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的八大好處——對職稱問題的非學術研究 |
送交者: AAAQ 2002年01月21日18:50: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評職稱的八大好處——對職稱問題的非學術研究
第一,保持“階級鬥爭”的優良傳統。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階級鬥爭”似乎不再那麼吃香了。然而,“鬥爭”的餘韻卻沒有完全散去,只不過改稱“競爭”罷了。殊不知,“鬥爭”和“競爭”是不一樣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競爭是雙方比賽。如今的評職稱,儘管名義上叫競爭,然而實際上絲毫沒有正常競爭的意味,而是一種不是你戰勝我就是我戰勝你的鬥爭。“二桃殺三士”的權謀,被職稱政策的制定者運用得爐火純青。給你那麼幾個有限的指標,你們就開始爭吧。爭上的歡天喜地,爭不上的喪魂失魄,甚至還有不斷鬧出人命來的,這不是鬥爭是什麼?連續多年評不上職稱得了肝癌的,神經出毛病的,時不時的冒出來幾個,正常的競爭是這樣嗎?說到底,這種競爭還是鬥爭哲學的延續,不過是鬥爭的領域和方式發生了變化而已。 第二,製造教師和研究人員之間的隔閡。過去的革命歲月里,教師和研究人員被人為分割為“紅專”和“白專”兩大類,斗得不亦樂乎。改革開放以來,集中精力搞建設,學者們不再從政治上“自相殘殺”了,這就引起了某些莫名其妙的擔心,必須想着法兒使他們窩裡折騰。於是,評職稱就成了製造矛盾的法寶。許多單位的職稱規定裡面,強調第一作者,強調項目第一負責人,獲獎還要分個第幾名。這樣一來,事情就麻煩了。人不可能成佛,都有七情六慾。稍微有點想法,不免要在名次、先後排序上計較計較,多少年的好友,為了職稱一夜之間反目為仇。這裡面固然有個人道德和修養的問題,但我們的職稱政策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眼見職稱評出了一大堆矛盾和衝突,不由使那些本來就對文化人看不上眼的人嘆氣不已:知識分子這玩意兒,劣根難除啊! 第三,促成學術泡沫和學術垃圾。評職稱要看成果,成果這玩意兒不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要看所謂的出版等級、發表期刊級別。你如果寫的不合“政策”或者不對主編大人胃口,你的東西就不能變成印刷符號。為了職稱,沒有辦法,你只好寫點符合“政策”的東西,有稜有角的地方先藏起來再說。而且你的成果,從評職稱的角度出發,不是給讀者看的,而是給評委看的,萬一有哪個評委腦子裡進了水,他就只看見水貨好,如果有點乾貨,他反而覺得你沒有“學術”水平。沒有辦法,為了職稱,你就將就點吧,拿不出點毫無思想的東西,別想過關。有思想的最好別亮出來,亮出來容易引起爭議,這一爭議,你的職稱十有八九會泡湯。於是,高等級的出版社,所謂核心期刊權威期刊等等,門庭若市,是不是真正的“學術”暫且不論,起碼在數量上是繁榮了,給偉大祖國爭光不少。 第四,增加官員的工作量並提高官員的管理水平。學術活動當然要加強管理,而思想的管理是難以捉摸的。一個教授,提出某個觀點,如果有個領導要過問,要批評,對不起,你得有點學術常識才行。否則,一句“你不懂”,還不把領導噎得背過氣去。評職稱則不一樣,不用看什麼觀點或者見解,而是看表格,算數字,三篇還是五篇領導總能數得清,年限長短、課時多少,領導一看就知道。這就把學術優勢轉變為管理優勢,領導在學術上可能是外行,但在管理上絕對是內行,你敢說參加評職稱的哪個領導是外行?一次職稱評下來,領導還不忙上個一月半月。而且在評審期間,那些教師和研究人員自然要到領導這裡跑得多些,哪個教師匯報得勤,哪個教師不把領導往眼裡擱,誰個劣誰個不劣,一清二楚。“管理工作”加強了,領導和專業人員的關係密切了,官員也忙得不可開交,這樣的好事除了評職稱外再上哪裡找去? 第五,消滅申請人的自尊和廉恥。真正的學者多半都有點怪脾氣,有的孤傲,有的怪癖,有的往往固執己見,輕易不肯迎合“主旋律”,這使我們許多人看不慣。比如反右的時候,有的教授就大言不慚地對行政人員稱:“在大學裡,我是主人,你是僕人。”如此猖狂,難怪惹得肉食者不高興。如果讓你一心自在地搞什麼勞式子學問,你的尾巴不是翹到天上去了?以往,我們有繼續革命的法寶,有思想改造的武器,自有辦法把這些“不一心”的學者整得服服貼貼。現今時過境遷,這些人又翹起尾巴來了,不要緊,評職稱的效果是顯著的。你仰起了高傲的頭,我就用職稱作武器砸你的腳,叫你知道厲害,一直從砸腳面不斷升級到砸膝蓋骨,使你跪倒為止。把你那點可憐的自尊不消滅光,你就別想通過。需要提醒的是,這是一場長期而又艱巨的鬥爭,必須持之以恆。一次不奏效兩次,兩次不奏效三次,只要你還有高傲孤僻的苗頭,我就讓你通不過。你沒有職稱,還能驕傲個什麼勁呀?如果萬一你矇混過關評上了職稱,而臭脾氣的劣根性沒有改造好,也不要緊,評職稱的辦法可以推而廣之,譬如評碩導博導,譬如崗位聘任,自有辦法治你。過去是七八年來一次,現在是每年一次,制度化規範化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誰能逃脫?你必須明白,自尊和廉恥是當不得飯吃的。總有一天,你會心悅誠服地跪倒在肉食者面前乞求。學者沒有了自尊和廉恥,管理起來肯定順手得多。 第六,鍛煉申請人的活動能力。學者往往不屑於“活動”,這是他們最大的缺點。不要緊,每年一度的評職稱,自然能夠鍛煉他們的活動能力。儘管政策上是不鼓勵“活動”的,但明眼人都知道,禮多人不怪。