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通過求真來求善---對柏拉圖求善思維歷程的考察
送交者: sign 2009年10月26日23:25:5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通過求真來求善---對柏拉圖求善思維歷程的考察

 

作者簡介:李俊群(1975),男,江西高安人,寧夏大學政法學院教師,哲學碩士。

 

古希臘時代是人類文明的黃金時代,尤其是自梭倫改革( 5 9 4 一前 5 9 1 ) 以來, 它進入了思想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 各種思想在碰撞、 交鋒與融合, 從而奠定了歐洲文明的基礎。柏拉圖無疑是這一時代最為耀眼、 最富有代表性和奠基性的思想家之一, 他總結了前人( 包括蘇格拉底) 的思想, 而後又影響了亞里士多德這位被黑格爾稱為“ 一個在歷史上無與倫比的人”。 乃至於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發展。國內外學術界從諸多的視角對柏拉圖的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 各方面的成果非常豐富, 但鮮有把柏拉圖的思想作為動態的思維過程來考察的, 而西方的思維特點正在於求真 。“ 求” 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 柏拉圖的對話體著作正表現出這種動態的、 開放的過程, 因此 對柏拉圖思想作動態考察可能更能發現柏拉圖思想的真正意義, 或者說可能發現與其他視角所看到的不同的東西。正鑑於此, 本文從態發展的視角, 試圖通過把柏拉圖圍繞理念世界所進行的整個運思過程展現出來 從而揭示出貫穿在柏拉圖思想中的求真精神以及向未來開放的維度, 正是有這種求真精神的呵護, 人類才能不斷地趨向理想的世界, 這正是柏拉圖對善的追求歷程的歷史意義所在。 

 

一、城邦生活與邏各斯

 

作為一位雅典城邦的公民, 柏拉圖的思想必定會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生活和人們思維習慣的影響。柏拉圖所處的雅典政治生活是民主制的, 這種民主制是雅典通過公元前六至五世紀的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完成的。從梭倫改革到克里斯提尼改革( 5 0 9 ) 阿比泰德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 4 6 1) 使得雅典民主制終於確立起來了。關於這套民主制, 可以用伯里克利著名的“ 葬禮致辭” 的一段話來描述: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 因為政權是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 而不是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端時, 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於他人的時候, 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 而是他們有真正的才能。”這種民主制已蘊含了現代民主制精神, 但也帶有城邦政治的特點, 即全體公民不僅議政, 而且參政, 在市場上和法庭里進行辯論,辯論成了雅典政治的一大特色。

 

公民法律上的平等、 民主政治以及以辯論方式解決爭端, 這都有利於粉碎個人崇拜和人們心中的“ 官本位” 意識, 柏拉圖講: 不管怎麼說, 我們一定不能把對個人的尊敬看得高於真理”, 亞里士多德也講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這都反映了個人崇拜的被粉碎, 取而代之的是培養起了古希臘雅典的甚至是西方的民族精神——邏各斯精神。“ 邏各斯” 首先由赫拉克里特( 約公元前 5 4 O - - 4 7 O) 提出, 他注意到了世界萬物都按規律性運動, 認為事物變化是有確定秩序的,即合乎 邏各斯”的。他雖然在多種意義上使用“ 邏各斯” 一詞, 如尺度、 比例、 說話、 言說等,但主要是指必然性, 所謂: 一切都遵照命運而來, 命運就是必然性。……命運的本質就是那貫穿宇宙實體的‘ 邏各斯’ ”。在對必然性的尋求中, 古希臘人養成了一種精確思辨的理性計算的邏各斯傳統, 這與中國的個人崇拜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天人合一” 的頓悟直覺傳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辨傳統,它是系統地、 追根究源地將每種可能性談透徹、 久久凝視式的邏輯思辨傳統, 或者說, 不論是其話語本義還是其他意義上, 邏各斯所體現的精神是一種開放精神、 自由精神 。思想家們殫精竭慮形成新的概念或澄清老的術語, 力求將倫理生活帶到陽光下歷歷清晰地看清楚、 說清楚 這正體現了求真的精神, 即使在談善的時候也不例外。

