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腐敗的高考體制
送交者: cyd 2003年10月09日20:03:5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為高考進重點,為進重點而支付日益高漲的灰色學費,結果是花不起錢的家庭的孩子被淘汰,最後中國最好的大
學終將被小貴族所壟斷──弱勢階層將失去進身之階,因金錢而造就的階級分化將在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被固
定下來

自從1977年高校恢復招生以來,中國社會雖然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高校招生卻無實質性的改變。其所遵循
的,還是科舉制的基本原則:以分數取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一原則是社會公平的象徵。但如今,
這一原則正在製造社會的不平等,並且培養着一代眼光狹隘的精英。

20年前的中國社會,剛剛走出文革,除了憑本事考大學外,年輕人向上奮鬥的路徑幾乎都被各種“後門“、“關係
“堵住。同時社會貧富分化不大,年輕人讀書的條件差距也較小。一個普通中學的孩子,可以憑藉個人的努力,不
上任何補習班,擊敗重點中學的對手,高分考入北大、清華。如今,做到這一點已經越來越困難。

中國《新聞周刊》不久前的報道揭示,如今的孩子為了上大學就必須進重點中學、重點小學。為了進重點,就要
培養“特長“,乃至家長斥資近萬元給孩子買高檔樂器,其他各種開銷更是不一而足。這筆“灰色學費“,使“義務教
育“名存實亡,甚至使“義務教育“成為一般老百姓最大的家庭負擔。

然而,這一由高考而引發的“灰色學費“危害還不止於此。

為高考進重點,為進重點而支付日益高漲的灰色學費,結果是花不起錢的家庭的孩子被淘汰,最後中國最好的大
學終將被小貴族所壟斷,弱勢階層將失去進身之階。因金錢而造就的階級分化將在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被固定
下來。

更糟糕的是,這樣的結果將破壞高等教育本身。像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本是培養未來社會的領袖。但是,如
果有錢階層壟斷了這樣的大學,這些國內的一流大學就會在自己的校園內製造精英階層之內的“近親繁殖“。即使
學生成績優異,但由於他們在校園裡接觸不到其他階層的子弟,眼界越來越狹隘,最終喪失了對社會的理解力。

要改變這種局面,首先要改變高考制度,把弱勢階層送進高校,創造一個多元化的大學校園。

在這方面,國外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比如在美國的大學錄取中,所謂“高考“(即SAT測驗)分數所占的比重非
常小。學生能否克服不利的家庭與社會環境、能否積極參與社區的活動、是否是在弱勢階層中奮鬥上來等等,都
成了大學取捨學生的重要依據。這些多元化的標準,在目前的中國實施尚有許多技術性的困難。但是一些操作上
比較簡單的政策,卻完全可以借鑑過來。

比如,一個學生如果在他所在的中學中高考成績名列第一,即可自動獲得上大學的機會。或者說,在決定大學錄
取時,一個中學生在本中學的高考名次和高考的絕對成績各占一半的因素。這樣,許多家長就會採取“寧為雞首不
為牛後“的戰略,而不會為了進重點而彼此“鬥富“。灰色學費就會不漲反落。

一個偏遠山區的孩子,就有可能與北京最好的重點中學的孩子競爭,社會最底層的子弟,就有可能和精英階層家
庭出身的“天之驕子“們在大學同窗。越來越分化的社會各階層,就會有溝通的機會。未來社會的領袖們,也才能
夠更全面地了解社會。

這些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在美國卻是大學教育之必須。布什在得州當州長時,就制定了這樣的政策:任何學
生只要在本州的中學名列前5%,就自動獲得州立大學的錄取。結果,許多貧民窟中破敗的中學的學生,就有了上
大學的機會。類似的政策,許多州都在執行。即使在沒有明確的政府法令的地方,各大學錄取學生也都採取大同
小異的政策,照顧弱勢階層。像哈佛、耶魯這樣的名校,也都有這樣的政策傾斜。

學生的素質,並不僅僅是分數,還包括他們的個性、精神、對社會的認識、和戰勝艱苦環境的經驗。而這些是目
前的高考所無法衡量的。衡量這些因素,是美國大學錄取的基準,也是美國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訣。

遺憾的是,目前高校改革的辯論鬧得沸沸揚揚,但在製造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提攜弱勢階層這方面,我們卻有相
當長的路要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窮困的清華學生
2002: 經濟學芝加哥學派