“活動”這玩兒,就像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官場上不是盛行跑官買官嗎,紅頭文件說起跑官買官來,聲色俱厲,似乎要動真格的,但你如果相信它,你就是天字第一號傻蛋。別的不說,因跑官買官受到處罰的有幾個?失敗的概率大約千分之一不到,成功的概率卻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評職稱也一樣,即使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不跑不找,誰能給你把職稱送上門來不成?要想過這一關,你必須熟悉領導,熟悉評委,做出一幅謙謙君子狀,多找多跑,好處自在其中。如果你的學術差一些,花點錢也不失為一種辦法。當然,花錢是等而下之的辦法,輕易不要採用。實在不行,你可以花錢買文章,買書號。千萬注意,評職稱的活動範圍絕不僅僅限於評委和領導,還可以找同學,找朋友,寫兩篇吹捧自己的文章書評;找記者,找媒體,把自己包裝得燦爛輝煌。總之,活動的渠道極多,就看你想不想辦法。上策是通過活動,既得到了職稱,又得到了名譽;中策是得到了職稱,名譽有些損失;下策是只要得到職稱,那管他洪水滔天。不論你取那一策,你的活動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如果我們的學者都通過評職稱鍛煉成為社會活動家,還愁辦不出一流大學嗎? 第七,培養告密、揭發、緝訪的特務本領。職稱指標是有限的,而競爭策略是無限的,你要上去,有些人勢必要下來。如果你的貨色過硬還不要緊,如果貨色不硬卻想吃到職稱的香餑餑,那就必須有點出奇制勝的本領。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對手拉下來。扶一個人上去不容易,拉一個人下來則再容易不過。只要你臉厚心黑,把文化傳統中秘而不宣的整人辦法學到手,那就無敵於天下。整人最基本的,就是告密和揭發,揭出來對手的瘡疤,你就勝券在握。有這樣一個人,當了一輩子大學教師,沒有一篇論文。但是,關鍵時刻卻拿出了一個小本子,有根有據地揭發教研室主任,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主任說了些什麼,在場的有誰;還有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誰誰做了件什麼事;等等。面對這樣的主兒,你只有脊梁冒冷氣的份兒。當然,如果你手裡沒有材料,那就要用上包打聽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緝訪,道聽途說,捕風捉影,再找出點根據,就有了告密揭發的資本。過去整人用的是政治武器,現在不時興了,但可以改換成專業武器。只要找出對手的一篇上萬字的文章中有幾十個字與另一個學者的相似,你就完全可以告他抄襲,如果能找出對手的某一段話與中央的某個決議不一致,那更是百發百中。這種風氣培養起來,正面作用極為強大,從政治上能夠使學者同主旋律保持一致,從業務上能夠整頓學風,而且能充分反映出你對組織的忠誠。久而久之,我們肯定能形成一支過硬的隊伍。 第八,製造經驗和成績。任何一個單位,能出經驗和成績總是好事,學術單位也不例外。有的領導人不開竅,老是實打實地考慮問題,譬如學術研究吧,如果把眼光盯在國內一流、國外先進的學術水準上,要出成績實在是太難了,難道不能換個角度?曾有一個落後地區的政府長官,在布置機構改革任務時,告知他的部下:“我們這裡太落後,要想在經濟發展方面成為典型,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我們在機構改革上作足文章,拿出經驗,就有可能成為全國的樣板。”顯然,這位地方長官的領導水平是一流的,他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找突破口。對於學術水準不怎麼樣的高校和科研單位來說,這種思路顯然是值得借鑑的,評職稱就是最好的一個方法。聰明的領導都知道,只有在某一方面成為先進,才能更有效的向上爭取資源,向下爭取支持,為自己鋪好仕途。而評職稱是全國關注的大事,很值得認真研究,最好每年出台一個改革方案,每年進行一次經驗總結,每年能夠翻新一次花樣,反正是摸着石頭過河,攪混了水更能顯出摸石頭的難度。哪怕學術水平再差勁,只要通過評職稱不斷製造出經驗和成績來,不但領導高升的機率增加,而且下面說不定也能沾點光。 總之,評職稱的好處多多。筆者才疏學淺,實難完全概括其中的奧妙。當然,如果我們把職稱問題完全歸入學術化的途徑,這些好處,大半都會灰飛煙滅。目前還有一些地方,學者死腦筋,領導老古板,在評職稱時老是抱着學術目的不放,致使還有不少桀傲不遜的學者取得了職稱,嚴重妨害了通過評職稱進而改造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重大歷史使命。因此,我們應當認真地從非學術的角度探討研究職稱問題,堅持中國特色,把上述評職稱的好處發揚廣大,以促進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如果能想出辦法,把我們的職稱術推廣到歐美去,那麼,我們根本用不着費那麼大的力氣去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就憑這一獨門武器,足以把它們打倒。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