 

總之, 古希臘雅典人在習以為常的論辯生活中,形成了追根究源的、 精於理性計算的邏輯分析的邏各斯傳統, 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美的還是丑的、 現實存在的還是將來可能存在的, 都在理性的考慮之列, 都要接受理性的考問。可以講, 邏各斯使雅典哲人具有強烈的求真精神, 柏拉圖在設計他的理想國的時候,也正是貫徹了這種求真精神, 通過求真的精神來尋求絕對的永恆的善的理想的實現。 

 

二、 理性的至善世界

 

柏拉圖是古希臘主流倫理學家之一, 他與蘇格拉底、 亞里士多德一起, 共同維護着雅典城邦的主流意識形態, 使它們不致遭到智者派的破壞。柏拉圖與其他古希臘哲人一樣 在思維取向上都繼承了古希臘的邏各斯精神——探尋萬物的本原, 並且柏拉圖使這種邏輯方法推導出本原世界的過程達到了轉折性意義的理論高度, 他力圖通過理性建構倫理兩重世界來維護主流意識形態。 

 

按柏拉圖的設想, 當我們用語詞去概括事物時就應當假定這些語詞本身即構成一個世界——理念,“ 在凡是我們能用同一名稱稱呼多數事物的場合, 我認為我們總是假定它們之一個形式或理念的。”而且理念不是某個哲學家靈機一動的產物, “理念或形式本身則不是任何匠人製造得出的”它們是先天地、 獨立於具體個人的實在。 它們與感性事物無關, 是“ 邏各斯” 憑其自身的辯證力量而達到的一種知識,是純粹的知識建構過程。

 

就這樣, 柏拉圖建構了一個理念世界, 他進一步把理念分成若乾等級, 形成了理念的等級系統。最低級的是具體事物的理念,如“桌子” 、“椅子”、“床” 等等;高一級的是數學或科學方面的理念, 如“方”、“圓”、“一”、 “二”、“動” 等等; 再高一級的是藝術和道德方面的理念 如“美”、“正義”、“勇敢”、“節制”等等;最高級的理念是“善”。因此,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實際就是至善世界,是倫理世界。柏拉圖是這樣論述善在知識論中的地位的:“ 這個給予知識的對象以真理、給予知識的主體以能力的東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識和知識中的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識都是美的, 但善的理念比這兩者更美——你承認這一點是不會錯的。……在這裡我們亦可以把真理和知識看成好像善, 但是卻不能把它們看成就是善。善是更可敬得多。”由此看來, 至善論的提出是為了給知識和認識真理性提供一種保證, 或成為一種源流。至善世界的存在並不與現實的感性世界發生內在的關係。 

 

但是, 理念世界並非與現實世界毫無關係。柏拉圖提出了“ 摹仿說” 認為理念是原本、 模型, 具體個別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模本。他把理念設置為第一性的, 而具體事物是由理念派生出來的; 理念是單一的、 絕對的、 永恆不變的, 而具體可感事物是眾多的、 相對的、 變動不居的; 現實世界始終要以理性至善世界為參照。他指出, 善是創造世界一切的力量與源泉, 善本身並不是實在, 而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高於實在的東西。 ”就這樣, 柏拉圖雖然劃分了兩重世界, 並且至善世界高於現實世界, 但他着眼點仍是現實世界。柏拉圖一生關切城邦政治生活, 年輕時從政熱情高漲, 年紀大了仍心嚮往之, 可以講, 在現實實現至善世界是他終身的夢想。 

 

三、 理想國的建立

 

