就已經以這條為自己辯解。論據有:最富有的美國科技最領
先;陳景潤之所以能證明1+2,有國家慷慨地支持,他不用忙於發文章,搞房子,泡妞;愛因
斯坦出身就比較富裕,牛頓雖然出身貧窮,但卻得到了有錢人的資助。中國有句俗話:倉廩
實而知禮節。當你的鐘愛的女友說她想在結婚的時候有一套新房子,而你又沒錢買時,你還
能安心做科研嗎?別告訴我你不愛虛榮的女孩。

再說說論點2,稍微多些社會閱歷的人都會有同感,這世界不同於200年以前了,大部分人都
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就是說有空閒去創造,靠基本上不需創造性思維的體力勞動謀生的人成
為了少數。換句話說,從事純科研的也多了,國外的條件優越,特別是美國,導師牛,還不
用學英語。我們是不能比的,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的老闆絕大多數是follow老外的足跡
,揀人家覺得不值去做,或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去做。我們能比自己的老闆牛多少?等你有
能力想別人想不到的問題,你已經大約50來歲了,你還有創造力嗎?也許這一輩子也就和我
們的導師一樣:灌水。作為科學家,那是不是太沒意思了?在我看來,科學家的起碼一個特
點是不能平庸。

最後,有人歸結為歷史,不想變。的確,很多人高中畢業時就選擇了物理,分專業時有相當
一部分純物理的名額,研究生招生時更是如此。這是我們國家教育體制的落後,研究生招生
名額的寬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事純物理的導師很多,他們需要有人打下手。我們當中的
很多人就啥乎乎地上了賊船,還沒勇氣下來。最後培養的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都不得不改
行。去美國讀研究生的物理專業學生中有90%的人幾年後就不再從事純物理研究。我不知道國
內的數字,如果比例很高的人還不改行,那肯定也不正常。明擺着,社會不需要那麼多學物
理的人。這是不是浪費?

最後還得說明白些,我只反對我國的純物理的研究生招生現狀,不僅開出那麼多招生名額,
而且還搞什麼噁心的碩博連讀,要真想做好學問,五年不夠!碩博連讀就是讓你後悔的時候
沒有藥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