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的《詩律淺說》抄襲剽竊了嗎?
作者:老憨
發現網上有一個帖子《揭開方舟子的一篇論文抄襲剽竊的秘密》【作者:劉
正(京都靜源)】,指責方舟子大量抄襲剽竊他人著作,弱智的方學家們如獲至
寶,當作反擊方舟子的重型武器。《詩律淺說》在網上流傳有十年了吧?我1998
年上網,沒幾年就發現這個被廣泛轉載的帖子。雖然我關注方舟子十來年了,但
我沒法把該文跟生物化學博士方舟子聯繫起來,反差也太大了,還以為是同名或
者轉帖太多搞錯了。我幾年前嘗試寫詩,就是從網上下載《詩律淺說》反覆閱讀
開始的,可以說,《詩律淺說》是我文化復古的啟蒙教材。突然聽到有人信誓旦
旦方舟子抄襲,我自然很感興趣,按照劉正提供的證據核實一下,結果不是那麼
回事。
【證據一】
〖方舟子的原文〗:
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後一切韻書的鼻祖。
宋人增廣《切韻》,編成《廣韻》,共有二百餘韻。實際上唐宋詩人用韻並不完
全按這兩部韻書,比較能夠反映唐宋詩人用韻的是金人王文郁編的《平水韻》,
以後的詩人用韻也大抵根據《平水韻》。
《平水韻》共有一百零六韻,其中平聲有三十韻,編為上、下兩半,稱為上
平聲和下平聲,這只是編排上的方便,二者並不存在聲調上的差別。近體詩只押
平聲韻,我們就只來看看這些平聲韻各部的韻目(每韻的第一個字):
上平聲: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抄襲剽竊的證據〗:
這段文字是照抄王力的《漢語詩律學》一書中第一章第四節。而且也是按照
該書的敘述順序先說平水韻再說韻目的。見《王力文集》第十四卷第50~51頁。
●老憨反駁:因為劉正沒有提供王力原文,我查了一下,王力《漢語詩律學》
第一章第四節是這樣說的:
第四節 近體詩的用韻
4.1我們在導言(1.5– 6.)里說過,唐宋詩人用韻所根據的韻書是《切韻》
或《唐韻》,凡韻書中註明“同用”的韻就可以認為同韻;到了元末,索性把同
用的韻歸併起來,稍加變通,成為一百零六個韻。這一百零六個韻就是後代所謂
《平水韻》,也就是明清時代普通所謂“詩韻”。由此看來,若說唐宋詩人用韻
是依照《平水韻》的,雖然在歷史上說不過去,而在韻部上卻大致不差。現在我
們就把這一百零六個韻列表如下,並附註着《唐韻》原來的韻目:(省略)
可以看出,方舟子並沒有抄襲剽竊王力著作,至於方舟子也仿照王力敘述順
序,先說平水韻再說韻目,老憨看到很多論述中古韻的書籍都是這個順序,不是
王力和方舟子兩人的專利,總不能先列舉韻目再論述平水韻,那不合常理。毫無
疑問,方舟子仔細閱讀了王力著作,參考了部分觀點。這不奇怪,所有古典詩歌
研究者和詩人,都把王力著作奉為圭臬,不管註明不註明,都能從中看出王力觀
點。
【證據二】
〖方舟子的原文〗:
例如《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
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三句“鴻雁幾時到”第三字該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
改成了平聲。七言的與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聲,就在
對句的第五字改用平聲來補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變成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文字是抄襲王力《詩詞格律》一文,原文如下: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以上見《王力文集》第十五卷第340
頁。
●老憨反駁:不用查證,就可以看出,方舟子的表達方式跟王力完全不同,
何來抄襲剽竊?!方舟子《詩律淺說》全部採用杜甫詩歌,因為杜甫詩歌代表了
中唐成熟的律詩,是非常嚴謹工整的。不僅方舟子,所有論述近體格律詩的作者,
都喜歡用杜甫詩歌作為例子。劉正(京都靜源)的批評,反而讓我們看到方舟子