思想是對現實的反應, 柏拉圖的理想國的藍圖是由於對現實狀況的不滿。當柏拉圖開始探求他的理想國時, 雅典已過了她的輝煌鼎盛時期, 正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走下坡路, 現實提供的是問題而不是機會, 內戰使原先不明顯或轉嫁了的政治、道德隱患惡性爆發。國內, 對道德傷害最深的短期心理占上風, 智者把現實中的變化用抽象了的一般人性論加以理論概括, 論證遵守公正不給人帶來利益, 人們服從道德只是為了一己私利。 如果能不被發現, 人人都會棄道德而干利己之事( 理想國》 第一、 二卷) 。在政治領域中, 政治家以滿足 自己私慾為 目的, 對大眾以討好、 煽動其私慾為宗旨, 這種情形在《 理想國》 有描述。作為救世心切的哲人, 柏拉圖面對這種城邦道德生活混亂的狀況, 不能不深感痛心疾首。為了恢復社會有機體的秩序和統一, 柏拉圖提出了一套以哲學智慧為中心、 以強道德主義( 靈魂和諧) 為特徵的改革方案, 這就是他的理想國的構想。 

 

在《 理想國》 中, 柏拉圖首先從城邦有機體的功能與整體性和諧人手 把城邦居民分成三個等級: 領導人、 軍人和生產階層( 手工業者、 農民和商人) 。領導人的功能是思, 其美德為智慧, 要能夠對城邦的各個部分起協調謀劃作用; 軍人的功能是戰爭, 其美德為勇敢, 負責保衛國家; 生產階層的功能是欲望與獲取, 負責為城邦提供生產、 生活用品, 其美德是節制。按柏拉圖的理性設想, 如果一個國家所有人都能專心地做好自己最適合幹的事情, 並且這三個階層都能守住自己的領域而不侵犯別人的領域, 那這個國家無疑是最好的、 最正義的國家, 國家的正義在於三種人在國家裡各做各的事” 。柏拉圖把國家比做個人,按他的想法, 一個人內心的理智、 激情、 欲望能和諧相處, 那這個人就是心靈健康、 富有智慧和節制的人, 國家能夠這樣也就是正義的。這只不過是他理想國建構的第一步, 只是搭好一個大概的框架。接下來第二步就是造人運動。與前面的那種三階層各司其職的設計相應的就是, 國家的公民要絕對服從國家利益,要服從領導人的安排, 而領導人則必須是大公無私和智慧的化身, 因此柏拉圖設計了一套教育計劃。在理想國里, 最重要的是軍人和領導人兩個階層, 它們維持着國家的安全和有序運轉, 如果這兩個階層不穩定, 那國家就會解體或失序, 因此柏拉圖的教育重點是放在這兩個階層上面。服從國家、 大公無私, 這都是道德上的強要求, 因此, 柏拉圖採取的是國家全面控制教育的方案, 以保證這兩個階層都是優秀的人。柏拉圖從嬰兒生理素質的優生到氣質的優選, 從環境的精心選擇(“公共生活”設計: 書報檢查、 文化娛樂活動限制等) 到戰火中的長期考驗, 最後在經嚴格的淘汰後剩下的人當中挑選精英學習高深的學問,參悟真理, 育成棟梁之才。柏拉圖認為這樣的人決不會腐敗, 決不會變成智者所說的“ 吃羊的牧羊狗” 。雖然這套教育體制在今天看來是漏洞百出, 但它只是柏拉圖理想國建構的又一環節, 是邏各斯精神的邏輯展開。 

 

至第三步時, 邏各斯逐漸貼近大地, 也就是格勞孔所問的“我們所描述的這樣一種國家是否可能實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華人在美國政治地位低下的2大根本原因
2008: 無為而治是當今世界的管理主導
2007: 多數中國大學學報是學術垃圾生產地
2007: 中國研究生很少有一流成果的可能原因
2006: 說說中醫藥的中國標準
2006: 聞方舟子好太極之隨感
2005: 中國科學界的SCI怪圈
2005: 吃人的教育
2004: 南京師大女生停課陪舞事件調查
2004: “文學大師”沈從文聲譽沉浮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