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批評漢語的人都有一個隱含的“前提”:語言 = 語音。因為漢字不面向“語音”,所以漢字“落後”。
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前提。因為在語言中,語音雖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絕不是根部性的因素。語言的本質是表意符號!表音只是表意的一種(重要的)途徑。手語沒有聲音,也可以表意。我相信用手語說“心”這個概念,一定是在左胸口比劃一下的效率遠遠高於試圖模擬地“拼”出heart或corazón來的有效率。
事實上,語音是語言中最不穩定的因素,始終都在變化之中。在缺乏遠距離通訊廣播的時代,地域的差異很容易造成語音的差異,而語音的差異又進一步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分化。歐洲分裂成一大堆小民族國家,就是這個原因。拼音文字根本無法包容語音差異的問題,語言分化是必然的。
如果說今天你認為語言分化的歐洲是人類文明的終極楷模,那麼“拼音文字”這個分裂歐洲的罪魁禍首自然是居功至偉。但是如果你認為“大一統”的中華民族才是人類的希望,那麼“表意的漢字”就是自然是語言中的極品了,因為自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這套字符集不知道“容納”了多少種不同的方言和發音方式,仍然把說着各種各樣方言、分布在遙遠地域上缺乏溝通的人們緊緊地統一在“漢文化”的大旗之下。
對比各種文字的特徵和優缺點固然是語言學的重要課題,但是給各種語言輕易地標上“落後”、“先進”的標籤很顯然是一種非常幼稚的論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文字已經銷聲匿跡,還有很多諸如拉丁文這樣既嚴謹又有着悠久歷史的文字正在奄奄一息,更有諸如韓文這樣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囿於朝鮮半島無法成為全世界共同享用的盛宴。問題其實並不僅僅出在這些文字本身,而更在於使用它們的文明和民族,儘管語言文字對於使用者的確有着強大的“約束力”和“塑造力”。正因為此,語言學在更深刻的層面上是歷史學的一部分。純粹從技術的角度去看問題,常常會因為出發點不同而造成“垃圾進,垃圾出”的後果,得到一些看似驚世駭俗實為平庸爛俗的結論。
再回到問題的本質,文字最核心的功能是表意(不是表音),表意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表意也是在傳承文化。換句話說,語言就是對當時社會文化生活做符號學的編碼,用以告知後來者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和人們的各種想法、判斷、規章、制度。“語音”在這一切之中只是一個純粹的功能性的因素,把語音拔高到語言文字的核心地位很顯然是一個別有用心的陰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