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柏林工業大學----專業紮根實務並重
送交者: 柏林, 2003年04月25日19:49:0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柏林工業大學為德國知名工業大學之一,與阿亨工業大學、斯圖嘉特工業大學並稱德國三大工業大學「ABS」。這所德國最大的工科大學,座落德國首都柏林(德國統一前為西柏林),由於學校訓練紮實,加上重視技術的實用,使得畢業的校友往往成為產業延攬的對象。

雖然當前柏林工大創校時間為一九四六年,但其中尚有些許轉折。柏林工大的前身為皇家建築學院,西元一八七九年與柏林科技學院合併,成為皇家科技學院,負責推動德國科學發展,培育高檔科技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納粹政府在學院內加設國防工業系,為戰爭作準備。德國戰敗後,學院一度關閉,直到西元一九四六年才重新開始,並易名為柏林工業大學,也就是現今柏林工大。

工科院校擁人文社會學科

柏林工大能有今日的地位,也該歸功於先人的努力所立下的基礎。早在皇家科技學院年代,不少著名的科學家在學院工作,且取得重要的成果,例如諾貝爾獎得主ErnstRuska發明電子顯微鏡,有化學家HermannWilhelmBogel的彩色底片、AloisRiedler的無信電報等,都替柏林科技大學奠定優良的科研傳統。此外,著名的金龜車,也是在柏林工大研發出來。當時的希特勒希望能夠生產出一輛外型體積小包含駕駛在內可乘坐五人的汽車,經過柏林科大教授的努力,終於創造出世人眼中造型奇特的金龜車,傳頌於後世。

位於柏林的高等院校約有十三萬名註冊的大學生,同時也吸引眾多的外國留學生在此求學。柏林市有共有柏林工大、洪堡大學,自由柏林大學等三所較著名的高等學府,其中位於東柏林的洪堡大學,是柏林最古老的大學,自由柏林大學在校學生有四萬二千人,屬德國最大高校之一。至於西元一九四六年重新復校的柏林工大,在歷經超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之後,成為德國最大的理工科院校,有近四百名教授,七千一百名員工,近三萬名學生,校內的外國留學生比例也是德國高校中最高,外國留學生人數占全校學生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在全德高校中占第二位。特別的是,身為一個工科院校,柏林工大還設有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

柏林工大當前共有八個學院,開設有五十多個專業,除工程學科和自然科學學科等重點專業之外,還有人文、社會、規劃管理、經濟等專業。在這些領域當中,光學、控制學、工具機、工程設計又相當突出。此外,柏林工大有全德最大的應用芯片研究中心,其餘在飛機噴射引擎、直升機螺旋槳、汽車輪帶、液晶體的應用、污水處理等等,均有傲人的成就。

柏林工大是德國第一所頒授環境科學位的高等學府,在研究設備和資源方面全球首屈一指,例如利用大學的人造衛星在外太空觀察地球的候鳥遷徒。另一方面,柏林工大並與世界上二百多多所高校保持着廣泛的聯繫,而且還和許多經濟研究機構和大企業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關係。此外,柏林工大還是柏林最大的職業培訓機構之一,每年提供一百四十七個職位的培訓。因此,柏林工業大學正朝着研究、學術以及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綜合性大學不斷發展。

學生必須至民間企業實習

柏林工大有成群的教學大樓,例如計算機中心、電教中心、語言中心、各學科實驗室、運動及娛樂設施。其中大學圖書館擁有超過二百萬冊的藏書和超過七千種最新的各類期刊,藏書範圍包括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其中建築學和園藝學的藏書比較豐富。此外,學校還有寬頻電信研究中心、資料控制中心、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應用研究中心、生物工藝學中心、國際地質系統分析技術中心和電子技術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機構。

柏林工大為德國著名工業大學,同時也繼承傳統德國人實事求是、一板一眼的精神,由於教授對學生要求絲毫不馬虎,而且是一步一步慢慢來,加上學校要求學生必須實際到民間企業實習,如此重實用的導向,經過紮實訓練後的畢業生,莫不成為產業界爭相錄用的對象。

由於學制上的差異及語言上的隔閡,通常外國留學生進入柏林工大前,都必須進入語言學校,柏林市的哈特納克斯語言學院有三個月一期的德語強化課程,或者是通過其他管道練習,但是最終還是必須參加林柏林工大的DSH考試並通過之後才能入學。

