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質疑中國探月熱潮的社會意義 |
送交者: 朱四倍 2003年08月27日18:05:3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8月26日,中國新聞網報道了胡文瑞院士對國內媒體“月球熱”的深深憂慮。胡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明確指出,“近來有關媒體報道提出,現在‘又是一個月球探測的熱潮期’,這種說法完全不對。”胡的身份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不少媒體都報道了“中國載人飛船升空為時不遠”、“三年內中國上九天攬月”的新聞,渲染了一種“月球熱”的氛圍。胡文瑞院士從資源開發、資金投入等方面作了比較,合理可信。事實上,提出重新開採資源、“開拓天疆”的基本上是政治家、私營公司,屬於非政府行為。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所有國家政府的探月活動投資相對很少,美國、歐洲都沒有把月球探測作為重點,日本也只把它作為空間活劃重點裡的一項。並且從資金投入上,胡文瑞說,從1990年到2005年,所有的月球探測計劃全部加到一起,也只是10億美元量級,還比不上美國一個探測木星的“伽利略”計劃。這種情況下,“探月高潮”實在無從談起。在今後熱點的“隊列”中,月球探測根本就“還沒排上號”,起碼四五十年內不會重新成為熱點。其間都只會有常規性的科學探測活動,並且都不以資源開發為目的。現在媒體帶給公眾“各國紛紛趕往月球搶占地盤”的感覺,“完全只是一種假象”。單從能源需要來看,聚變材料海水裡就有很多氘和氚,而且開採起來很便宜,沒有必要去月球開採。“連深海資源都還沒去探索開發,怎麼就會輪到月球呢?” 既然在近期和不遠的將來,無論印度還是中國,都不太可能有比日本更完整、更先進的探月計劃,很難超過現在和幾年之後國際上的水平,取得更好的觀測數據。那麼在國內科學界不少人對我國發射月球探測器存在懷疑和反對的態度情況下,看到胡文瑞院士的質疑聲音,無疑是社會的財富。 胡文瑞院士質疑“月球熱”,最起碼有以下幾種社會意義。第一,顯示了胡文瑞院士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精神和敢為民言的高尚情懷。值得所有的科學工作者和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士學習。目前學界還有一種唯權威是從的心態,還沒有完全從“不惟書、不惟上”的心態中解放出來,由此在科學研究上給國家帶來損失的並不少見,那麼胡文瑞院士敢於發出少數人的聲音就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胡文瑞院士的質疑,可以讓科學工作者更清醒和理智地對待“月球熱”,防止誤國害民事件的出現,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損失,讓科學更好地為國人造福。科學工作者也有頭腦發熱的時候,也會由於研究工作的領域和範圍的局限,得出不合理的判斷和結論,正是在這一層面上,筆者認為,重視不同研究領域科學家的聲音,既是科學研究工作的需要,也是科學研究的必須,如果這樣做了,就能更好地讓科學為公眾造福和為社會創造財富。 第三,胡文瑞院士的質疑也在考驗着社會公共信息的透明程度和社會對不同意見的接受程度,彰顯着社會的進步程度和文明程度。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人在觀察事情是都有可能發出不同的見解,但是對這些見解的理性對待程度,卻反映着社會的成熟度和話語空間的大小、寬鬆。如果對不同意見者,一棍子打倒,恐怕帶給社會和民眾的只能是社會之害,這已經被歷史經驗所證明,比如文革、比如文字獄等,因此,當胡文瑞院士發出質疑的聲音時,對我們社會來說,就有了彌足珍貴的意義。當然,我們更要從胡文瑞院士的質疑中受到良好的啟發,以增加選擇的保險係數。這與國與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 因此,在“月球熱”正在逐漸“發燒”的時候,有人出來發表不同的意見,實在是我們的幸運和社會成熟的表現。重視少數人發出的聲音,折射着社會的理性程度和社會運行機制的合理程度。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現實也要求必須重視少數人的聲音。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