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論儒家正統
送交者: 信濟 2010年05月09日23:35:3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論儒家正統

——兼答網友落基山人《回到孔子,拋棄<大學>之路》

 

作者:信濟      [http://blog.creaders.net/xinjilong/]

 

以孔解孔的理解孔子,我完全贊成,不過因此就否定後人對孔子的創造性理解與發揮也沒有必要,畢竟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需要和邊界;雖以孔子之聖,也不能逆睹三千年。西周三百年政治確有可觀,出於周公以下幾代人的努力而奠基於周公的擘劃,所以孔子一生崇拜周公,但孔子與周公也已有很大不同。

《論語》實際為孔門萃言,除孔子外還有其他幾個重要弟子的思想身影,尤其重要的一個是顏子,另一個就是曾子,其成書很可能也是出於曾子及其門人。顏子早逝,後世流傳者有限,但在孔門內一直倍受推崇,孔子自稱不如,曾子也欽佩的稱許之為“吾友”(《論語·泰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無非是因為他善於學習,能抓重點,所以境界高、德行厚,就有限的記載來看也確實是這樣莊子肯定是受了顏子一脈很大影響的,所以雖嬉笑怒罵,凡涉顏子則不置微詞)。曾子的流傳要豐富的多。《論語》以外,《禮記》(無論大戴版還是小戴版)和《孝經》中都有他的影響。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大學》。《大學》分經傳兩部分,核心思想在經,而經出於曾子,目前好像還是主流見解。當然,這也無關宏旨,最重要的還是思想而不是思想者,不過《大學》中的三相八階旨序(程朱稱為三綱八目)與孔子從志學到從心一以貫之的心路自況確實是很吻合的,強調的正是知行合一的進德之路,對所有儒家天道的信仰者至今都是指引,對當今天下政治秩序的重構也有一定參考價值。《易傳》、《中庸》、《孟子》、《荀子》要偏頗些——前兩者涉玄虛,後兩者侈談性,都不是孔子原意——但也都是圍繞自周孔以來的天道觀、仁愛觀和中庸觀所做的發揮,用“以重其言”四字概括傳承,不免太過。後來董子、文中子、朱子、陽明子、明遺三儒,也都是針對各自的時代邊界與需要而圍繞先賢各自發揮,而大要不遠周孔顏曾。儒家之成大家顯學,垂數千載而盡其用於中國社會,正在堅持主流而服務當世,不是周公、孔子一兩人說了算的。

山人兄似乎對宋儒意見很大,因為確實是他們把孔子的以禮治國講成以德治國,並且抬高不重禮易而重仁義的孟子,後世思想的僵化也與他們有關。其實大可不必。最強調禮的是周公,因為他本人的地位和他所處的時代都有最強調的條件和需要(即使如此,西周的封建是突出中央的天下封建,符合中國的地理文化國情,與歐洲和日本的散漫封建不同,也與西式民主沒有什麼關係)。孔子身居禮崩樂壞的春秋末季,已經在把外化的禮抽象為內化的仁了。唐以上中國社會尚有貴族氣息,所以依周禮勉強尚有可能;宋以下科舉大行,牒譜廢壞,依周禮已無可能,如漢唐一樣勉強照搬更無必要。宋儒自王安石到朱子,大家中除了葉適以外,幾無不愛孟子者,也是因為他們人人都愛自創,而孟子最能自創,卻又萬變不離周孔顏曾之宗。宋儒在遼金強對的重壓下如其前輩一般做了他們能做的事,我們也只應學習古人、超越古人,在傳承聖賢大體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精神與社會需要,提出自己的創見。

關於所謂道統,歷來有些無聊的門戶爭論。其實只要是有利於中國有利於時代又不失聖賢大體的,即使彼此不諧,如孟子和荀子,也都可以稱為儒家正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2009: X 同學確實不宜用英文寫帖子
2007: 甘二醇不是糖漿,不要把無知當有趣
2007: 請蘇西坡,南泥灣,USAUSA等同學出個主
2006: 120滯美中國教授/科學家用英文公開致信
2006: 奇怪:看北大是怎樣總結“十五”的成績
2005: 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錢穎一: 大學
2005: 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錢穎一: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