柏林工大相當重視與業界的實際接觸,所以學生都會到企業實習。德國公司規模只要員工超過兩百人,就要設立訓練部,筆者第一年到德國留學時,馬上到南德一家公司訓練部接受最基礎訓練,每天固定的作息,從早晨起床上班到下班,扎紮實實的八小時訓練,絲毫不馬虎,其中還要求學員須依照藍圖製作出數件小零件,並組合成一個大零件,只要其中某些小地方出小差錯或公差精密度不夠,零件即無法組成,必須重新來過,要求學員對於精密度的重視。雖然這段日子僅有數個月,但是這個訓練卻讓筆者奠定往後治學、研究中實事求是的精神,同時為德語立下基礎。

德國對於高等教育學制上的自由,讓許多人「悠遊」其中而忘了歲月,但是這並無損於學校對於畢業生質量的控制,因為每一位畢業後取得碩士學位的學生,都必須經過重重考試關卡。以筆者讀的控制學位來說,譬如機器人學這一學門,就包括電子學、機構學、控制學這三個實驗,這些課程除了上課與實驗之外,最後還必須通過筆試,而且這三個實驗還不算成績,只是當作要考這門課的先決條件。更重要的是,要拿到碩士學位必須修習十幾門類似這種結構的課。由於每一門都是硬碰硬,有的人即使修完課,但是沒信心去考試,就這樣一學期拖過一學期,年復一年,成為老留學生。筆試通過者則一對一由教授進行口試,口試內容相當靈活,涉及相關實驗,及上課課程內容,通過者才能取得該科成績。

博士生佐教授學習全方位

筆者雖然在台灣已有碩士學位,雖然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但是最後還是決定攻讀碩士學位,因為專業德文還是要在那個環境下才能較熟悉。而進入博士階段之後,對於學生修課較不重視,但是這些博士生必須負擔起支持教授的工作,包括教學工作、研究工作、寫研究計畫等,這些工作等於是讓這些博士生先了解、接觸未來工作內容。以筆者的指導教授為例,連筆者在內,他的手下有二十位博士生供其差遣,這些博士生有數項工作,其一是擔任助教,幫教授上課,包括實驗課等課程,其次則是指導大學部的學生,前面提及碩士口試之前的筆試,即是由博士生擔任。第三個則是幫教授寫研究計畫及從事研究工作。

上述這些工作看似繁重,但是這卻是位博士生往後鋪路,例如助教的工作,可以學習如何教書,倘若未來對教職有興趣,可以進行教授Habilitation。至於寫研究計畫,則是讓學生接觸業界的狀況,同時也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加上每位畢業生皆擁有國家工程師資格,所以學生一旦取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絕對與時下最流行的科技結合,學生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是企業爭相採用。

與國內大異其趣的是,德國許多大知名企業R&D計畫主持人都是知名教授,這些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教授,掌握的資源相當可觀,與產業結合的程度也可想而知,學生同樣也可得到相當大的助益。筆者比較幸運的是,取得德國聯邦研究員資格,由於每月薪水四千多馬克,優渥的待遇讓筆者得以專注於課業。但這個機會與職位不多,因為這必須經過教授的面試,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推薦。

養成實事求是最重要收穫

其實在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收穫是一種感受到德國人實事求是精神的養成,如前所述,柏林工大對於實驗相當重視,加上教授實事求是的精神,雖然過程有點慢,但是相對於學生的要求就很紮實。筆者畢業之後,有幸到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任教,六年內從助理教授升為終身職正教授,期間一年內主持四個計畫、最多時掌握一、兩百萬美金的研究計劃,甚至後來到日本東京大學擔任講座教授,這都歸功於柏林工大紮實且重實用的訓練打下的基礎,可惜國內當前仍未認清並學習德國這些優點。

柏林工大位在德國首都柏林,在東西德統一前,位於西柏林的柏林工大,由於住西柏林的居民較不方便進出西柏林均需經過東德衛兵的層層檢查,所以當時西德政府為補償這些居民所遭受的不方便,還特別給予每位居民工作額外每年百分之八的補貼,而且是不分國籍。此外,也因為學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我國留學生在此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一九七九年美國與台灣斷交時,當時筆者擔任中國學生會會長的,也曾在大風雪中,號召我國的留德學生,一起在柏林的街頭喊口號,並進行募款,藉由這些金錢援助,在報紙上登廣告,以求德國人對台灣的支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重塑中國的道德價值觀
2002: 分析一下科學家海老們是怎麼成為和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