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印第安納大學(IU)
送交者: IU 2003年04月24日20:50:1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IU是美國中西部很大的一所大學,是“十大(Big Ten)”。所謂Big Ten是指中
西部同樣很大的十所大學,包括賓州Penn State大學、威斯康星大學(Madison)、
衣阿華大學等。IU的文科很不錯。比較文學、MBA、教育、圖書館、新聞等都在
美國名列前茅,音樂學院更是數一數二。理科相對差些,不過物理(核物理)、化
學、生物等還算不錯。IU在美國大概屬於二流大學(排名五十以外)中比較不錯的,
其學術聲譽比排名要高不少。

IU的校園蠻漂亮的。比我到過的所有其它美國學校(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衣阿華大學)都要好。校園地處“布魯明屯兒”
(Bloomington)的東邊。“布魯明屯兒”是“夢露”縣(Monroe County)的縣城。
有個龐大的IU在這裡,自然也是大學城。也許它和別的大學城(比如衣阿華大學,
學校和城區就混在一起)的區別在於校園和學校分得清楚明白--“印第安納
大道”(Indiana Avenue)以東是校園,以西是城區。校園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高出,
建築依坡而築,錯落有致,中有I. M. Pei(“被易名”--字庫裡面沒有)設計的藝
術博物館。更有居高臨下的圖書館,其外貌儼然四四方方兩巨堆書,對各系建
築虎視耽耽--只有所有院系建築中最大的商學院在其背後默然。IU校園裡有很
多綠地,草坪四幾長青,幾處樹林在夏天濃陰蔽日(乃至去年八月我們系有一
印度學生在樹林裡遭到伏擊,而無人目睹),秋天一片燦爛的火紅金黃。“喬
丹河”(Jordan River)及其支流宛延流過校園;其寬一米左右,人人可以一躍
而過,一展飛人風采;其水之渾濁四季如一,只有在冬季白雪覆蓋校園的時候,
宛如一條墨帶,讓雪景生動不少。

“布魯明屯兒”因為地處中西部,大陸性氣候比較明顯,一周之內,氣溫可以
變化二十攝氏度。比如一周前氣溫接進零度,現在的天氣預報,明天是二十五
度,到星期四又要變成五度左右。雨雪不少。冬天和春天經常下點小雨雪,但
也不用帶傘。我自己覺得比北京好過多了,冬天沒有北京冷,夏天沒有北京熱
和悶,春天沒有北京的風沙,秋天(北京最好的季節)和北京差不多。如果一個
來自南方的人,沒有過過冬天有暖氣的日子。肯定會覺得這裡氣候不錯。我
自己覺得這裡的氣候比成都舒服,成都太悶,多雲天氣太多。這裡晴起來的時
候非常的爽朗。另外,去年,我牛仔褲加秋褲(我在北京必須穿毛褲),一件毛
衣一件皮甲克(有棉襯裡的)就過了一冬,而且經常在外面騎車,只戴一雙很薄
的絨手套。總之,不用擔心冷,大概也不用擔心悶。不過,我問過好幾個人,
都說這一年的氣候不太典型,大體上還應該冷點才對。

學校的教學條件自然要因系而易,一個系裡又要因導師或者實驗室而易。所以
不好說。我們有從北醫、南大來的同學說他們原來的條件比這裡好。但是,我
想這裡的特點是,尤其對研究生而言,肯定滿足你的需要。IU的校園計算機系
統是非常好的,在美國是獲過獎的。簡單說,走到那裡都有計算機可以用。而
且,軟件(當然中文除外)和服務(答疑等)也很不錯。至於學術氣氛、學生素質等
自然會不如所謂“名校”好。我自己感覺,這裡的中國學生平均說來就沒有北
大的好。簡單說,如果學校不同、系不同、實驗室不同、導師不同、同學不同
、地理位置不同(比如在波士頓,你可以在波士頓大學上學,但是,你肯定可以
受到哈佛大學、MIT的影響),自然整個學習環境就會很不一樣。如果自己選擇
了,不後悔就可以。或者,自己來了,覺得不如意,轉走就是。從IU轉到斯坦
福之類的人不少。去年我們同來的相熟的同學,就有今年要轉到UCLA和Cornell
醫學院的。到美國之後再轉學是相當容易的。

