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們還有多少愛可以付出
送交者: 金鐵歌 2003年09月04日19:20: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風漸漸涼了,秋近了,新生開學了。在新學子的歡笑聲中,不知還會有多少貧困學生望門興嘆。

  十年寒窗,少年郎一朝得志,本應是最興奮的時刻,可是面對貧困家境,又如何興奮得起來呢?做孩子的不忍再讓雙親背上負債的重擔,雙親又更不能毀了孩子的前程……於是,有了教育部的《緊急通知》,有了部長的講話,有了眾多媒體的關注,有了許多好心人的支援———可是僅僅這些,行嗎?大學的校門對貧困學生來說,太難進了!

  不知中國目前究竟還有多少貧困生,也不知他們究竟貧困到怎樣的一種地步,但曾經有記者在調查一位受援助貧困生時,驚嘆學生家庭的貧困,直言若幹個“想不到”。

  前段時間央視曾做過一個援助貧困大學生的節目,還請來了我喜愛的魯豫,不知最後的結果是否圓滿,因為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人類為愛而生存,對貧困生的援助就是愛的體現。愛是永存的,在困難的時候總會有許許多多的人伸出真誠的援助之手,但有時候我們真的要考慮一下:我們的愛究竟還有多少可以付出。

  在對貧困生的關注中,媒體永遠走在最前面———畢竟只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才可能達到關愛的目的。為患者籌款,為失學者助學,可是,有幸得到這種關愛的人能有多少呢?我們為幸運者高興,但應該知道,不幸的是大多數。設想一下吧,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受眾,媒體是否真的會那麼熱心?企業如果不是為了廣告效應,積極性也定會去掉大半!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介紹世界著名大學的書,許多國家都在法律上、制度上明確了國家幫助貧困者得到平等教育的責任與義務,或優先,或貸款,方法不一而足,這些或許還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難題,但畢竟有了法律明確規定的條文。

  教育部的《緊急通知》是好意,是好心。但是,《高等教育法》中有大學自主辦學的原則性條款,卻沒有關於援助的硬性規定。因此,大學完全有理由根據法律的規定來收納新生。當然,出於對教育最高機構的“尊重”,大學不得不作出援助的姿態,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輟學的報道,看到了因貧困不能入學而自殺的實例。我們的愛、社會的愛也許太有限了,有限到什麼地步?想一想希望工程至今才募集到區區20億元就可以明白這種愛的無奈了———這點錢還不夠在長江上修一座橋!而這些年長江上新修了多少座橋?

  面對哭泣的學生和家長,我們該反思了,反思“教育成為暴利行業”的現實,反思在各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為什麼沒有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全體民眾文化水平的提高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基礎嗎?它的意義會低於一座橋、還是一條路?

  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愛可以付出?到了該想一想的時候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北大讓我失望!
2002: 研究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