對杜甫詩歌和王力著作有很深研究,作為一個理工博士,太不簡單了!直讓中文
科班出身的老憨汗顏。
【證據三】
〖方舟子的原文〗:
格律詩……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開場文字見於徐志剛編著《詩詞韻律》第一部分《詩的格律》,原文如
下:
詩的格律……到了南北朝時期,詩歌創作逐漸向格律化方向發展。直到唐朝,
詩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化。以上見徐志剛編著《詩詞韻律》第1頁。
●老憨反駁:方舟子《詩律淺說》應該比徐志剛編著的《詩詞韻律》更早,
我認為方舟子根本就沒有看過該書,這本書哪能跟王力著作相比啊。從所謂證據,
根本看不出一點抄襲剽竊《詩詞韻律》的痕跡。老憨順便指出,方舟子說格律詩
到唐初成熟,值得商榷。初唐杜審言(杜甫祖父)、王勃他們,格律詩還沒有成
熟,應該是到了杜甫的中唐時期,格律詩才真正成熟,杜甫就是承前啟後的偉大
詩人。
【證據四】
〖方舟子的原文〗:
但是另有一部分入聲字在普通話中卻變成了平聲字(陰平或陽平),這就值
得我們注意了。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文字見於黃潤蘇著《古典詩詞教學與寫作》一書第一章第二部分《詩詞
格律》一節,原文如下:
古代入聲字分散到了當代普通話的陰平和陽平聲中去了。以上見黃潤蘇著
《古典詩詞教學與寫作》一書第10頁。
●老憨反駁:這也是抄襲剽竊?劉正不是白痴吧?莫非劉正是“克萊登大學”
博士?對入聲字的歷史演變,語言學界早有共識,換了誰,都是這樣敘述,你可
以說方舟子抄襲剽竊黃潤蘇,也可以說方舟子抄襲剽竊王力,甚至可以說黃潤蘇
抄襲剽竊了王力。所有研究入聲字的作者,都是方舟子這個觀點,表達方式各異。
方舟子是福建人講閩南話,跟粵語和客家話一樣,研究和辨別入聲字一點不費力,
費不着抄襲剽竊,反而是北京人劉正教授,識別入聲字很困難。事實上,劉正的
格律詩,就發現不辨入聲字的情況(請看我後面對劉正兩首七律的點評)。
【證據五】
〖方舟子的原文〗:
根據粘對規則,我們就可以推導出五言絕句的四種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二、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三、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四、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文字抄襲黃潤蘇著《古典詩詞教學與寫作》一書第一章第二部分《詩詞
格律》一節,以上見黃潤蘇著《古典詩詞教學與寫作》一書第15~18頁。
●老憨反駁:為什麼不說方舟子抄襲剽竊王力呢?其實嫌疑更大。格律詩的
平仄格式是固定的,規則是一樣的,你翻開所有研究格律詩格式的書籍,閱讀所
有研究格律詩格式的論文,網上看所有格律詩講座的帖子,都是這樣列舉,都是
這個格式,誰抄誰,還不知道呢。
【證據六】
〖方舟子的原文〗:
在初唐詩人的詩中還經常能夠見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詩,也偶爾有失粘
的,比如名詩《詠懷古蹟》的第二首: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
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第三句就沒能跟第二句相粘。這可能是不知不覺地受到齊梁詩人的影響而一
時疏忽。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文字抄襲於著名的《召溪漁隱叢話》:“又有七律詩至第三句便失粘……
如老杜雲‘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
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老憨反駁: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哪裡是什麼抄襲剽竊喲,文字表達迥然
