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時,不要捧着“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何等偉大的詞句!在偉大的祖國,這一定要“發揚光大”。可對身居美國的我們,到底何為“中華文化”呢?講中文、寫中文,這一定是。還有呢?尊敬父母、注重家庭、講究禮貌,這也是;可這同時也是西方文化所強調的呀。可能,這就是“普世價值”吧?那“中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不會是指:舞龍擺獅、吟詩作唱、揮毫潑墨、外加敲鑼打鼓吧?對了,還有熱鬧的早茶、豐盛的中餐、及大街小巷上的華人超市。思來想去,在美國所能感受到的,也真是不過如此了。我們做父母的,無論來美多久,在教育孩子時,不管是嘴上明說的,還是不知不覺潛意識中的,總喜歡以“中華文化”論事。
例如,無論我們的孩子是高中時才踏入美國的,還是小學或初中來美的,甚至是ABC,我們或多或少地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別忘了,你是一個中國人。(一個來自山東的人,在北京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後,他會經常對他的孩子說:“別忘了,你是山東人”嗎?)
要孝順父母,要孝順爺爺奶奶,要聽大人的話。(何為孝順?言聽計從而已,不過是“控制孩子”的代言詞,會使孩子缺少獨立性。何為家庭?西方的家庭只指夫妻加孩子,看看政府的表格即知。為什麼一定要聽大人的話?時代變化之快,新知層出不窮,大人已落後了。)
不能過早談戀愛,以免影響學習。(使得孩子欠缺了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會戀又會學,那才是本事。可過了幾年,又急着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為兒女不婚不嫁心急如焚,只差包辦了。)
要聽老師的話。(老師並不全對;阻礙了孩子積極思考的批判式思維。)
就簡單地列舉上面幾句吧。可就這簡單的幾句,已深藏了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作為父母,你意識到這與我們實際身處的社會文化有所不同嗎?而我們的孩子,在這種不同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下,今後將會怎樣?
我們舉家來美,異地他鄉,你希望子女在今後應如何生活?適應環境、憑藉能力,融入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還是依守“中華文化”,畫地為牢、在華人圈裡廝混終生?要過中國式的生活,那又何必來美?一定有人會說:堅持西方文化,同時也秉持繼承“中華文化”,兩者兼顧,有和不好?
中西文化有些是對立的、衝突的;為什麼要讓孩子在夾縫中生活?
美國是青年人的戰場,為什麼要讓“戰士們”背負不必要的“包袱”,而不能輕裝上陣?
以我們的現實經歷來論,哪一個生在北京的山東人後代、生在深圳的陝西人後代、生在上海的四川人後代、等等等等,還會操着一口地道的家鄉話,繼續秉持着父輩老家的生活習慣?假設如此,他們能融入群體嗎?能不被視為另類嗎?在中國如此,在美國又為何不是呢?我們做父輩的,在中國,可以放下我們的“家鄉文化”,而讓孩子去好好成長,融入社會;可到了美國,卻為什麼總是捧着“中華文化”不放呢?
放下包袱、解開心結、打破束縛,讓我們的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去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不要試圖改變子女,而要儘快改變我們自己,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