住宿的問題,我想各處都差不多(當然大城市除外),差是差在價錢上。
大體上有三種選擇:住學校宿舍(dorm)、住“房子”(house)和住“公寓”。
學校有研究生宿舍,叫做“Eigenmann”,一人一間,公用浴室廁所,沒有
做飯的地方,但是租房子的時候交的錢也包括伙食費。這是最貴的一種。
而且空間小、吃的不如自己做舒服,儘管不用操心。好是好在熱鬧,這個
大家都知道。中國學生一般都不住宿舍。韓國、日本、東南亞的學生住
的最多,Eigenmann也有“漢城”之稱。寄來的錄取材料里有宿舍的申請
表什麼的,如果不想住宿舍,就不要里那些。中國學生自己租房子住。
其中又以住“房子”的為少,住公寓的為多。所謂“房子”,就是一幢
小樓,本來給一家人住的,改裝改裝租給學生。所以廚房、冰箱、浴室
自然要和人分享了。住房子的好處是在於房租一般都包括了除去電話費
之外的所有費用(水、電、氣、有線電視),而且不會比住公寓貴。公寓
分兩種:學校的和校外的。學校的是針對已婚學生的。每套兩間臥室,
一間客廳(連着廚房),這種叫做Two Bedroom Apartment。不過,單身的要
想住進去也有辦法。學校的公寓,可能稍小一點。但是便宜。而且有的
有以太網接口。早來的中國學生大多住學校的公寓,新來的則大多住校
外的公寓。校外的公寓除了Two Bedroom的,還有如果是一間臥室就叫
做One Bedroom Apartment,還有Three Bedroom Apartment和Studio,
最後這種是廚房、客廳、臥室一體的,當然會有些遮攔。所有房子都有洗衣機,
容量足夠半月(每天換)乃至一月的衣服,投幣的,大約$1-$2一次洗衣帶烘乾,
簡單說,平均每位房客所付房錢大約是這樣的:One Bedroom $350-500,
Studio $300-400, Two Bedroom $250-300, Three Bedroom $220-300。
價錢隨位置、房子的好壞而易。另外還要平攤電費、有線電視、個人付自己的
電話費。像我自己住Two Bedroom,每月房錢$250,電費(一半)$15(這裡做飯
一般用電)左右,有線電視$15左右,電話費若干(根據你的國內家裡有沒有裝電
話、親戚朋友分住幾處,愛人同志是否出國等等而定。最後這條或許最
能決定你的電話費--我們去年同來的同學有不止一個迄今國際長話費已
經超過$500的。),再加上吃飯(自己做、也常常吃點快餐)大約每人每
月$150(可以吃得非常好了,再加上零花錢若干:看看電影、租租錄象帶、
偶爾下下館子。一個月$500夠了。一年下來,再加上書錢和複印、買衣服、
置電器等等$1000;旅行$1000-2000,$10000可以過得很舒服了。一般這邊
給的獎學金肯定都不止這個數,多餘的買個汽車、計算機什麼的。暑假
在打打工,掙個三五千的。經濟上根本不用愁。

吃飯的問題稍微難一點。首先是要買菜。超市離公寓都有一段距離。很難
有菜市場就在俺們家樓下的。象布魯明屯兒這樣的小城,小是小,可人們
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布局是按照每家每戶都有汽車來設計的。剛來的人一
般都搭別人的車去。女生好些,有人主動打電話問你“要不要去shopping啊”
(shopping就是“買菜”!不過聽起來更象是去逛西單,而不是去雞毛蒜皮
地討價還價。)像我這樣的只有自力更生,每次都是背上一個登山包。好在
我公寓的位置不錯。走路去也就六七分鐘。然後是做飯,就得看自己的造化
了。反正不管怎麼樣,以前只會煮麵條的,很快也就會炒雞蛋了。四川來的
嘴巴可能難侍候點,但是自己做飯也很有意思。特別是如果有時間(通常
都不是這樣的)有興趣的話,可以經常變點花樣。美國的肉很差勁。雞肉不
用提了。豬肉牛肉大概都不放血的,一炒就出無數的水,一煮就起無數的泡,
而且很朽,基本找不到帶皮的,所以做回鍋肉是絕對不行的。調料之類倒
不用擔心。從辣椒八角到豆腐乳都有,質量也還可以。只是我去紐約時,
在唐人街的超市上發現的四川花椒真正不錯,帶了兩大包回來,質量比這裡
的好很多很多。

總之,就象有個朋友說的那樣:“到了美國,發現美國也就那樣;住了半年,
發現美國還是就那樣。”沒有誰在吃穿住用行上會適應不了這裡。也沒
有誰會發現獎學金不夠用(除非去Las Vegas次數太多)。而且,獎學金的多少
會隨不同地區的物價而相應變化的。他們給錢的時候都是按照美國
人的生活方式來給的。而事實上,在IU一對夫妻完全可以靠一個人的講
學金過日子,而且還可以給另外一個人付學費。從國內到美國並不比初
次離家出門難。所有事情都會自然而然地安排好,解決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我的治學經歷與體會--楊振寧 ZT
2002: 科大的招生藝術 VS 復旦的“鐵面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