不同。既然是杜甫名詩,大家都研究透了,研究古典詩詞者,都知道該詩是杜甫
極少出現的失粘,自覺不自覺就引用杜甫這首詩了。南宋胡仔引用了,我們就不
能引用了嗎?若引用就是剽竊嗎?如果方舟子真的參考了胡仔觀點,我老憨對方
舟子更加佩服了,真是博覽群書,不愧是文理兼通的大才子。
【證據七】
〖方舟子的原文〗:
但是有一種拗句,在唐詩中用得相當多,不能不提一下。請看《天末懷李
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
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本該是“平平平仄仄”,卻寫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
平聲,違反了我們一開始就提到的逢雙必反的規律。
〖抄襲剽竊的證據〗:
此段文字還是抄襲王力《詩詞格律》一文,原文如下: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以上見《王力文集》第十五卷第340
頁。
●老憨反駁:格律詩這個格式特例,很多人不一定了解。方舟子引用王力曾
經引用的例子,用自己的方式論述,無可厚非。方舟子《詩律淺說》在談到拗救
時,也提到這個特殊句式,還特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用這種句型時,五
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不能不論”。老憨當年學詩,也按照方舟子
提醒寫了一首“特例”七絕《自嘲》:痴茶好石也彈琴,原是村夫戀野林。明志
何須長鬍子,光頭一樣見真心。第三句就是特例,第三字必須平聲“何”。不過,
特例一般適用於七律和五律,且多在第七句,我用於七絕第三句,不知道行不行?
還得方舟子老師批改。哈哈。
劉正對方舟子其他指責,強詞奪理,捕風捉影,根本不值一駁。既然劉正提
出要PK方舟子詩歌,應該對自己的詩歌很有信心,我就按照提示從網上找到《靜
源律詩自選集》,全是七律,作詩手法笨拙、藝術質量低劣不說,單說硬傷,平
仄對仗還沒有搞清楚,詩匠還算不上。早期的不好說,我摘選2009年兩首:
人到·作於二零零九年春
人到中年又求遷,京師雖好似熬煎。
宮中一棄求官路,海上三憂買米錢。
學界從來分雅頌,文章亙古有別傳。
劉郎未飲身先醉,夜夜餘香伴客眠。
●老憨點評:“人到中年又求遷”之“求”出律;“文章亙古有別傳”之
“別”出律,“別”是入聲字,仄音。
熱鬧·作於二零零九年夏
熱鬧嘈嘈四月天,人來車往幾多閑。
鶯聲燕語頻沖耳,女態男裝盡笑顏。
紙醉金迷說畫馬,燈紅酒綠話參禪。
問君此為何方地,恍若身居上河船。
●老憨點評:“紙醉金迷說畫馬”之“說”是入聲字,“說畫馬”下三仄,
大忌;末句“恍若身居上河船”之“何”出律;該七律把平水韻的一先和十五刪
通押,雖說有先例,畢竟不夠嚴謹。
看到資料介紹,劉正曾經留學日本十載,任教於武漢大學歷史系,現在是中
國人民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自己說興趣、愛好一直是以古文字學和先秦史
為核心的對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文學和文化的研究,如此顯赫身份,不會對入聲
字還沒有搞清楚吧?連平仄和韻腳還出錯的學者和詩人,也夠膽PK方舟子?還是
抽空好好學習領會方舟子的《詩律淺說》吧,很通俗易懂的,方舟子把繁瑣、煩
人、嚇人、偏門的格律理論通俗化、簡潔化,拉近了古典詩歌和當代人的距離,
為傳統文化的復興出力,功莫大焉。有趣的是,我不久前發現新浪博客,有一個
叫楊希樂的易經大師,和北師大的於丹教授(央視《百家講壇》講《論語》和
《莊子》,被行家痛斥“很爛”)寫爛詩一唱一和,不亦樂乎,兩個詩盲意淫自
賤,笑煞網友。同樣研究周易的劉正(京都靜源)教授,跟自我感覺特好的楊希
樂大師,同類貨色,有得一比。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